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载初心,一支粉笔写担当。以热忱为灯,点亮学子求知路;以匠心为犁,耕耘青春成长田。
课堂上让知识焕发生机,课后间用关爱温暖心房。无需豪言,日常坚守已是师者本色;不辍耕耘,点滴付出皆为育人大道。——致敬托举梦想的燃灯者
“五优”教师——优秀教师篇
白莉
白莉,中共党员,中小学一级教师。曾被授予“县级骨干教师”“校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在高中数学教学领域深耕数年,那些与公式、图形、思维碰撞相关的片段,早已沉淀为职业生涯中最珍贵的记忆。
过去的一年里,白老师积极参加学校的教改活动,推行“1+6+1”的新课改模式,成为了学校的第一批“四星级教师”,所带的高一(29)班和(30) 班数学成绩在每一次的考试中都名列前茅。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她多次被学校评为“五优教师”,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对白老师的肯定与鼓励,也激励着她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深耕数海,静待花开”是白老师对高中教学的实践和感悟,在她眼里,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比单纯的成绩提升更有意义。“亲其师,信其道”,她坚信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效教学的前提,走进他们的内心,当学生被尊重被理解,才会更愿意投入到学习中。
教学没有标准答案,再好的教学设计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教学中她始终保持多反思多阅读多教研的习惯,关注高考命题趋势不断调整教学重点。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迭代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在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陈劲草
陈劲草,中共党员,中小学一级教师,在校担任英语教师和备课组长,曾荣获“河南省高考优秀阅卷教师”“河南省优质课二等奖”“信阳市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多次参与省级课题并圆满结题。从教以来,她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教学工作,严谨治学,精益求精。
过去一学年,挑战与收获并存。陈老师和高一英语组其他教师认真落实大高“1+6+1”新课改模式,成功应对了新教材、新高考带来的变革,高效地进行了多轮教学研讨和听评课活动。通过持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并耐心辅导,她所带的高一(29)班、(30)班英语学习氛围日益浓厚,学生们在期中及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份成长带来的喜悦令她铭记于心,亦成为她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陈老师始终坚信:真正的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启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索。她认为:教师的幸福源于看到学生的进步,也源于自身不懈的追求与专业的精进。她将以始终如一的热爱与勤奋,继续深耕教学,与学生在英语的广阔天地里共同进步。
耿振华
耿振华,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历史学科骨干教师,河南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从教24年来,始终秉承“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念,以校为家,公而忘私,一心扑在工作上,被评为“信阳市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她以扎实的专业素养、温暖的教育情怀和永不停歇的钻研精神,在三尺讲台上书写着动人的育人篇章。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深知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前精心备课,她不仅注重教材知识的多方储备,更注意学情的全面细致把握;她每天神采奕奕地走进课堂,用良好的精神面貌去带动每一位同学,用专业又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点,用规范整洁又逻辑严密的板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中,她全面关注每一位学生,看到有学生走神时,她下去走一走,轻声提醒,让他们积极的融入到课堂当中。多年来,学生总是说:历史课堂,是从来不会打瞌睡、高效激情、特别充实的课堂。一直以来,耿老师所带班级的历史学科成绩都很优秀,她觉得这是对她最好的肯定和鼓励。高三年级紧张的复习备考中,她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在他们烦躁时轻声细语地安慰他们。在办公室里,她经常准备一些零食,让同学们边吃边聊,即给了学生心灵停靠的港湾,又让他们找到努力学习的方向,成为同学们口中的“知心妈妈”。
管俊士
管俊士,中小学高级教师,在大别山高中担任数学教师。从教二十八载,他始终坚守教学一线,以扎实的专业素养、饱满的教育热情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信任。他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校级优秀班主任”,这些荣誉是对他多年来默默耕耘、潜心育人的最好肯定。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管俊士老师深知数学并非单纯的知识体系,更构成了训练个体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核心载体。在课堂教学中,他善于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生动易懂的语言,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推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不懈追求教育与教学的创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思考,他的课堂总是充满思维的碰撞与探索的乐趣,以此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逐步培养他们较强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除了常规教学,他还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他注重将理论实践于课堂,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实效。今年,他所教的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佳绩,充分展现了他的教学成果与教学能力。
李艳林
李艳林,中共党员,中小学一级教师,在校担任地理教师和备课组长。曾获得信阳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河南省优质课二等奖”等荣誉。
从教二十年以来,她始终坚信“地理不是地图上的线条,而是脚下的土地、眼中的世界”。教学中,李老师注重分层赋能:对基础薄弱的学生,用“思维导图+错题溯源本”帮其构建知识体系。
李老师认为,地理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学生记住多少知识点,而是培养他们“站在地图前,心怀天下事”的格局——既能读懂经纬线里的规律,也能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既能用地理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能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地理不仅是学科知识,更是认识世界的工具。
未来,李老师将继续用专业与热爱,陪伴学生在地理的天地里探索成长。
刘秀洋
刘秀洋,信阳大别山高级中学生物老师,从教多年,老师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工作,曾被授予“省骨干教师”“信阳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刘老师在备课、授课、辅导等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她注重课堂教学实效,善于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思维,营造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努力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课堂。见证学生在知识探索中不断成长突破,是她工作中最大的欣慰与动力。
在教学实践中,她坚持因材施教,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同时,她持续反思教学实践,积极吸收先进教育理念,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品质。
刘秀洋老师始终保持着谦逊务实的态度。她重视师生间的良性互动,用心倾听学生心声;注重与同事的协作交流,将荣誉视为责任与鞭策。未来,她将继续秉持教育初心,以更大的热情和更专业的态度,致力于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邵林
邵林,中小学高级教师。从教二十二年来,教书育人是她神圣的情怀,她始终用心担起教育的光荣使命,先后被授予“市级骨干教师”“市级名师”“市级优秀教师”“市级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荣获省级优质课二等奖、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她积极参与省级、市级课题研究,并荣获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作为一名高中思政课教师,邵林老师始终坚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价值的引领者。在教学实践中,她一直坚持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哲理,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真理;她致力于让政治课堂“活”起来、“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情境教学、案例探究等多样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她所带班级政治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校级“五优教师”。
教育是一场温柔的坚持,在今后的教学中,邵林老师将继续在这条漫漫征途上不忘初心,一如既往,用心呵护每一位学生,静待一路花开!
田梦
田梦老师是一位极具潜力的高中化学年轻教师,她专业素养深厚,具备扎实的化学专业知识,曾被评为“区师德先进个人”“校级优秀青年教师”。
田梦老师能够深入浅出地剖析复杂的化学原理,细致演示规范的实验操作。她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生动的实验演示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她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速率时,田老师通过设计有趣的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田梦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她经常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她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备课充分,教学严谨,注重教学细节。她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和教学改革,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王海涛
王海涛,信阳大别山高级中学数学教师。曾荣获“县级骨干教师”“校级优秀教师”称号。
在过去的一年,他陪伴高一新生完成从初中到高中数学学习的关键转型,这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感动的旅程。最令他难忘的是看到孩子们初次接触集合、函数等抽象概念时的迷茫与突破。王老师特意用生活实例导入教学——用“班级同学”讲解集合,用“温度变化”诠释函数,化抽象为具体。当一位在初中惧怕数学的女生在单元测试后骄傲地展示高分试卷,并说“原来函数也没那么可怕”时,他深切体会到启蒙与引导的意义。
这一年最大的收获,是让他重新认识到“夯实基础”和“保护兴趣”同等重要。高一学生正处在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重塑的黄金期。他通过设计数学游戏、引入数学文化故事等方式,努力让第一堂高中数学课成为兴趣的起点,而非压力的开端。他说 “学生们眼中重新燃起的对数学的好奇心,是我最珍视的回报”。
在这一年中,他特别注重两方面实践:一是狠抓学习习惯,如规范使用数学符号、步步有据的推理书写;二是推行“161”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激发,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主动学习知识。这些举措为学生的高中三年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地基。
展望未来,他仍将继续用心做好学生的“数学领路人”,守护学生的信心与热情,陪伴学生在数学世界中勇敢探索,稳健启航。
王小坤
王小坤老师,现任信阳大别山高级中学数学教师,曾荣获“校级优秀教师”称号,其从教多年的收获与感悟,恰是这份荣誉的最佳注脚。
于王老师而言,最大的收获并非荣誉本身,而是在日复一日的耕耘中,见证无数学子汲取知识、启迪智慧、成长成才所带来的巨大精神满足与职业幸福感。这种源自生命影响生命的深刻互动,是他永葆教育热情的不竭源泉。在2025年高考中,他所带班级考入985院校2人,211院校11人,民航飞行员1人,吴越同学数学单科成绩148分,位居全市第一。
谈及经验,他始终坚信“亲其师,信其道”。他将“爱与责任”视为教育工作的基石,用真诚的关怀构建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方法方面,他注重因材施教与启发引导,着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自主探究能力,而非知识的简单灌输。他坚持终身学习,不断反思精进,将教学实践升华为教育智慧。他分享道,教育是静待花开的艺术,需要以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唤醒心灵,永葆一颗对教育的敬畏与赤诚之心。
王志强
王志强,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省骨干教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信阳市高层次人才,市级优秀班主任,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主持参与省市课题多项,两次获得市基础教育成果奖,在省级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王老师在重点高中担任语文老师兼班主任20多年,成绩突出,培养出大批优秀学子进入知名高校,曾多次在河南中小学职称评审中担任中、高级评委,多次担任全国作文大赛评委,多次获政府表彰高考优胜教师(高考县区单科成绩前三)。
王老师教学主张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他注重学生参与实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主动意识,鼓励个性化体验和合作探究,培养创新精神与批判性思维;他提倡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关注普通学生和弱势学生发展,通过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实现教育的公平与效益。王老师近三年一直担任高三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教学成绩斐然。
吴继群
吴继群,中小学高级教师,肩负班主任职责已有23载。现任大别山高中高一(19)班班主任,同时负责高一(18)班、(19)班、(20)班生物学教学工作。期间,吴老师荣膺“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区优秀班主任”等诸多荣誉,并多次斩获“市优质课一等奖”。
吴老师所带的班级班风端正,学习氛围浓厚,整体成绩及生物学科成绩在年级同类班级中独占鳌头。2022-2023学年度上期,该班级被评为“优秀班集体”;下期荣获“文明班集体”称号;2023-2024学年度上期,又被授予“学业优胜班集体”称号。在2023-2024学年度下期,班级德育成绩和教学综合成绩名列年级第二。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吴老师始终以炽热的教育情怀和坚定的职业信念,行走在探索与收获的路上。回首过往,那些难忘的瞬间、深刻的感悟与宝贵的经验,共同奠定了他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专业底色,也构筑了其精神丰碑。
杨海兵
杨海兵,中小学高级教师,曾荣获“省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先后被授予“省教学标兵”“市骨干教师”“市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2007年师范大学毕业后,他心怀育桃李芬芳的美好憧憬,欣然踏上三尺讲台。2018年高考,他所带的学生何冉冉获得潢川县文科第一名、文综第一的好成绩。2019年,他被择优选调到信阳大别山高中工作。2025年高考,他所带文科普通班政治学科取得了优秀成绩:参考38人中,最高分93分,最低分76分,平均分86.15分;90分以上7人,80分以上34人。
在学校推行的高效课堂改革中,他勇担前锋,成功示范了高三一轮复习和试卷讲评两个类型的样板课,示范性、借鉴性、操作性很强。成功的背后,他付出了很多。有一次他突然接到第二天要上示范课的任务,他没有拒绝和抱怨,而是埋下头来潜心研究,巧妙构思教学环节,备课到凌晨两点,不断地打磨,只为呈现精彩课堂。学校为了帮助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开展了“青蓝师徒结对”活动。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他主动担当,倾情传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热心帮助青年教师;在职业道德、教学、管理方面,他都毫无保留地把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他鼓励青年教师勇挑重担,敢为人先。他指导的青年教师多人获得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真正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
在教育的旅途中,他始终坚信爱是教育的灵魂,从“爱”入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浓烈的爱就没有好的教育。
张秀丽
张秀丽老师,2021年通过“择优选调”加入大别山高级中学教师团队,曾获“市优质课一等奖”,被评为“高考优秀阅卷教师”“校级优秀教师”。
张老师积极贯彻学校“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动起来”的教学理念,踊跃参与教研活动,潜心钻研学科知识,深入了解班情学情,奋力探索有效、高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英语成绩。过去一年,最让她难忘的是帮助高一学生突破“哑巴英语”的经历。面对几位英语基础尚可却不敢开口的学生,她持续鼓励引导,陪着他们反复练习,走出舒适圈。学生们在英语演讲比赛中流畅的表达、在领奖台上眼中的光,让她更加坚定了“激活学生学习潜力,助其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教育追求。在日常的教学中,张老师的“分层教学”与“情境化课堂”两大经验尤为实用:前者针对不同基础学生设计学习任务,基础弱的主抓基础词汇,能力强的注重拓展阅读与写作;后者让语法、词汇融入生活情境“活”起来,降低学习难度。
“前路漫漫亦灿灿”,这句诗意的期许,正是张秀丽老师教育初心的生动注脚。未来,她仍将坚守教学一线,以深耕不辍的姿态扎根课堂,做学生英语学习路上的陪伴者与引路人。
吴建军
吴建军,中小学一级教师。在校担任数学教师、班主任和备课组长工作。曾荣获“市级先进工作者”“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校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多次在市、县优质课大赛获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省课题并顺利结项。
二十一年的班主任生涯,吴老师一直以“用心用情,成就每一个学生”为信条,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成绩优异。
他不仅是严师,更是慈父与益友。深信“教育无小事”,坚持每日晨检、午休守班、晚间查寝,细致观察学生状态;独创“心灵驿站”周记制度,通过笔端对话,成为学生信任的“知心人”。他善于激发潜能,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定制“微目标计划表”,成功帮助多名“偏科生”找回信心、圆梦理想大学。
他始终将自己定位为教育生态中的“土壤”而非“匠人”。其教学实践呈现出三个显著特征:一是沉默的托举性,摒弃强势塑造,以知识养分和容错空间支持学生自主生长;二是观察的精准性,能通过微表情捕捉学习卡点,并即时调整教学策略;三是评价的发展性,批改痕迹中少见权威判定,多启发性符号与开放式追问。吴老师凭借其深厚的专业素养、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卓越的育人成果,赢得了师生的广泛赞誉,是名副其实的“四有”好老师。
涂旭升
涂旭升,中小学高级教师,大别山高中地理教师,曾被评为“信阳市师德先进个人”,获得市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被授予“市教育局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德为师之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塑造人的人,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日常教学与生活中,他时时处处注重教师形象,自觉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于律已,真诚做人,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和人格魅力去感染身边的人,为学生树立榜样,从而让他们拥有良好的品行。
教学中,他深知“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并且不能满足于有了一桶水"。他虚心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教学研究活动,不断充实自己。有时为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他不知疲倦,认真备课,反复揣摩课堂情景,认真钻研教材,潜心研究教法,虚心向他人学习。为了寻找一个最佳的教学方法,精心研究和设计每一节课,往往为了一个小小的细节,常常冥思苦想到深夜,常常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当课程改革的号角吹响后,他更是不辞辛劳,在课改这条道路上努力探索,灵活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形成教学的优化组合。
祁军
祁军,中小学一级教师,在校担任生物学教师、实验室教师和班主任工作,曾获“县级优秀班主任”“县级名师”“县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多次荣获河南省、市、县优质课一等奖、二等奖,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市课题研究。
从事班主任工作14年来,祁军老师每天坚持早早进班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找学生谈心,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把陪伴和坚守作为引导学生自律的行为引导。为能持续陪伴学生,守护学生成长,他带病坚持数月,但终因难以坚持才住院就医手术。住院期间,他仍时刻牵盼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不忘与任课老师和代班老师沟通学生教育问题,出院后立即重返工作岗位。此外,他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很有心得,善于及时处理学生心理问题,防微杜渐。
自加入班主任队伍以来,祁老师一直不忘加强自身思想和业务素质建设,秉持吃苦耐劳、自我牺牲的精神,做一个有耐心、有信心、有决心的班主任,用无私奉献、高度负责的精神,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家长的安心。他始终把“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作为工作的座右铭,努力做一个灵魂有厚度、做事有温度、说话有风度的班主任。(通讯员 张雨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