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浪哥财经)
科大讯飞是个“聪明”的公司。
2025年9月12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了今年中国市场“50家聪明公司”榜单,科大讯飞第三次成功入选。
此次评选,与科大讯飞同时入榜的是Deepseek、宇树科技、影石创新以及摩尔线程等代表着“中国未来”的先进企业。可见,作为国内AI大模型商业化的先行者,科大讯飞在这场“未来战”中,被寄予厚望。
而根据评选标准,“聪明”公司应该具备两个特征:“聪明地研发和使用新技术、聪明地理解市场和商业机会”。
那么,科大讯飞的“聪明”具体是什么呢?
AI技术先行者,实现“双第一”
做难而正确的事,是科大讯飞的初心,也是野心。
1999年,刘庆峰带领18名师兄弟,在合肥创立了科大讯飞。而公司成立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攻克中文语音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2000年,科大讯飞就将自研的语音技术安在华为的系统平台。自此两家企业开始携手在中国AI技术领域,开疆拓土。
而科大讯飞与华为“最成功”的一场合作,当属全栈自研的AI大模型。
别看如今豆包、Deepseek等AI大模型大战如火如荼。其实,早在2023年科大讯飞就与华为共研国产算力平台“飞星一号”,推出了讯飞星火,首次实现国产大模型的全栈自主可控。
迄今为止,讯飞星火依然是全民开放的AI大模型中,唯一完全采用国产算力平台训练出来的产品。
凭借先发优势和全自研的安全性,2025年第二季度,科大讯飞的中标数量达到32个、金额超3.52亿,远超百度、腾讯、阿里,排在国产大模型的第一位。
2025年7月,讯飞星火X1升级版的性能,已经全面对标DeepSeek-R1 528版本、OpenAI o3,技术处在行业头部。
不过,大模型的投入堪称“无底洞”。
甲骨文创始人曾说:“一个真正前沿大模型的入门价是1000亿美元”。即便是科大讯飞这类具备技术积累的头部企业,也面临研发烧钱与盈利压力的双重挑战。
2020年以来,科大讯飞砸下的研发费用已经超过176亿。
其中,2025年上半年,科大讯飞研发投入达到20.68亿,占总营收的比重达到18.94%。同期,公司亏损金额为2.28亿。
对于大模型技术而言,研发出的先进算法和庞大算力只是基础。毕竟,从运营层面实现“技术变现”,进而弥补亏损、完成资金回血,才是企业长久发展之道。
在商业落地方面,科大讯飞有自己的方法论。
11个场景落地,难掩阵痛
科大讯飞几乎没有错过任何一个AI大模型落地的尝试。
公司自研出“1+N”认知大模型应用体系。其中,“1”代表的就是通用底座大模型,而“N”所指的落地场景,公司已经拓展了11个。
智慧教育和开放平台,是科大讯飞产品应用范围最广的两大领域。2025年上半年,合计为公司贡献62.55亿,占总营收的比例达到57.33%。
截至2025年上半年,讯飞智慧教育产品普及了全国32个省,还出海到日本、新加坡等海外市场,成为率先冲出国门的国产教育大模型。
而政企服务,是科大讯飞全自研“安全”性能的最大显化。公司已经在中国智能办公本市场连续6年全渠道销量第一。
2025年上半年,科大讯飞办公本、翻译机等硬件产品在等重点海外国家的营收增速增达到346%。
其实,教育、企业服务以及医疗等行业,就是“长周期、高价值、社会刚需”的结合性产业,也是科大讯飞商业化落地的“聪明”之处。
但是,如果从科大讯飞商业化落地的业务模式来看,公司所采用GBC(政府、企业、消费者)却带来一个问题。
科大讯飞的B端和G端业务的开拓,主要来自央国企或政府采购中标。
一来,科大讯飞需要庞大的销售团队进行客户维护、招投标等工作。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超40.83亿,十年翻了16倍;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8.28%,达到20.86亿,进一步侵蚀利润,公司才最终亏损。
二来,高增的应收账款、拉长的账款周期,又使得公司资金回笼速度变慢,拥有一定的坏账风险。
2025年上半年,科大讯飞应收账款达到157.46亿,周转天数超过250天;公司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高达37.72亿。
如果要问,未来科大讯飞能够突破“限制”吗?
很难说。
2025年年会上,科大讯飞提出“优选G端、做深B端、加强C端”。也就是说,未来G、B端依旧是公司业务重点,带来的账款和费用问题,或许会存在一段时间。
好在目前,科大讯飞一方面拥有长期的政府补助,另一方面还通过外部融资进行“补流”,商业化倒是可以一直推进。
2025年上半年,科大讯飞其他收益为4.52亿,其中仅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就达到2.02亿。此外,营业外收入中还有294万的政府补助。
如果没有这部分政府补助的话,科大讯飞的亏损幅度可能更大。
而外部融资能快速补充现金流。
上市以来,科大讯飞融资金额超过190亿。2025年8月,公司再次发布约40亿的定增公告,其中有32亿用来补充流动资金。
未来,科大讯飞要想真正靠商业化落地实现财务稳定,或许要等到公司打磨“C端”场景化产品,靠用户付费打通回血闭环的那一刻。
总结
科大讯飞背负了很多东西。
从核心问题来看,困住科大讯飞的,无外乎是下游带来的账款和费用压力。
不过,仰仗技术、商业两大“聪明点”,公司有望在AI未来战中突出重围。届时,公司眼下的问题,大概率也将得到缓解。
而拉长战线,科大讯飞一直是那个“聪明”的公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