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吴紫翼
近日,郑州气温骤降,出现多次持续性降水天气。相比往年,似乎今年的秋雨更多一些,同时在此次降水过程中,郑州也出现了大幅度降温。对此,郑州市气象局表示,本轮降雨过程已经结束,未来21至22日,郑州还将有一次类似的降雨过程。
9月19日,大象新闻记者从郑州市气象局获悉,近十天郑州出现了3次大范围强降水过程,分别是在10至11日、16日以及17至19日,其中10到11日以及17至19日郑州市都出现了大范围暴雨天气。郑州市气象台预报员冯慧敏表示,郑州今年9月降水量比历史同期平均值偏高,同时今年9月的降水也较为集中,每次降水过程间隔时间较短,“这种短时间的多次降雨就会给公众产生一周都在降雨的错觉。”
冯慧敏向大象新闻记者介绍,两次暴雨过程均以稳定性降水为主,并存在共同的特点。首先两次降水均以稳定性降雨为主,雨势比较平缓,小时雨强均在10毫米左右。其次,降雨持续时间较长,两次降水过程都持续了近36个小时。同时,累积雨量大,致郑州大部出现了暴雨天气,局地出现了大暴雨。最后,时空分布较为均匀,这两次大范围暴雨天气与夏季对流性暴雨天气明显不同,夏季暴雨分布区域多为零散,而这两次降水郑州大部都达到了暴雨量级。
其中,17至19日的降水过程主要成因是副热带高压位于河南省的南部,而郑州正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的暖湿气流中。从16至19日,郑州持续受冷空气的影响,因此在这个过程期间,暖湿空气和冷空气交汇的时间较长,造成了郑州此次大范围的暴雨过程和明显的降温天气。
入秋后,郑州出现了多次暴雨天气,不少公众认为入秋后的暴雨与夏季的暴雨似乎有很大的不同。对此,冯慧敏解释道,气象上定义的暴雨标准为24小时累计降雨量达到50至100毫米,而10到11日以及17至19日的两次降雨过程累积雨量均达到了50至100毫米,之所以在主观上有不一样的感受,是由于夏季的暴雨对流性较强,而秋季的暴雨则稳定性较强,“夏季可能2小时内的累积雨量就会达到50毫米以上。”
据最新气象监测信息显示,本轮降水已经结束,预计21至22日,郑州仍有一次大范围降雨过程,而此次过程降雨将与17至19日降雨过程较为相似,仍以稳定性降水为主,雨势平缓,同时降雨期间气温较低,“最高气温也只有15℃。”冯慧敏表示,此次降水主要以中到大雨为主,量级相对于17至19日的降水而言会有所减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