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女士是一位忙碌上班族,每天要服用维生素、降压药和助眠药。为了省事,她买了个可爱的便携药盒,把一周的药量都分装好。可最近她总感觉头晕乏力,血压也控制得不好…
现在越来越多人喜欢用便携药盒分装药品,觉得既整洁又方便。但你知道吗?这个看似贴心的小习惯,可能正在悄悄危害你的健康!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便携药盒的那些"坑",教你家庭科学保存药品不踩雷!
便携药盒
当代人的"吃药神器"?
懒人福音
一次性分装7天药量,再也不用每天翻箱倒柜找药。
防忘神器
带提醒功能的智能药盒,专治各种"吃了没"的健忘症。
颜值担当
ins风、马卡龙色,放在包里可以当时尚单品(但吃药可不是闹着玩的!)。
就在张女士得意于自己的"生活小妙招"时,她发现上周分装的维生素C片从白色变成了淡黄色,降糖药、降压药傻傻分不清楚。
药盒里的"隐形杀手"
阳光空气是"药效刺客"
阳光+硝酸甘油、抗生素= 像冰淇淋一样"融化"失效
空气+中药丸、酶类药品= 像薯片一样"受潮"变质
"找茬"式吃药
白色小圆片是降糖药?还是降压药?它们虽然很相似,但真的不是“一家子”!
"薛定谔的有效期"
拆了包装后:生产日期?不知道!过期没?看心情猜!
药师温馨提示
分装药品可按以下流程进行:
第一步:药品分装"资格筛查"
某患者将硝酸甘油分装后失效,心绞痛发作时用药无效送医!
第二步:分装前"三必查"
查有效期
过期药品可是会"黑化"的,看到过期日期?立刻送入垃圾桶!
拆封后标注新有效期,原包装能存3年?拆封后最多活1年半!
查药品性状
药片
有没有变黄/变黑/长斑:像变质薯片一样
表面是否"冒汗":药片在哭诉:"太潮湿了,救命!"
碎裂/掉粉:药片断裂,效果打骨折!
药片互相"贴贴":这不是友情,是变质预警!
胶囊
外壳变软/变形:像漏气的可乐瓶,药效早跑光!
内容物结块/变色:里面的药粉偷偷"黑化"了!
口服液
出现絮状物:像冬天车窗结霜,该换药啦!
底部出现沉淀:摇一摇也不散?直接扔掉!
变色/分层:这不是鸡尾酒,而是变质!
查相互作用
降糖药与降压药这对"冤家"放在一起就像把火和炸药塞进同一个抽屉—指不定哪天就给你来个"血糖血压过山车"!
当补钙遇上补铁,他们会在胃里打架导致谁都吸收不了!抗生素和益生菌更是见面就掐架—一个要杀菌,一个要养菌,比宫斗剧还刺激!
第三步:科学分装操作
工具准备
避光密封药盒(带湿度指示卡)
防水标签贴+油性笔
酒精棉片(清洁药盒)
接下来就可以开始分装啦
1.先用酒精棉片给药盒"搓个澡"并彻底晾干
2.按"早中晚"分区,每格≤1天药量
早餐组(晨起空腹/餐后)
降压药(如氨氯地平、缬沙坦)、甲状腺药(优甲乐)、激素类(泼尼松)
午餐组(餐中/餐后)
护胃药(如奥美拉唑)、降糖药(阿卡波糖)、铁剂(琥珀酸亚铁)、抗生素(如阿莫西林)
晚安组(睡前/夜间)
他汀类降脂药(如阿托伐他汀)、安眠药(如唑吡坦)、抗过敏药(氯雷他定)
3.标注关键信息:
药品名(通用名+商品名):阿卡波糖片-拜唐苹
剂量(阿卡波糖片 50mg)
服用时间(早中晚)
拆封日期(2025.03.15拆)
用药盒分装维生素时,可以放入1小包食品干燥剂防潮
第四步:分装后管理
药品的每周体检:是否有受潮现象?是否有药物偷偷混进了其他格子?是否由"超期服役"的药?
紧急情况处理:
发现药品变质?不犹豫不心疼不服用
误服不确定药物:
保持冷静,携带药盒原包装速速就诊
现在的张女士依然用便携药盒,但学会了正确方法。她说:"以前觉得省事最重要,现在才知道,吃错药比不吃药更可怕!"
最后叮嘱:能不分装,尽量保留原包装。必须分装时,做好防潮、避光、标注;特殊药品(如急救药)切勿拆盒。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孙德妹
审稿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副主任药师 徐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