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美国政治环境中,暴力事件频发已成为社会稳定的重大威胁。2025年9月,一起震惊全国的暗杀事件将这一问题推向高潮:保守派活动家查理·柯克在一次公开活动中被刺客枪杀。这起事件不仅引发了广泛的哀悼和愤怒,更暴露了长期存在的政治分裂和极端主义势力。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万斯在节目中公开表态,将这起谋杀归咎于“破坏性的极左运动”,并承诺将彻底拆除安提法(反法西斯主义运动)和其他国内恐怖网络。这些网络被指控组织暴乱、公开个人信息和政治暴力,威胁着美国的民主基础。
事件回顾:查理·柯克的遇刺与证据链
查理·柯克作为“美国转折点”的创始人,以其强烈的保守派观点闻名,常在大学校园和媒体上推广右翼议题。他的遇刺发生在2025年9月10日的一次公共集会上,当时他正在犹他谷大学演讲,刺客开枪后迅速逃离,但警方很快锁定了嫌疑人。调查显示,凶手留下一张笔记,上面写道:“我有机会干掉查理·柯克,我要抓住它。”这句简短却充满杀意的留言,直接指向了预谋性袭击。更令人震惊的是,DNA证据将嫌疑人与作案枪支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弹壳上刻有安提法的口号和极端主义模因。这些模因包括嘲讽保守派人物的图像和文字,如“砸碎法西斯”和“无政府主义万岁”,这些元素被视为对杀戮行为的庆祝和挑衅。
这一证据链并非孤立。根据FBI的初步报告,嫌疑人曾活跃在多个在线极端论坛,这些论坛被怀疑是安提法的“数字细胞”,用于协调行动。历史数据显示,安提法自2010年代起活跃于美国街头抗议,常与黑命贵运动交织,但近年来被指控升级为更具破坏力的组织。例如,2020年的波特兰暴乱中,安提法成员被控纵火、袭击警察和破坏财产,导致数亿美元损失。柯克的遇刺被视为这一趋势的顶点,凸显了从街头暴力向针对性暗杀的演变。
万斯与米勒的指控:一个“庞大的国内恐怖运动”
在柯克秀中,万斯副总统与川普政府高级官员、白宫副幕僚长米勒联手,将事件定性为“庞大的国内恐怖运动”。他们列举了多项具体行为,旨在揭示这一运动的系统性威胁:
- 公开个人信息运动:这些组织通过社交媒体和暗网泄露政治对手的个人信息,包括家庭地址、电话号码和工作场所,导致受害者遭受骚扰甚至人身威胁。近年来,多名保守派记者和政客报告过类似事件,例如2023年一名共和党议员的家庭被围堵,迫使他们搬家。
- 街头暴力:从抗议演变为暴乱,涉及投掷燃烧瓶、破坏商店和袭击执法人员。万斯指出,这些并非自发,而是由NGO(非政府组织)资助和协调的“有组织行动”。例如,某些基金会被指控提供资金支持抗议者交通和装备。
- 非人化和诋毁:通过媒体和在线宣传,将对手描绘成“法西斯”或“种族主义者”,从而为暴力行为辩护。这种话语在社交平台上泛滥,导致社会分裂加剧。米勒补充道,这种策略类似于历史上的宣传战,旨在制造“敌人形象”以正当化攻击。
- 在线组织煽动袭击:这些虚拟小组使用加密应用如Signal和Telegram,策划具体行动。调查显示,刺杀柯克的刺客曾在这些平台上接收“激励信息”,包括分享极端模因和协调暗杀计划。
万斯强调:“这就是查理被谋杀的原因,现在该结束了。”他将这些行为与“国内恐怖主义”挂钩,指出它们已超出言论自由范畴,转而成为有预谋的犯罪网络。
批评与反击:言论自由vs.暴力容忍
事件曝光后,一些所谓的“批评者”迅速指责万斯的言论是“对言论自由的镇压”。许多左翼评论员和媒体将安提法描述为“反极右的草根运动”,并援引2020年暴乱的“大多和平”论调来辩护。然而,这些批评者往往是同一批人,他们将自己的抗议美化为“正义表达”。万斯对此猛烈反击:“这不是关于意见,而是关于那些计划、资助和煽动暴力的NGO和组织。”他引用了宪法原则:言论自由不应包括煽动暴力,否则“言论遇暴力,自由将变得不可能”。
这一辩论触及美国的核心价值。历史上,美国曾多次面对政治暴力,如1960年代的民权运动暗杀和1990年代的右翼民兵组织。当前,随着2024年大选的余波,政治两极化加剧,类似事件频发。根据PewResearchCenter的2025年报告,超过60%的美国人担心政治暴力会破坏民主。万斯的观点反映了保守派的担忧:如果不打击这些网络,社会将陷入“文明自杀”。
川普的最新行动:指定安提法为主要恐怖组织
在柯克遇刺事件发生后不久,总统川普于2025年9月18日正式宣布,将安提法指定为“主要恐怖组织”。这一重磅决定被视为民主党最担忧的举措,标志着对多年暴乱、抢劫和无数谋杀事件的强硬回应。川普在《真相》自媒体上发表声明:“安提法是一个病态的、危险的、激进左翼灾难,我正在将其指定为主要恐怖组织。”他还呼吁调查其资金来源,指出“资金链非常有趣,安提法的一切行动都不便宜”,并暗示可能动用RICO法案追究责任。
川普列举了安提法多年来的行为,包括攻击警察、煽动和组织暴乱、抢劫焚烧城市,以及针对保守派的暴力。他强调,这些不是“抗议者”,而是跨越了界限的暴力分子:“多年来,激进左翼将像查理这样的优秀美国人比作纳粹。这种仇恨直接导致谋杀,必须立即停止。”他进一步指出,如果不断重复将对手称为“可鄙的”“纳粹”和“法西斯”,并指责他们“摧毁我们的民主”,结果必然是暴力升级。
这一指定不仅仅针对街头暴徒,还瞄准了资助他们的进步非营利组织和暗钱团体。川普表示,打击将不止于基层执行者,还将追究资助者的责任,其中有些可能是无辜的,有些则类似于黑帮敲诈。川普正在翻开新的一页,不再给暴力以借口。如果允许政治暴力,言论自由将变得危险或不可能,那就是像黎巴嫩一样的结局。尽管专家指出,美国法律中没有正式指定国内恐怖组织的机制,这一宣布可能更多是象征性或政治性的,但它已引发广泛讨论,并可能推动进一步的执法行动。
万斯的承诺:以查理的名义行动
作为回应,万斯发出了明确誓言:“我们将动用司法部和国土安全部(DHS)所有资源,来识别、破坏、拆除并摧毁这些网络——以查理的名义。”这一承诺包括加强网络监控、冻结相关NGO资金、跨境合作打击在线细胞,并推动立法将安提法列为国内恐怖组织。米勒补充道,这将类似于川普时代对ISIS的打击,但针对本土威胁。
这一政策若实施,可能重塑美国的安全景观。例如,司法部可利用《爱国者法案》扩展调查权限,而国土安全部则加强边境和数字监控。毫不例外的,这也引发隐私权担忧:如何平衡反恐与公民自由?支持者认为,这是必要之举;反对者则警告可能导致麦卡锡主义复苏。
结语:美国的选择与未来
查理·柯克的遇刺不仅是个人悲剧,更是美国政治危机的缩影。在一个言论自由与暴力威胁并存的时代,容忍政治暴力无异于“文明自杀”。然而,这一悲剧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反效果:左翼凶手以为杀了查理·柯克,就能永远封住他的嘴,让他的保守派思想就此停止传播。结果适得其反,查理·柯克创办的青年保守派组织“美国转折点”,原本已声势浩大,在美国约3500所大学和高中有分会(包括900个官方大学分会和约1200个高中分会),结果在柯克被害后的短短几天之内,已在全美范围内收到超过54000个新分会的申请。原本查理·柯克的人生目标是建立2万个分会,现在这个数字已翻了一倍以上,甚至有报道显示在48小时内涌入超过37000个校园分会查询。其他来源也指出类似激增,如32000人申请启动新分会。
“美国转折点”已成为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政治组织之一,不仅限于美国本土,还吸引了国际上的保守派青年关注,推动了类似理念在海外的传播。就如《圣经》约翰福音12:24所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查理的故事真像《圣经》里神迹的翻版,他的离世反而激发了更多年轻人加入保守派运动,延续并放大他的遗产。
万斯的强硬立场呼吁全国团结,根除这些破坏性组织,以恢复社会秩序。无论政治立场如何,美国必须面对现实:只有通过法治和对话,才能避免进一步的分裂。未来,柯克的遗产一定会成为推动改革的催化剂,推动美国走向更安全的民主之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