伪史论的荒唐闹剧:当明朝蒸汽机成了“工业革命鼻祖”
一张黑白素描的蒸汽机图纸上,既有似是而非的明清风格文字,又夹杂着几行标注部件的英文字母——就是这样一张拼接感十足的图片,近来在网络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评论区里,不少人仅凭这张图便陷入狂欢:“明朝就发明蒸汽机了!”“肯定是被英国人掠夺走技术,才让他们搞出了工业革命!”“要是这技术没丢,中国哪会落后这么久!”各种言之凿凿的猜测、痛心疾首的感叹刷屏,仿佛这张图就是“西方剽窃中国古代科技”的铁证,甚至有人借此翻炒“满清误我中国多少年”的旧调,字里行间满是对“历史遗憾”的惋惜,却没人愿意多花一分钟查证真相。
![]()
我本就对这种“颠覆常识”的说法存疑,于是试着把图片截图查询。虽我的英文水平有限,但通过翻译工具逐字核对图上的英文字母后发现,那些标注“a、b、c”的字母仅是部件标识,旁边的英文也根本不是什么“蒸汽机技术核心文档”,只是简单介绍西洋器械构造的基础说明,和“明朝发明”“技术掠夺”毫无关联。带着这份疑惑,我继续深挖图片的来源,顺着史料线索追溯,最终在文献中找到关键信息:这张图的原型,根本不是所谓的“明朝遗存”,而是出自清朝丁拱辰所著的《演炮图说辑要》 。
一、时间线的“乾坤大挪移”:清朝著作硬塞给明朝
丁拱辰(1800—1875年),又名君轸,字淑原,号星南,回族,晋江陈埭岸兜村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军火专家。他于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出版《演炮图说辑要》,该书共分4卷50篇,作图110多幅,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详细介绍西方军械技术、普及火炮火药常识的专著——换句话说,这是清朝人主动学习西方技术的记录,图中“西洋火轮车”的描绘,本质是对当时西方蒸汽机车的技术引进,而非明朝人自主发明蒸汽机的证据。
![]()
伪史论者却玩了一手漂亮的“时间穿越”:故意隐去“1843年成书”的关键信息,把清朝的文献强行安到数百年前的明朝头上;把“中国学习西方”的史实,扭曲成“西方剽窃中国”的谎言。这种操作,就像把智能手机的专利归功于清末电报局,荒唐程度可见一斑。
更讽刺的是,这一说法完全经不起史料验证。目前,福建省图书馆有《演炮图说》藏本,厦门大学历史系资料室藏有《演炮图说后编》手抄本,商务印书馆还出版了包含《演炮图说后编》和《增补则克录》的点校本,甚至孔夫子旧书网都能找到清道光二十三年的原刊本——任何愿意查证的人,都能通过这些真实遗存戳破“明朝图纸”的谎言,而非沉迷于伪史论者的编造。
![]()
二、“大英博物馆偷窃”的阴谋论:逻辑闭环全靠脑补
在“明朝蒸汽机”的谎言基础上,伪史论者还添油加醋,声称“这张图纸被英国人掠夺,藏于大英博物馆,成了西方工业革命的技术源头”。但稍有常识便知,这一说法从根上就站不住脚:
• 丁拱辰的著作是19世纪清朝文献,与“明朝”无关,所谓“掠夺明朝图纸”本就是时间错位的臆想;
• 大英博物馆的中国藏品虽包含部分近代流出文物,但从未有任何“明朝蒸汽机图纸”的馆藏记录,翻遍其官方数据库和公开展览目录,都找不到相关线索——这种“指控”,本质是伪史论者先预设“西方必剽窃中国”的立场,再靠脑补编造“证据链”,连基本的事实核查都懒得做。
更重要的是,蒸汽机的发展脉络在西方有完整且可追溯的历史记录:古希腊数学家希罗发明的“汽转球”是最早的蒸汽装置雏形;1712年,纽科门蒸汽机已用于英国矿井抽水;176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才真正推动工业革命的爆发——每一步都有技术档案、实物遗存和同时期记载支撑,比如瓦特蒸汽机的设计手稿、纽科门机的复原模型,这些都藏于英国科学博物馆,可随时查阅。如此清晰的技术演进路径,绝非靠“偷窃一张明朝图纸”就能凭空实现的空中楼阁。
![]()
三、郑和宝船的“蒸汽机幻想”:拿古代帆船碰瓷工业革命
为了让“明朝科技领先”的谎言更可信,伪史论者还脑洞大开,将这张图与郑和下西洋绑定,宣称“郑和宝船靠蒸汽机驱动,比西方早几百年掌握蒸汽动力”。但只要稍微了解古代造船技术,就知道这是无稽之谈。
首先,明朝压根没有蒸汽机技术存在的土壤:蒸汽机需要精密的金属铸造工艺、密封技术和动力传输系统,而明朝的手工业水平虽高,仍停留在铁器锻造、木质造船的阶段,连基本的锅炉耐压技术都无法实现;其次,郑和宝船的构造有明确史料记载——它是典型的木质帆船,船体靠榫卯连接,动力依赖风帆与橹桨,现存的郑和宝船复原模型中,也从未发现任何与“蒸汽动力”相关的结构。
这种把“古代帆船”和“蒸汽机”硬凑的言论,无异于说“秦始皇兵马俑是用坦克作战”,将完全不同时代、不同原理的技术混为一谈,只为满足“中国古代科技天下第一”的意淫,本质是对历史技术水平的无知。
![]()
四、“明朝发达,满清误国”的情绪宣泄:拿伪史消费历史
评论区里那些痛心疾首喊着“满清误我”的人,实则是被伪史论者利用了情绪。不可否认,明朝确实有辉煌的科技成就:《天工开物》系统总结了农业与手工业技术,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引进西方天文历法,郑和宝船的航海技术在当时世界领先——但这些成就都属于农业文明和手工业文明的高峰,与工业文明的蒸汽机技术分属不同时代的技术体系,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继承或“被窃取”的关系。
把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简单归咎于“满清误国”,再用“明朝蒸汽机被偷”的伪史来强化这种认知,是对历史复杂性的无视。事实上,工业革命的发生需要一系列前提: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海外市场的需求、科学理论的突破……这些条件在明清两代都未完全具备,近代中国的落后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绝非一句“剽窃明朝技术”或“满清耽误”就能概括。伪史论者用这种简单化的叙事,实则是在消费历史、煽动情绪,而非真正探讨历史的真相。
![]()
五、伪史论的本质:用情绪代替逻辑,拿谎言消费历史
说到底,伪史论者炮制“明朝蒸汽机”谎言,无非是抓住了部分人“崇古贬今”“盲目排外”的情绪。他们把中国近代落后的焦虑,转化为“古代早已领先,只是被西方偷窃”的自我安慰;把对历史的理性探索,变成了一场充满阴谋论的“爽文创作”——只要抛出“西方剽窃”“古代领先”的关键词,就能轻易调动大众的情绪,哪怕这些说法连基本的史料支撑都没有。
但历史从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承认西方工业革命的进步,不代表否定中国古代的智慧;正视近代中国的落后,也不是对历史的背叛。真正的历史自信,源于对史实的尊重:既看到明朝科技的辉煌,也承认其时代局限;既反思近代落后的原因,也理性看待西方技术的进步。
那些拿着清朝文献硬说“明朝发明蒸汽机”、靠脑补编造“大英博物馆偷窃史”,还在评论区痛心疾首喊着“满清误我”的人,与其在网络上制造历史迷雾,不如好好翻开《中国科技史》,看看真实的中国古代科技是如何辉煌、如何局限,又是如何在近代艰难转型的。毕竟,尊重历史事实,远比编造“爽文式伪史”有意义得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