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只有用心用情把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各项民生保障工作办细、办实,才能让老百姓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浓、安全感更强。
9月19日,开屏新闻记者从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综合专场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云南建成“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64万个,建成养老机构和设施6170个,建成托育机构3471家,人均预期寿命增幅居全国第一。
会上,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程坤表示,“十四五”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从民生各领域的细微处入手,为了让老百姓有更好的收入、更好的就业、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全力办好年度“10件惠民实事”,推动落实州(市)委书记“10件事”,努力把一件件民生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稳就业促增收成效明显
“十四五”时期,云南省坚持外出就业和“家门口”就业并重,建设就业“幸福里”社区106个、零工市场207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64万个,运营就业帮扶车间2407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连续6年稳定在1500万人以上。
目前,云南已基本建成以就业“幸福里”社区为龙头的“四位一体”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家门口的务工车间”10个典型案例之一的嵩明县为例,通过打造省级劳务品牌“嵩明好焊”、建设云林社区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引入市场运营团队等措施,探索出了“就业不出村、增收在家门口”的就业增收新路径。
教育卫生高质量发展
云南省教育经费、医疗卫生支出分别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稳定保持在17.3%、11%左右,仅中央预算内、地方专项债券等资金投入就达到了1270亿元。
云南出台了一系列服务民生的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教师“省管校用”、医师“省管县用”等帮扶机制,推进“集团化”办学,以及乡镇和社区卫生机构达标建设工作,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银龄医师”计划等,教育强省、健康云南建设迈上新台阶。
“十四五”以来,全省累计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6万余个;马龙、易门等5个县(区)被国家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新增一级高完中45所;实施中职兜底招生政策,2024年中职录取人数比上年增长21.4%。
全省县医院达到国家服务能力基本标准比例达99.2%;人均预期寿命增幅居全国第一,其中,昆明80.3岁、玉溪79.3岁,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1家县级医院入选国家首批“千县工程”,总量居全国第二;2400名医疗骨干下沉支援172家县级医院,累计接诊420万人次、开展手术21万例。
“一老一小”关爱暖心护航
《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陆续出台,云南省加速实施“一老一小”关爱行动,持续加强养老托育设施建设。建成养老机构和设施6170个,其中老年幸福食堂760个;深化适老化改造工作,全省养老床位逐年增多;建成托育机构3471家,90%的城乡社区有“儿童之家”,全省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养老服务、幼儿托育有了更好的着落,让老百姓的幸福可感知、具象化。
开屏新闻记者 颜媛
一审 颜媛
责任编辑 猫恩泊
责任校对 杨飏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