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欧洲乐坛炸开了锅,西班牙、斯洛文尼亚、爱尔兰等多国接连放话:要是以色列继续参加2026年欧洲歌唱大赛(简称“欧歌赛”),他们就集体退赛。
这场本该用歌声联结欧洲的赛事,如今成了巴以冲突的“延伸战场”,把欧洲内部的撕裂摆上了台面。
最先掀桌子的是斯洛文尼亚,9月初其公共电视台RTVSLO就表态“以色列参赛就退赛”。
电视台台长克塞尼娅・霍瓦特说,她多次联系主办方欧洲广播联盟(EBU)要说法,可连个靠谱回应都没拿到。
这可不是临时发难,去年5月他们就质疑过以色列参赛资格和投票机制,算是新账旧账一起算。
真正让EBU坐不住的是西班牙的跟进,9月16日,西班牙公共电视台RTVE直接放话:“若以色列留着,我们就退赛。”
作为欧歌赛“五大国”(西、英、法、意、德)里首个反水的,西班牙的分量非同小可,这五国是赛事最大资金来源,还能自动进决赛,少了西班牙的钱袋子,赛事运营都得打哆嗦。
更关键的是西班牙的态度早有铺垫:上届欧歌赛转播时,RTVE硬顶着EBU的禁令播支持巴勒斯坦的内容,首相桑切斯更是欧盟里骂内塔尼亚胡最狠的,早在2025年5月就说过以色列不该参赛。
跟着站队的国家各有态度:冰岛9月9日说“可能退赛”,但还在照常选选手,留了点余地。
爱尔兰最绝,9月11日直接宣布“以色列参赛就不办选拔赛”,要知道爱尔兰拿过7次欧歌赛冠军,是赛事史上的“霸主”,连荣誉都能放一边,可见态度多坚决。
荷兰则玩起了“诛心”,9月12日其广播公司AVROTROS在声明里说,参赛得符合大赛“基本价值观”,可“加沙的苦难摆在那,没法再支持以色列”。
更狠的是,他们直接翻旧账:“有确凿证据显示以色列政府干预了2025年比赛投票”,还谴责加沙“新闻自由被压制”。
现在EBU彻底骑虎难下,一边是“金主爸爸”的威胁,五大国的资金是赛事命脉,西班牙真退赛,明年奥地利办赛的钱都未必凑得齐。
另一边是“双重标准”的骂名:俄乌冲突时EBU二话不说禁了俄罗斯,现在要是对以色列网开一面,前欧歌赛选手、人权组织的唾沫星子能把它淹了。
更麻烦的是抵制潮还在扩散,除了已表态的国家,还有不少广播公司在观望,就等12月EBU大会的最终决定。
以色列那边倒还嘴硬,国家电视台KAN说“肯定参赛”,但心里估计发慌,欧歌赛是以色列刷国际存在感的重要窗口,2024年他们的选手在彩排时就因巴以问题被观众嘘过,真被禁赛,在欧洲舆论场更难立足。
这场抵制潮根本不是“音乐圈的事”,而是欧洲对巴以态度转变的缩影。
过去欧洲跟着美国挺以色列,但加沙持续的伤亡让民众心态变了,2024年6月民调显示,61%的德国人反对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比之前涨了不少。
更深层的是欧洲想重新定义“价值观”,荷兰拿“赛事精神”说事儿,西班牙用退赛逼EBU表态,本质上是想通过文化抵制,推动欧盟调整对以政策。
就像斯洛文尼亚台长说的:“我们抵制的不是比赛,是不公正的秩序。”
当年欧歌赛创办,是想“用音乐化解二战仇恨”,可七十年后,它反倒成了仇恨的放大镜。
12月的EBU大会不管怎么选,都得得罪一方,禁以色列,得罪亲以势力,留以色列,丢了“价值观牌坊”,还可能失去西班牙这样的金主。
说到底,在全球化退潮的今天,文化早成了地缘博弈的新武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