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长期被父母控制的孩子,一定会用自毁来拒绝

0
分享至

作者:弗洛2德 编辑:阿册

来源:壹点灵心理

ID:yidianling0

你见过这种场景吗?

一个人在家里把饭吃得干干净净,笑容可掬;出了门,碰到父母一句关心的话,脸色像是被点亮的霓虹灯——立刻顺从;但到了公司、到了朋友圈,Ta总在关键时刻“阴阳怪气”地把自己搞砸:拖到最后一分钟才交报告;在即将要长久的恋情里选择“突然退群式消失”;或是经常在应聘、晋升、合作中莫名其妙地自我放弃。

你以为这是“任性”或“弱智决策”,其实,这些看起来毫无逻辑的自毁行为,可能是一个更深层的、逻辑严密的“反抗系统”,用伤害自己来拒绝被别人伤害、被别人操控。

讲个段子:有人把父母控制比作“包邮快递”,你看不见它,除非你真的拆开一个快递盒——惨不忍睹。

被控制的人,往往不会光明正大地摔碎那个盒子,而是把自己的心当快递,偷偷塞回去点燃,冒烟的时候,反而觉得自己“主动”。

听上去荒唐,但心理学里有名字叫“间接表达愤怒”和“反向控制”。

这不是病娇式的浪漫,这是长期被剥夺自主权后的求生策略。


来源:pexel


01自毁,既是逃避也是宣言

长期处在“高控制—低自主”的家庭里,孩子学会的一套生存技能是“顺从以求安全”。

外在表现可能是好孩子、听话、不给父母添麻烦;内在却把真实欲望、情绪、意愿像垃圾一样塞进一个永远关着的抽屉里。

成年以后,这个抽屉在某个触发点会爆裂,而爆裂的方式往往不是直接冲突,而是“把矛头转向自己”——因为直接顶撞会刺激控制者,且风险太高;而伤害自己既能表达“我受够了”,又能避免承担被惩罚的后果。

常见的“自毁”样式包括:

1、拖延、临阵退缩:明知道重要,却总把事拖到最后;完成后又觉得“反正也不属于我”。这是用失败来制造一种“至少这是我做的决定”的错觉。

2、关键时刻搞砸关系:在恋爱或友谊进入稳定期时故意冷淡或挑事,让关系不能继续。其逻辑是:不被爱好过分深刻,至少你可以说“是我先退的”。

3、过度自我贬低或放弃提升机会:放弃升职、拒绝重要任务,“我其实不适合”的借口,是一种将主动权转回自己的做法。

4、以病痛、情绪低落作为控制的对等回击:通过生病、情绪化让对方感到内疚或无法继续施压,从而在受控关系中获得短期话语权。

表面上看,这些行为像是“自毁”,其实更像是一种微妙的“权力博弈”:当你禁止我说“不”,我就用“不成功”“不去”“不想”来回应你的全盘计划。

你控制我的外部生活,我就通过控制自己的失败来夺回一丝被动中的主动。


来源:pexel

02|为什么控制会促成自毁式反叛?

要理解这种现象,需要把视角拉回到发育心理学与依恋理论上。

主要涉及以下几类机制:

自主性的发育受阻

婴儿期到儿童期是个体建立自主感(I can)的关键期。如果父母以高压、替代或持续干预的方式“替孩子做决定”,孩子就缺乏练习选择与承担后果的机会。成年后,当自主性需要被唤醒却没有正确通路时,个体会尝试另类路径:用失败、放弃或自伤来“选择一次”。

情绪表达被惩罚或抹杀

在高度控制的家庭,愤怒、拒绝常常被贴上“你不孝”“你不懂事”的标签。孩子学会“把愤怒藏起来”。被压抑的愤怒并不消失,而是以变形的方式出现—自我攻击就是其中一种。心理学称之为“情绪替代”:不能向他人表达的愤怒,会向自我投射。

学习型无助与反向掌控

长期的控制会培养出“学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即相信无论做什么都无法改变被控制的命运。但人类对完全无能感的忍受度极低,于是出现“反向掌控”:在可控的小范围内(例如:我可以选择放弃考试、选择分手),个体获得“决定权”的错觉,即便这种决定是自毁性的。

内化的羞耻与自我惩罚

如果成长环境常以羞辱、贬低来控制孩子,孩子会内化这些评价,发展出“我配得上惩罚”的认知模式。于是每当接近成功或幸福时,内化的“我不配”会触发自我惩罚行为,阻断成长。

关系依赖与控制交换

在控制型家庭,亲密与控制常被混淆:父母把控制当成爱的表现。长大后,个体可能在亲密关系中复制这一模式:既渴望亲密,又害怕失去自主,从而用自毁测试对方的爱,用痛苦验证“至少这是我决定的痛”。

这些机制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套看似矛盾但逻辑自洽的行为体系:

自毁并非无意义的自伤,而是受限个体在有限资源下对“被控制”做出的最后抗议。


来源:pexel

03|如何从自毁的循环里走出来?

好消息是:自毁并非宿命。长期的控制留下创伤,但人的可塑性很强,借助正确的方法与支持,完全可以学会健康地“说不”,并重建自己的生活。

下面给出一套可操作的路径,既有心理咨询的干预,也有你可以在日常做的小练习。

A. 认知层面:重新解读“选择与价值”

把“失败”重新编码:把失败看成信息,而不是价值判定。写失败日记:记录失败发生的事实、触发因素、你的感受与下一步小实验。把“我是失败者”改为“这次策略没对,我可以调整”。

挑战内化羞耻:当听到心里的“你不配”的声音,问三个问题:这是真的吗?我有没有证据?如果是别人遇到这种事,我会怎么安慰?这种外化式自我对话能逐步削弱内化羞耻。

B. 行为层面:小步试错,建立自主的肌肉记忆

微小授权练习:每天给自己一个可控的小决定(例如:今天午餐由我决定,或给朋友提一个建议),并承担后果。累积决定的次数,比一次性大反抗更有效。

安全失败实验:设立“可接受失败”的情境(比如在兴趣班尝试新技能),故意允许自己失败并记录感受,练习承受他人评价而不自我惩罚。

设定界限模板:准备几句简单的边界语言,如“我现在需要自己处理这件事,请你尊重我的选择。”初次练习可在低风险场景使用。

C. 情绪层面:允许愤怒与悲伤存在

写信但不必寄出:向父母写一封真实的信,表达被控制时的感受(愤怒、恐惧、委屈),不必寄出。这是情绪外化的练习,能降低情绪内化的伤害。

情绪调节技能训练:学习深呼吸、短时自我平静(比如5-5-5呼吸法)、情绪日记等,防止情绪在关键时刻演化为自毁行为。

D. 关系层面:重建安全依恋与沟通模式

家庭治疗或结构性干预:当条件允许,通过家庭治疗帮助父母理解控制的伤害,重建家庭决策的边界与尊重。若父母不可改变,重点放在为自己建立新的支持系统。

建立替代性支持网络:找到可信任的朋友、导师或治疗师,练习在没有惩罚性的环境里表达不同意见。

E. 咨询与治疗的方向(推荐)

认知行为疗法(CBT):处理“我不配”“总会失败”的自动化思维,替换成现实更贴近的自我评价。

辩证行为疗法(DBT):学习情绪调节和人际效能,减少情绪化自毁行为。

内在小孩工作(IFS/家庭系统疗法):直接与内化的“被控制的小孩”对话,给予其被听见、被保护的体验。

暴露与反应预防式练习:在安全场域中反复练习“拒绝迎合”的行为,直至不再引发强烈的自我惩罚冲动。

欢迎大家添 加大表姐, 预约心理咨询:


来源:pexel

长期受制于父母控制的人,并非天生喜欢自毁;那只是当权利被剥夺、声音被压抑后,心灵最后能发出的“我也是个能决定的人”的呐喊。

自毁的举动其实藏着两层意义:它既是对无力感的控诉,也是对自主权的荒诞宣言:“如果你不能给我选择,那就让我用失败来选择”。

真正的治愈,不是把所有的伤口遮掩,而是让那些被压抑的情绪有被看见、被处理的机会。你值得有一个被允许犯错、有权决定命运的自己。

练习一次小小的“说不”,并不是在跟父母开战,而是在与自己和解。

允许自己慢慢学会做决定、学会承受结果、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最后用一句话结束:当你学会不再用自毁来做反抗,那才是真正的反叛者。因为你选择了活出完整的自己,而不是在别人的规则里自我否定。

那是一种无可匹敌的宁静与力量,胜过一切虚张声势的对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拿到了上海户口的外地人,算不算上海人?

拿到了上海户口的外地人,算不算上海人?

上海云河
2025-09-19 15:26:47
中介正在让房价越来越低

中介正在让房价越来越低

拾榴询财
2025-09-19 15:43:56
李荣浩回应成iOS 26最大受益者:没想到上了科技榜热搜

李荣浩回应成iOS 26最大受益者:没想到上了科技榜热搜

快科技
2025-09-19 17:25:22
美上诉法院维持原判 特朗普需向卡罗尔支付8330万美元赔偿

美上诉法院维持原判 特朗普需向卡罗尔支付8330万美元赔偿

环球网资讯
2025-09-09 06:11:40
大学毕业就现原形了,每个人都回到了原阶层

大学毕业就现原形了,每个人都回到了原阶层

微微热评
2025-09-19 09:48:26
美国把话带到北京,特朗普心里清楚,中美不能发生冲突!

美国把话带到北京,特朗普心里清楚,中美不能发生冲突!

科技有趣事
2025-09-19 09:26:06
董军防长亮明底线,美方小动作还能瞎试吗

董军防长亮明底线,美方小动作还能瞎试吗

陆弃
2025-09-19 08:35:03
49年,男子心软放过日本女俘,带她隐居山村,35年后才知她真实身份

49年,男子心软放过日本女俘,带她隐居山村,35年后才知她真实身份

月下有清风
2025-09-18 16:39:46
王晶不再隐瞒!张柏芝婚变主因不是王菲,而是让她3年怀孕5次的人

王晶不再隐瞒!张柏芝婚变主因不是王菲,而是让她3年怀孕5次的人

查尔菲的笔记
2025-08-19 18:51:25
上海警方:熊某涉嫌危险驾驶罪及肇事逃逸,已被刑拘

上海警方:熊某涉嫌危险驾驶罪及肇事逃逸,已被刑拘

鲁中晨报
2025-09-19 16:53:02
全是预制菜的萨莉亚,为什么没人骂?网友:不敢骂,骂倒闭了、

全是预制菜的萨莉亚,为什么没人骂?网友:不敢骂,骂倒闭了、

狐狸先森讲升学规划
2025-09-17 21:25:02
国乒世界第一组合被拆!4连冠无缘中国大满贯,全靠孙颖莎王楚钦

国乒世界第一组合被拆!4连冠无缘中国大满贯,全靠孙颖莎王楚钦

嘴炮体坛
2025-09-19 10:40:32
重大发现!安徽新探明7.6亿吨煤炭资源

重大发现!安徽新探明7.6亿吨煤炭资源

安徽发布
2025-09-19 14:30:54
41年,一樵童给日军引路,把700日军带进深山,日军全部冻成冰雕

41年,一樵童给日军引路,把700日军带进深山,日军全部冻成冰雕

呆子的故事
2025-09-18 18:50:18
风力发电机空中冒烟起火,网友拍视频急忙报警;吉林大安当地回应:火已扑灭,正查原因

风力发电机空中冒烟起火,网友拍视频急忙报警;吉林大安当地回应:火已扑灭,正查原因

大风新闻
2025-09-19 19:41:04
西贝事件持续发酵!四川疾控、广州疾控的神补刀,塑化剂浮出水面

西贝事件持续发酵!四川疾控、广州疾控的神补刀,塑化剂浮出水面

明月杂谈
2025-09-19 05:28:23
20年前,那个抓着飞机起落架从昆明到重庆的14岁男孩,现在怎样了

20年前,那个抓着飞机起落架从昆明到重庆的14岁男孩,现在怎样了

不写散文诗
2025-09-19 11:11:29
确定六人参选!国民党主席选举登记截止,明起审核资格

确定六人参选!国民党主席选举登记截止,明起审核资格

海峡导报社
2025-09-19 17:33:03
最新:杨某媛被香港浸会大学拒之门外!

最新:杨某媛被香港浸会大学拒之门外!

仕道
2025-09-19 10:44:20
约6000人已疏散完毕 记者直击香港拆弹现场

约6000人已疏散完毕 记者直击香港拆弹现场

看看新闻Knews
2025-09-20 07:01:05
2025-09-20 10:27:00
壹点灵心理 incentive-icons
壹点灵心理
温暖而有力地爱着你
4502文章数 1509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2026届高考地理实践力考察

头条要闻

日本开始一项"史无前例"行动:派多架战斗机前往欧洲

头条要闻

日本开始一项"史无前例"行动:派多架战斗机前往欧洲

体育要闻

亚洲天王效应 孙兴慜球衣售150万件破梅西纪录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最重要的一个电话,信息量果然很大

科技要闻

字节跳动凌晨发布公告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时尚
健康
亲子
艺术
教育

推广|| 被低估的百元级国货!推荐你们趁好价试试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亲子要闻

45岁高圆圆公园带娃!6岁女儿Rhea四肢修长,小麦肤色活泼可爱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教育要闻

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