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从网上立案到用算法解析卷宗,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正在改变仲裁——这一国际通行的商事纠纷解决机制。9月17日,在2025中国仲裁高峰论坛暨中国-拉丁美洲国际仲裁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说,视频庭审技术曾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关键作用,贸仲自行研发的视频庭审平台也通过了疫情考验,实现了案件“零停摆”。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迭代升级,仲裁数智探索已初见成效。”他以贸仲为例列举了一组数据:近3年来,贸仲网上立案数量持续攀升,通过线上提交立案申请的案件共12247件,涉及来自129个国家和地区的28351个仲裁主体,年均增长逾50%。同期,贸仲共线上开庭6554次,服务于来自79个国家和地区的14219个仲裁主体。
![]()
9月17日,2025中国仲裁高峰论坛暨中国-拉丁美洲国际仲裁论坛,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介绍贸仲数智实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摄
“人工智能+仲裁”也是本届论坛探讨的重要话题之一。论坛现场发布的《携手促进数智时代国际仲裁发展的共同行动计划》呼吁,国际组织、仲裁机构、科技企业与学术界等各方携手,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安全、可信、可持续地应用于仲裁。
本届论坛以“智启仲裁 数说未来——数智时代的国际仲裁”为主题,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环太平洋律师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共同主办。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