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新成长
聚力高质量
——理化生技术教研组开展
新老高三对接交流研讨
为精准把握高考命题趋势,高效衔接新老高三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经验的有效传承与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我校理化生技术教研组召开新老高三对接交流研讨会议。本次会议由理化生教研组组长温艳婕主持,全体理化生技术教师共同参会,围绕高三教学备考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会议首先由物理学科首席教师牛浩进行经验分享。他指出,在高三物理备考过程中,“夯实基础,注重能力” 是核心原则。在一轮复习阶段,要全面梳理教材知识点,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如电场强度与电势、动量与动能等,通过对比分析、例题讲解及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引导学生将复杂的实际问题转化为简洁的物理模型,例如在力学综合题中,指导学生通过画受力分析图、运动过程图,明确物理过程与受力情况,进而选择合适的物理规律求解。
化学备课组组长温艳婕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强调了化学学科备考的 “细节把控与知识整合”。她表示,首先要研究新高考,关注新动态。新高考改革以来没有考纲参考,题目难度加大,考题呈现以下特点:1.表格、图像增加,数据难度增大;2.新概念呈现,即时应用;3.注重化学反应历程,判读能力要求提高;4.物质新,情境新,阅读量大;5.计算要求高。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1.夯实基础、储备知识,加大综合性试题的训练力度。实行分层教学,让少部分优生接触难题,可以从北京卷、江苏卷中选择合适的题目,只有从困难里浴火重生,才能在考场上云淡风轻。2.不怕难题、不怕新题,答题规范常抓不懈。要规范书写和用语,要求学生字体工整、术语准确、表达简洁。3.限时训练、精准补弱,随时给学生答疑解惑。要发挥导师制的作用,关注学生的基本知识体系、学科思维、学习方法、考试技巧等,关注学生的考前心理状态。
生物学科首席教师才兵围绕 “回归教材,强化应用” 分享了备考经验。她认为,我们在一轮复习中,采用地毯式的扫描知识,并不断在复习中进行反馈训练,这为后边的二轮复习拔高训练、提升能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备考中帮助学生归纳解题方法,寻找规律及解答技巧,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讲评试卷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读题、审题、理解题意,并把试题纳入教材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材的内容,并对教材适度的拓展和延伸,试卷讲评课的效率非常高,对学生提升应试能力有很大帮助。
在老高三教师经验分享结束后,新高三理化生教师结合自身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与老高三教师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探讨。
新高三物理教师李彦指出,结合学科特点与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高三教学备考计划,明确各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确保教学备考工作有序推进。
新高三化学教师尚震指出,要组织教师共同研究教材、教法与高考真题,分享教学资源与教学经验,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学科教学资源库,收集整理优秀教案、课件、试题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新高三生物教师谢宏雨指出,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情检测,及时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与辅导方案。同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心理状态,给予学生必要的学习指导与心理疏导。
新高三教师教学传承,进一步明确了高三教学备考的方向与重点,沟通了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备考策略,有效解决了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为后续的教学备考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指导;老高三教师在分享与交流的过程中,也对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了梳理与总结,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水平。
本次会议加强了新老高三教师之间的沟通与联系,营造了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教研氛围,为新一年的高三教学备考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相信在全体理化生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新高三理化生学科的教学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明年的高考中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撰稿:华国梁
编辑:李英慧
审核:周国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