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今有男子尝附子三过鬼门关而险出,”
2024年10月云南大理一男子因三次自行煮食附子导致中毒、三次进入抢救室的新闻,让这味充满争议的中药再次引发关注。
难道附子只是夺命药?其实不然,万物都有双面性,附子其实也是救命良药,堪称温阳救逆的医中圣手。古有张仲景妙用附子,于险症中挽危局;今有名中医李可借它挽回众人危命。附子既能夺命也能救命,正是其“双面性”的生动写照。那我们又如何安全使用这味“中药里的核武器”呢?如何破解附子双面性的难题呢
附子这东西是有毒,但只要辨证对了,它的药用价值真没别的药能替代!早在东汉的时候,张仲景就在《伤寒论》里留下了用附子的经典例子,他创的“四逆汤”,就是治疗阳气衰微的“回阳急救药”,要是因为外感寒邪、阳气虚脱导致“手脚冰凉、脉搏细得快摸不到”的情况可用四逆汤,就能赶紧把阳气提起来,把危险赶走。这正是靠附子的温阳劲儿,把钻进少阴的寒邪赶出去,去救下那些垂危之证。
现代中医里的李可,特会用附子救急,好多重病人都被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上世纪60年代,有个重度心衰老人,医院都没办法了,李可诊后开的药每副有45克附子,让分三次煎着喝,结果家属弄错,把三副药一块儿煎了,老人一下子喝了135克。没想到,人居然奇迹般好起来了!此后,李可琢磨出治重症可能要突破常规剂量才能扭转病情,后来研究出“破格救心汤”,靠大剂量附子与干姜、炙甘草等药材搭配,针对心衰、休克等阳气虚脱的危重症,好多垂危病人都被他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
总结
附子这东西挺特别,既有厉害的毒性,又有强大的药效,就看是否正确使用。从张仲景的经典方子到李可的实战经验,让我们懂得了如何破解附子这“双面性”难题:摸透它的性子,掌握科学用法,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这药才能真正发力,为我们的健康兜底护航。
作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科技服务站 钟琳
审稿专家:广东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魏理主任
一审专家:广东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朱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