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车市,正被一股“大车”热潮席卷。蔚来ES8、理想i8、乐道L90,这些车长超5米的大型SUV一经登场,便轻松攫取了市场的目光,仿佛一夜之间,路上的“大块头”成了新的风景线。
而这股热潮绝非昙花一现。据多家车企披露,明年将有更多大型车排队登场,一场“大车盛宴”正在酝酿。
更耐人寻味的是背后的行业逻辑。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斌揭开了关键:“之前我也剧透了明年上市的ES9、ES7都是大车,反正在中国做大车都是一样的优惠政策,不需要加多少钱,但是毛利会高很多。我们在这个周期,肯定是大车优先,大车挣钱。”
简单一句话,道破了大车背后的利润密码。当市场热度与利润空间形成共振,大车的时代,似乎真的要来了。
01
大型新能源SUV密集登场
在当下的汽车市场中,超过5米的大型SUV正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潮。
蔚来ES8以其大气的外观设计和丰富的智能配置,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理想i8凭借对家庭出行需求的精准把握,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乐道L90则另辟蹊径,以创新的租赁模式,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门槛。这些车型的成功上市,为大型SUV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让人们看到了这一细分领域的巨大潜力。
展望未来,更多令人期待的大型新能源车型即将登场。领克900 EM-P,其车身尺寸达到了5240/1999/1810mm,被网友戏称为“杭州湾揽胜”;腾势N9同样备受瞩目,车长5258mm;深蓝S09的车身尺寸为5205/1996/1800mm,外观设计圆润饱满。问界M8尺寸与M9接近,在智能化方面表现出色;昊铂HL定位为大6座SUV,由前法拉利超跑设计师Pontus Fontaeus领衔设计。
这些已经上市或即将上市的大型新能源车型,凭借其宽敞的空间、强劲的动力、先进的智能配置以及合理的价格定位,正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理想之车”。
汽车经销商罗建福介绍,尤其是在当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出行过程中的舒适性、便利性与品质感。二胎、三胎政策的放宽,使得家庭人口增多,6座、7座的大型SUV成为了家庭出行的首选。一家人乘坐一辆车出行,既能避免驾驶多辆车带来的疲劳,又能有效降低出行成本,同时还能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而且,大型SUV相较于商务MPV,少了一份浓重的商务气息,更贴合家庭日常使用的需求,让驾驶者在享受宽敞空间的同时,不会产生自己是专职司机的错觉。
在旅游出行日益频繁的今天,一辆能够满足全家出行需求的大型新能源SUV,既能轻松装载一家人的行李,又能凭借其舒适的座椅、宽敞的车内空间,让旅途变得更加惬意。此外,新能源汽车在使用成本上的优势,如较低的电费支出、相对简单的保养维护,也让消费者在享受出行乐趣的同时,无需为高额的使用成本而担忧。可以说,众多5米以上的新能源大型车,都精准地切中了消费者对于家庭出行、舒适驾乘以及高性价比的需求痛点。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汽车市场中,大型新能源SUV将持续引领潮流,迎来属于它们的黄金时代。
02
车企找到赚钱密码
当大型新能源SUV凭借对家庭需求的精准适配、场景化体验的持续升级,在消费市场掀起热潮时,其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车企对这一细分领域的热情不止于“叫好”,更在于“叫座”的利润逻辑,其中暗藏着汽车产业在激烈竞争中寻找高毛利突破口的深层考量。
汽车行业资深人士牛晓峰分析,大型新能源汽车的高利润,本质上源于对高端消费群体的精准锁定。当前,蔚来ES8、理想i8等热门大车,定价多在二三十万元以上,瞄准的正是传统BBA(奔驰、宝马、奥迪)豪华品牌的客户群体,即那些原本计划花三四十万元购买奥迪Q5、奔驰GLE等车型的消费者。这些用户消费能力强,对价格敏感度较低,更注重产品附加值与品牌调性,车企只需精准满足其需求,便能获得可观利润。
反观曾经的领克09、荣威X8、长安CS95等10万级低价大车,如今逐渐淡出视野,核心问题在于目标客群错位。这类车型面向普通消费者,既无法满足其对性价比的极致追求,又缺乏吸引高端用户的品牌力与产品力,最终陷入市场困境。
中国消费者“好大为美”的购车心理,进一步推动车企聚焦高端大车市场。即便大车在停车、操控等方面存在不便,仍挡不住消费者对大空间、强气场的偏好。车企在布局时,更看重利润而非能耗,毕竟高端市场的溢价空间,远非成本控制严苛的低端市场可比。这种“抢有钱人的钱”的策略,正是当下大车热潮的底层逻辑。
而从经销商的角度来看,罗建福认为,大型新能源SUV确实利润偏高,核心原因在于当前这一细分市场竞争尚不激烈,车型数量较少,尚未陷入同质化“内卷”。
以问界M9为例,40万至50万元的价格区间在该级别已属高端,却仍能保持高热度,正是因为卖方在定价上拥有主导权。且大车虽尺寸和电池更大,但成本增长并非与价格涨幅成正比,存在一定溢价空间。同时,新能源汽车多采用订单式生产,库存压力小,进一步保障了车企的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明年多款大型SUV即将上市,如吉利银河M9等定价20万左右的车型入局,该市场很快会迎来激烈竞争,当前的高利润格局或将被打破。“市场肯定会‘卷’起来,只是时间问题,抢在前面的车企能多分一点红利”,罗建福说。
03
白热化竞争已在路上
当大型新能源SUV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各大车企竞相角逐的焦点领域。这一细分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呈现出极为复杂且激烈的态势,从本质上看,这或将演变成一场变相的“价格战”。
随着众多车型的加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牛晓峰分析,就拿某传统车企孵化的新能源品牌旗下一款大型新能源SUV来说,其销量在6月达到顶峰的3250辆后便开始下滑。当一款车型销量下降时,车企往往会采取降价策略以促进销售。而当大型SUV市场中多款车型都出现销量下滑并降价时,就会引发连锁反应。一款大车降价,会对下一级车型的市场份额产生挤压,下一级车型为了争夺市场,也只能跟着降价,如此逐级传导,最终导致整个市场陷入“价格战”的漩涡。
从市场客群角度分析,大型新能源SUV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抢夺传统豪华品牌如BBA30万元左右车型的客群。大型新能源SUV凭借自身的空间优势、新能源特性以及不断提升的智能化配置,吸引了一部分原本可能选择BBA的消费者。这使得传统豪华品牌车型也面临竞争压力,传统品牌为争夺市场亦加入降价阵营,“价格战”氛围将进一步扩大。
牛晓峰说道,回顾2018年车市“寒冬”,当时中国车市整体下滑,但BBA的销量却不降反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那时市场上没有像如今乐道L90等这么多的大型SUV上市。这从侧面反映出,当下大型新能源SUV市场的崛起,正在改变着原有的市场格局。
从长远来看,5米以上大型新能源SUV市场的竞争还将持续加剧。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车型的续驶里程、智能配置等方面将不断提升,产品同质化现象可能会更加严重,这将进一步激化价格竞争。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这类车型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除了空间、配置等基本需求外,对品质、品牌服务等方面也会有更高的期待。
车企要想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需要在价格上做文章,更需要不断提升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总之,5米以上大型新能源SUV市场的未来充满变数,“卷”价格将只是市场竞争的一个表象,背后考验的是车企的综合实力与市场应变能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