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清早,青浦区重固镇文心公园就热闹起来:老人们或健步走,或在树荫下舒展身姿打太极,有人还时不时拿起手机点弄两下,激动地拿给身边的朋友看。
问了才知道,他们正在为自己的健康“加分”。
健康行为“存入”健康银行
在青浦区,测一次血压、走一场健步、参加一堂健康讲座……这些日常的健康行为都能转化为“健康积分”,像存钱一样存入“健康银行”。身处上海市健康积分制试点区,青浦区居民不仅在用积分兑换小礼品和健康服务,更在主动“储蓄”健康。
9月19日,青浦区健康积分制推广活动分别在重固镇文心公园和北大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健康积分”这一激励居民主动健康管理的新模式,正成为该区推进健康中国基层治理模式创新、深化健康上海行动的重要实践。
75岁的黄阿姨,是重固镇泉山社区健康自管小组组长。今早她带着姐妹们健步走,学习了健康知识,顺便将积分“收入囊中”。“除了运动,我们还能通过听讲座得积分,最近学了针灸、防跌倒、防控三高的内容。”
积分换服务,健康“有价”
在北大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支持中心的大屏幕上,全区健康积分运行数据一目了然:居民参与的活跃度、累计积分和兑换情况实时呈现。文汇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居民刚完成慢病监测或听完讲座,就能立即在手机上看到积分到账。
在北大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体重管理门诊,62岁的江先生“花费”2000积分兑换了一次红外线理疗服务,直呼“很实用”。
北大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医生王圣勇告诉记者,积分能兑换红外线理疗、推拿、拔火罐等中医适宜技术,老人们都很喜欢。
考虑到部分老年人不会用手机操作,青浦区还推出了“帮兑”服务,志愿者和社工可现场协助操作,有效缩小“数字鸿沟”。
数据赋能,形成健康闭环
青浦区健康积分制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学习—参与—积分—兑换”的闭环。居民可通过主动学习健康知识、践行健康行为、参与健康管理和公益活动等方式获得积分,线上即可兑换健康服务与实物产品。
截至目前,青浦区健康积分制已吸引用户83130人。2025年截至目前,青浦区共开展积分活动773次,参与人次29395,发放健康积分5624.6万分,兑换6923.8万分,兑换率达123.1%(含历史累计积分)。
“青浦通过数字赋能、机制创新,把健康促进融入日常生活,为基层健康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经验。”健康促进和卫生政策专家罗力教授评价说。
未来,上海健康积分制还会将任务和奖品设置得更加多样化,吸引更多年龄段人群参与,为自己的健康“储值”。
原标题:《一点一滴都算数,青浦探索“健康积分制”,开启居民主动管理健康新模式》
栏目主编:樊丽萍
来源:作者:文汇报 张菲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