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不缺的就是这种类型的家长:不会教,却有大量的时间,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把自己撞得头破血流,也把孩子撞得头破血流,还会固执地认为自己的经验是正确的,这非常可怕。
我给学生上课的时候,经常会跟他们聊:“如果父母是务工或务农的,他的意见你听30%就可以了;但如果父母是从商或从政的,你至少要听他60%的建议。”
因为他能拿到结果,他的经验一定有一部分是有用的。但如果他如今的结果很糟糕,他给你的建议大部分不一定正确。
就像我自己做决定时,一定会找结果比我好的人,问他:“这件事你怎么看?”
他说“一定选A”,我就选A。
如果这些朋友比较忙,我就会问那些过得比较一般、不如我的朋友:“你怎么看?”他说“肯定选A”,我就会选B。因为我们一定要相信,不同层次的人做出的判断和结果,一定是不一样的。
好比有的家长会希望孩子听话,有的家长则觉得“我不一定要我的孩子听我的话”。各位,您想听真话吗?你好好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中国很多父母是不是都希望孩子成绩好,或者说吃到读书的红利,能够通过知识获得好结果?
但很有意思的是,我们费劲巴拉地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知识分子,可当他真正有知识、翅膀硬了的那一刻,很多父母好像又不能接受有知识后的他。
很多父母很神奇:把孩子培养成高知识分子后,又会说“你不要觉得你读了两年书就了不起,不要觉得你有点知识就了不起”。这是我们很多中国家长的一个巨大通病:一边渴望孩子拥有知识,一边又不能接受有知识后所带来的后果。
因为人一旦有了自我的独立知识体系和结构,就一定会长出主观意识,而当他的这种主观意识超越了我们的认知半径,我们无法接纳的那一刻,就是想要反噬他的开始。
你到底准备好没有,迎接那个有知识后的他?我们真的要问问自己这个问题。
第二个角度,人类到底是怎么进化的,社会究竟是怎么发展的?不是靠“听话”走到今天的。
第三个维度,“懂教育,但不负责”的家长。各位,你觉得这种类型的家长培养孩子的成功率是多少?“我懂,但我没那么负责,也没那么多时间,可我知道怎么教”,这种成功率是50%。
也就是说,有方法比有时间重要得多,知道怎么干,比全勤投入蛮干有效得多。不要无效地重复投入时间,没有意义。厉害的家长只会在关键节点做关键动作。要知道,有时候动作做多了,不一定是正确的。
人类文明也是这么发展的,我们不是靠听话发展到今天的,朋友们。我们恰恰是靠“不听话”发展到今天的。所以各位,把这句话牢牢刻在笔记本上:“人类之所以会进步,正是因为下一代没听上一代的话。”我们整个社会能发展到现在,不是靠听话做到的,恰恰是靠一群不听话的人做到的。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