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个年级94个班,“超级中学”背后的名校光环和聚集效应

“超级中学”一个年级94个班

0
分享至


▲8月31日开学,菏泽牡丹区22中门口人潮汹涌

今年开学,“菏泽一中学门前人山人海,一个年级94个班”的视频和消息,引起不少关注和讨论。 在各地出生人口下降、“学校招不到学生”的大背景下,菏泽的中学反而出现了“超级规模”,令人关注。 9月6日,山东菏泽市牡丹区教育和体育局通过媒体向外界表示,已实行“分校区、分级部”管理、错峰作息等系列措施,同时正在建设新的校区,以缓解招生压力。

“生源暴增”的原因是什么?校区扩张的动力从何而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菏泽当地的家长、学生、教育工作者以及专家学者,解读中学招生火热背后的多重原因。

“放学接孩子,等了一个小时才接到”

丹阳路1299号,是菏泽市牡丹区第二十二初级中学(简称22中)的南大门。8月31日是初一新生开学第一天。李女士接女儿放学时,因为预见到校门口人多,没有停车位,她特地骑电动车过去,但还是被震惊了,“乌压压的全是学生。”

李女士等了一个小时,才接到孩子。“从家长群看到,有些家里已经在吃饭了,有的还没接到孩子。”因学生入校不允许带电子设备,也无法联系孩子。“加上孩子们穿的校服看起来一样,家长们望眼欲穿,不少家长站得高高的去找孩子。人山人海,那个场面堪比春运。”

有视频配文:一个年级94个班,每个班64人。网络评论纷纷表示,“这场面太壮观了!”一名网友说,“不是说人口减少了吗,哪来那么多学生?”一名江苏网友表示,“一个年级94个班?我不信。”

红星新闻记者在牡丹区政府官网查阅到:22中始建于1982年,前身是原菏泽县城关镇第二中学,现为牡丹区教育和体育局直属公办学校。学生暴增的趋势几年前就已开始:22中公众号文章显示,2016年该校的初一新生为2000余名。据羊城晚报报道,2022年22中计划招收69个班3750名学生。一名初二学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2024年他入学时有84个班级,每班64人。红星新闻从牡丹区政府官网获取了2024年牡丹区中学招生名单,经统计,当年22中招生人数约为5300余人。

据菏泽市人民政府今年5月的公开文件,22中有8座教学楼、一座综合楼,拥有170个教学班,1万余名在校生,585名在编教师。然而新学期招生规模又创新高,给学校带来不小挑战。

9月6日,据大众网报道,22中实行“分校区、分级部”管理、错峰作息等系列措施,各年级学生分布在多个校区。此外,22中天香学校正在建设中,即菏泽市直初中(天香学校)规划占地约130亩,教学班72个,可容纳在校生约3600人,计划2026年4月投入使用,“化解22中的招生压力”。


▲菏泽22中2024年9月的开学典礼。图据22中公众号

生育因素与名校“扩张”

菏泽的学生人数为何这么多?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从1985年至1991年,山东全省出生人口每年都在110万以上,其中1987年出生184万。而山东下一个“百万以上”出生潮也在2011年至2019年出现(其中2016年出生177万,二孩出生占比63.3%),正好完成一个“代际轮回”。

菏泽历年出生人口并未完全公布。但记者查询大众网,2016年二孩政策放开后,菏泽出现一轮出生高潮,当年新生人口16.2万,2017年为16.5万,2018年为15万。此后菏泽每年出生人口回落至10万以下。

按照年龄推算,菏泽市中小学将在2028年至2030年迎接新一轮的招生人数压力。李女士说,菏泽家庭大部分都是“两三个孩子”。“二孩是标配,还有不少生三个孩子的。”据官方数据,2018年菏泽两孩及以上比例占67.0%。

然而菏泽城区的公办初中似乎并不算多。根据牡丹区政府网站消息,菏泽市下辖2区7县和1个省级新区,其中定陶区系2016年由县转区,牡丹区是传统意义上的主城区。虽然在牡丹区教体局公布的2024年义务教育学校名录中,牡丹区共有38所初中(包括8所民办),但从位置来看一大部分学校位于乡镇。

按照今年8月牡丹区教体局发布的《2025年牡丹区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计划》,牡丹区城区主要有6所公立初中。其中,22中计划招生5700人,114个班;21中计划招生4200人,84个班;区实验中学计划招生3800人,也有76个班;区长城学校初中部略少,计划招生1950人,39个班;而区阳光学校初中部招生只有7个班350人;文苑学校初中部只有10个班500人。9月12日,记者以家长身份向牡丹区教体局了解情况,工作人员称,几所学校是集团化办学,比如“阳光学校、文苑学校均也隶属于21中”。

多名家长告诉红星新闻,学生爆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22中、21中“名校光环”和聚集效应。菏泽市一家教培机构的老师徐先生告诉红星新闻,21中、22中是菏泽公认为最好的两所初级中学,“很多乡镇居民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城里来上学,都是抢着上21中、22中。”


▲2017年,菏泽22中改扩建工程项目征地拆迁示意图。图据22中公众号

此前,22中已多次扩建。根据该校公众号文章,2017年7月,牡丹区政府对22中周边多个地块实行征收拆迁,征收后除建回迁安置房外,主要用于22中的改扩建,“建成后比原来增加60个教学班。”文章还称,这一改扩建工程是“牡丹区解决城镇大班额规划建设项目之一”“将有效解决城区东部教育资源紧张的问题”。2019年,该项目开始建设,2021年全部投入使用,校园面积达到100亩。

然而今年,招生人数又创新高。22中把学生分配到了不同校区。有家长反映,今年22中“把初二学生分去了好几个地方,租用别的小学,甚至幼儿园教室。”初二学生王同学告诉红星新闻,他所在的年级被分为4个部,其中两个在校本部,另两个分别在一所附属小学、幼儿园,自己的班级就在附属小学上课。李女士和另一位家长也告诉红星新闻,22中学生初一在校本部,初二会被分到其他两个校区。


▲2020年部分改扩建的22中校区投入使用,“小区环拥”。图据22中公众号

“学区房”助推人口聚集

山东潍坊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孙来勤近年来每年都去菏泽考察中小学教育。“22中、21中原本办学基础就不错,是市区内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的名校。”孙来勤认为,家长对优质教育名校已经形成了认知路径依赖。

孙来勤观察到,几年前去菏泽,还看到22中周边都是低矮的民房、小高层,“当时学校教育服务辐射半径内的常住人口并不多”,但最近七八年,菏泽市区大变样,22中周边全是高层商品楼,教育服务辐射半径内的常住人口激增。

“优质学校就那么几个,所以家长也都来买学区房。”李女士说。22中、21中近几年的招生公告显示,实行学区内小学对口直升制度,入学需要提供户口簿、房产证。

红星新闻采访的多位家长称,他们是从下面县村流入的人口。黄女士是85后,2018年夫妻俩从下面的乡镇进城,买了一套22中周边的学区房。“都是为了两个孩子。”黄女士说,“老大小学的时候就开始买,现在老大上22中,后面老二再上。”夫妻俩计划,等老二初中毕业就把房子卖了,住到更舒适的地方。

“没有100个也有大几十个售楼处。”售楼工作人员表示,“学区房基本都在牡丹区。”不少楼盘半数是回迁房,许多挂牌的二手房其实也是期房。

为何不新建新的学校?牡丹区教培机构徐老师认为,22中、21中扩张是“家长和教育部门双向选择的一个结果”。“新的学校名气不够。”徐老师说,“家长认为这两个学校好,就会优先选择这两所学校;同时,教育部门也会加大对这两所学校的投入和扶持,包括扩建校区、增加学位。”


▲牡丹区教体局公布的招生计划,22中覆盖8所小学。图据牡丹区政府官网

22中于2024年8月10日、2025年8月9日发布在公众号的招生公告显示,招生对象包含12所小学。牡丹区教体局官网显示,今年8月11日牡丹区教体局公布的招生范围中,22中对口的仅有8所小学。对此,红星新闻记者多次联系当地教体局,未获得回应。

生源暴增也导致了师资紧张。

根据《2024菏泽统计年鉴》,全市初中生师比为15.31,其中牡丹区生师比为19.22,远高于定陶区的12.93,也高于国家标准13.5。而2014年,菏泽市的初中生师比仅为13.79。

孙来勤长期研究中小学教师编制、临聘教师制度,他发现,随生源波峰而来的城区小学和初中的师资缺口问题,会通过招聘临聘教师解决。培训机构的徐老师也表示,头部中学会向其他学校借调“临时师资”力量,“每年新分配的公费师范生会先去22中、21中支教一年,再回到分配的学校去。”

牡丹区近年也持续通过人才引进招收新老师。区政府官网显示,2024年底开始,牡丹区教育系统公开引进2025年第一批“急需紧缺人才”,含5所初中42名教师;今年4月,牡丹区第二批人才引进计划公开引进急需紧缺人才240名(含小初高)。记者统计,今年8月第二批拟聘任名单中,22中引进49名老师,人数最多。

新建中学能否纾解困局?

“22中一个年级94个班”的新闻下,一位网友评论,“这学校考年级第一的厉害了。”王同学说,原本能在一个普通中学年级排名前20的学生,现在到了5700人的22中,可能进前100名都难,担心考不上好高中。

多位家长向红星新闻表示,菏泽城区的公办高中也不多。

据齐鲁晚报今年6月公示的菏泽高中2025招生计划及收费情况,牡丹区、鲁西新区共有18所普通高中,其中有3所公办学校,总共招生6300人。熟悉当地教育系统的何先生表示,大多家长希望孩子上公办学校,“私立学校一年花费至少几万”。记者看到,3所公立高中每学期学费为800元,而民办高中大多为七八千元,最高者每学期1.28万元。

2023年8月,一网友在人民网问政板块留言,“菏泽牡丹区常住人口109.8万人,却只有一中、二中、三中3个公办高中,且其中2个教学质量一般。菏泽公办高中数量太少了,能否增建公立高中?”市教育局回复承认,菏泽公立高中占比较低,现有的高中资源不足,且公办高中学位较少。

红星新闻记者查阅到,2024年年底,经过审批的菏泽市直高中举行奠基,建设项目启动。这所新高中规划占地190余亩,配备教师360人,设90个教学班,容纳在校生约4500人。

实际上,2018年山东省政府公布的《关于城镇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的意见》就要求,科学测算本行政区域内每千人口的入学、入园人数,作为编制配套教育设施建设规划的依据,并给出了规划标准。其中配套中学服务半径原则上不大于1000米,小学和初中不超过36个班,九年一贯制学校不超过45个班,中学每班不超过50人。参照此标准,22中、21中显然“超载”。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所长王烽告诉红星新闻,22中现象,显示了学区人口增加和学校规划没有跟上。“虽然教育部对学校建设规模没有严格的上限标准。但超过了生均办学条件的标准等,那就是不合理的。”王烽说,按照普惠性、便捷性、可及性原则,应尽量以小规模、小班额作为学校建设发展布局的目标。

不过上述熟悉菏泽教育系统的何先生表示,以前菏泽乡镇教育与城区差距大,城区中小学有教学优势,所以吸收了大量县乡生源。但最近三四年,菏泽乡镇教育有了较大提升,虹吸趋势在减弱。

何先生的观点不同,他认为菏泽初中学校膨胀,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也不能盲目扩建学校。目前菏泽的生源高峰还会持续几年,但随着出生高潮过后人口减少,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缩小,超级学校的现象就会退潮,应针对未来趋势合理规划。

红星新闻实习记者 陈龙 记者 李毅达

编辑潘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莫斯科时报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因制裁决定离开俄罗斯。

莫斯科时报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因制裁决定离开俄罗斯。

荆楚寰宇文枢
2025-09-19 20:05:00
最新看到了一个消息是关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不知道真假!

最新看到了一个消息是关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不知道真假!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09-19 11:05:36
大瓜!向佐被曝出轨澳门coco姐,女方男友猛料频出还扯出欠债丑闻

大瓜!向佐被曝出轨澳门coco姐,女方男友猛料频出还扯出欠债丑闻

娱乐小板报
2025-09-18 16:48:23
朱孔军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

朱孔军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

界面新闻
2025-09-19 15:53:50
妈妈缝了个“耐克”书包,获赞千万!耐克回应被赞:顶级公关!

妈妈缝了个“耐克”书包,获赞千万!耐克回应被赞:顶级公关!

公关界的007
2025-09-19 12:14:37
非必要不做CT!《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每10个儿童血癌就有1个与CT有关;每多做一次CT,都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非必要不做CT!《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每10个儿童血癌就有1个与CT有关;每多做一次CT,都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医诺维
2025-09-19 11:55:55
女子被塞进床角成干尸,体内有三个男人的精液,情夫:她要抛弃我

女子被塞进床角成干尸,体内有三个男人的精液,情夫:她要抛弃我

丫头舫
2025-09-19 13:15:00
突发!特朗普刚宣布:美军发起新一轮打击,多人死亡

突发!特朗普刚宣布:美军发起新一轮打击,多人死亡

大国之翼
2025-09-19 06:35:04
美国把话带到北京,特朗普心里清楚,中美不能发生冲突!

美国把话带到北京,特朗普心里清楚,中美不能发生冲突!

科技有趣事
2025-09-19 09:26:06
西贝事件持续发酵!四川疾控、广州疾控的神补刀,塑化剂浮出水面

西贝事件持续发酵!四川疾控、广州疾控的神补刀,塑化剂浮出水面

明月杂谈
2025-09-19 05:28:23
国民党主席改选,郑丽文暂居第一,不料她说:我的目标是不统不独

国民党主席改选,郑丽文暂居第一,不料她说:我的目标是不统不独

诗意世界
2025-09-18 23:43:59
回旋镖?波兰关闭与白俄罗斯边境,中欧班列中断上万集装箱滞留…

回旋镖?波兰关闭与白俄罗斯边境,中欧班列中断上万集装箱滞留…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09-19 09:32:13
676分上北大考古系的钟芳蓉,有新消息!

676分上北大考古系的钟芳蓉,有新消息!

极目新闻
2025-09-19 13:53:49
拉夫罗夫:俄愿意有条件妥协

拉夫罗夫:俄愿意有条件妥协

参考消息
2025-09-19 17:40:05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换人了!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换人了!

李万卿
2025-09-19 20:18:58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网友要求滚出中国市场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网友要求滚出中国市场

古木之草记
2025-09-19 23:08:20
反转!氢氟酸夺命后续:家属撒谎事发非散步,更多内幕曝光

反转!氢氟酸夺命后续:家属撒谎事发非散步,更多内幕曝光

以茶带书
2025-09-19 13:02:43
刚刚,华为鸿蒙6.0 正式开启, 新界面长这样!

刚刚,华为鸿蒙6.0 正式开启, 新界面长这样!

科技堡垒
2025-09-19 11:15:43
判罚农妇10万元的法官于焕琴,曾荣获“齐鲁最美法官”等一串荣誉

判罚农妇10万元的法官于焕琴,曾荣获“齐鲁最美法官”等一串荣誉

徐雪芬札记
2025-09-19 11:08:59
越南最高领导层“扩员”了

越南最高领导层“扩员”了

中国新闻周刊
2025-09-19 17:29:23
2025-09-20 02:43:00
红星新闻 incentive-icons
红星新闻
成都传媒集团旗下的新媒体平台
189603文章数 13351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211大学一研究生的立法修改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采纳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房产
艺术
教育
数码
公开课

房产要闻

全民撑广州,不止于赛场!与“有态度”者共筑城市骄傲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教育要闻

外国新闻史重点背诵清单。

数码要闻

750万小米空调升级10年免费包修:为用户节省15亿元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