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孩子放学回来,兴奋地说美术老师布置了“在格子里涂颜色”的作业。作为一名一年级小学生的妈妈,我一开始也没太听明白——小朋友的表达总是零零碎碎的。
但听着听着,我突然灵光一闪:格子画?涂色?听起来怎么这么熟悉……我立刻想起刚入手的《遇见艺术家》里,不就有一幅超经典的“格子画”吗?!之前还没来得及带他细看,没想到艺术启蒙的机会,就这么来了!
蒙德里安的彩色格子
我马上拿出《遇见艺术家》中《遇见蒙德里安》这一本,找到蒙德里安那幅著名的《红、黄、黑、灰、蓝构图》给孩子看,孩子兴奋的说老师讲的就是它!
看着孩子发亮的眼睛,我趁热打铁,带着他一起阅读了整本书。没想到孩子听完直呼太有趣了,吵着还要再看其他艺术家。
《遇见艺术家》 中包括凡·高、莫奈、达·芬奇等10位艺术大师,我俩从中选了几本,一口气了解了好几位艺术大师的故事,一晚上我们都沉浸在艺术的海洋里。
艺术启蒙可以很有趣
我以前也尝试过给孩子看一些名画,介绍艺术家,但娃都表示毫无兴趣。这次偶然的成功让我颇为感慨:孩子毕竟还小,想让他们像大人一样去了解艺术,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想要做好艺术启蒙,也是得讲究方法的。
《遇见艺术家》不同于其他艺术类书籍,它最妙的地方在于不是简单罗列艺术家生平,而是用互动的方式让孩子“遇见”大师。
“你好!我是皮特·蒙德里安,一位荷兰抽象派画家。”就是这样一句亲切的自我介绍,瞬间拉近了图书与孩子的距离。书中的各种提问,又成功提起了孩子的兴趣,再通过简单易懂的讲解,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就了解了艺术家的生平和画作。
让思考比知识更重要
·你知道哪两种颜色混合可以调出橙色吗?
·你知道这座塔的名字吗?
·你能看出这些线条画的是什么吗?
《遇见艺术家》中有很多这样的提问,还设有"找一找"、"试一试"互动板块,让孩子学会自己思考,把学习知识变成主动探索,而不是被动接受。这种启发式的教育方式,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艺术素养,更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生活中的艺术启蒙契机
通过这次"格子画"事件,我深刻体会到:艺术启蒙并不需要正襟危坐地在教室里进行,它就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就是捕捉这些生活中的教育契机,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引导他们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而像《遇见艺术家》这类优秀的书籍,就是我们最好的帮手。它让艺术变得生动有趣,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在互动中成长。
编辑|王蕾雅
复审|李 鹏
终审|张弋辉
欢迎点“在看”,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