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料到,曾被全民追捧的贵族豪华汽车,如今竟然沦落到如此地步!
一次精准的网络攻击,让英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捷豹路虎全球生产线陷入瘫痪,3.3万名员工“被迫休假”,销售损失最高或超330亿元。
捷豹路虎“被黑”全球停工停产,大量供应商也陷入断供或系统瘫痪。
最严重的是,停产或将持续到11月,届时部分企业破产将“不足为奇”,相关裁员潮或许已经在酝酿之中。
2009年,《蜗居》里面那句“路虎就是男人的腿”,让其火遍全国销量大增,无数少年也因此“种梦”路虎。
2010年,捷豹路虎在华销量才2.61万辆;2014年居然高达12.2万辆,狂翻4倍多,成为BBA之后第四个年销破10万辆的外资豪车品牌。
巅峰时期,号称最美SUV的揽胜极光,甚至要加价几十万才能买到。
10年过去,捷豹路虎一步步跌落神坛,从一车难求到销量下滑、打折降价,再到持续亏损“停工停产”,它到底经历了些什么?
01
捷豹路虎已停产三周,全球供应链告急,3.3万名员工被迫休假回家。
两周多前,全球豪华汽车品牌捷豹路虎公司遭遇了一次“黑客”攻击,导致其网络系统瘫痪、生产活动全面中断。其英国三大工厂(哈利伍德、索利哈尔、伍尔弗汉普顿)及部分海外基地停工,上下游产业链也因此陷入断供或系统瘫痪,损失惨重。
9月10日,该公司确认部分数据已被窃取。本周二,公司通知全球33000名员工,由于生产线仍处于受影响状态,暂不恢复上岗。
捷豹路虎表示,在遭受严重的网络攻击后,其工厂的生产最早要到9月24日才会恢复,但行业内部消息人士警告称,此次中断可能将持续到11月。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何况是刚刚被“咬”呢!捷豹路虎对于恢复网络系统、复产表现地十分谨慎,期望找到“一劳永逸”的方法,另外调查也尚未结束。
尽管捷豹路虎对外强调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分阶段重启业务,但市场更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于产能恢复的具体时间表、是否导致用户及企业潜在数据受损,以及受损数据的范围究竟有多大。
可以肯定的是,直接受害者捷豹路虎的损失十分严重;员工被迫休假,有失业的风险;上下游产业链甚至可能面临“破产”威胁。
作为英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捷豹路虎预期每天约生产超过1000辆汽车。此次停摆将间接导致捷豹路虎每日损失或高达500万英镑,估计这将使捷豹路虎面临1.2亿英镑的利润损失;而每日销售额损失约7200万英镑,未生产车辆总价值高达约17亿英镑(约164亿元)。
若停产持续至11月,意味着大约有5万辆汽车将无法生产,总营收损失可能高达35亿英镑(约337.3亿元人民币),利润损失约2.5亿英镑。
更严峻的是,一场突发的网络攻击,导致其全球业务节奏被彻底打乱,危机正向下游传导。
阿斯顿·马丁前首席执行官安迪·帕尔默(Andy Palmer)称,供应链上的供应商已面临巨大的现金流压力,若停产持续,部分企业破产将“不足为奇”,相关裁员潮或已在酝酿之中。若公司一直无法重新开工,捷豹路虎3万多名员工们将“首当其冲”,或将面临着失业风险。
停产会影响到其供应链中一些小型企业,一些供应商和零售商暂时无法使用通常用于汽车维修备件采购或车辆注册的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威胁到全英国约10.4万个工作机会。
在全球车企风起云涌的今天,停产不是小事,长期停摆除了自身运营困难外,还可能引发上下游供应链出现连锁破产的远虑。
这场危机,或许是捷豹路虎近年来影响最大的问题之一吧!
02
品质是豪华的基石,口碑是穿越周期的舵盘。
作为英国豪华全地形SUV品牌,捷豹路虎已经从1948年的实用性车型发展成为多功能四驱车,面向那些不断追求全新生活体验的人士。
不过,捷豹路虎的命运却十分跌宕,多次被收购:
1966年,罗孚公司(路虎前身)并入利兰汽车公司,成为利兰公司的美洲虎-罗孚-凯旋部;
1988年,被英国宇航公司收购;
1990年,与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在技术和资金上进行合作;
1994年,被德国宝马公司接管;
2000年3月,福特汽车公司收购路虎和捷豹,向宝马集团支付了30亿欧元(39亿美元),以购买路虎旗下所有四轮驱动系列产品,包括Range Rover(揽胜), Discovery(发现), Freelander(神行者)和Defender(路虎卫士)。
2008年3月26日,印度塔塔集团出资23亿美元,收购福特旗下的捷豹和路虎两大品牌,引起国际车坛巨震。
不过,路虎命运的转折点却在2010年,这一年它进入中国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800万辆,不仅蝉联世界第一,且创全球历史新高。
其实,早在2009年路虎就因《蜗居》里的那句经典台词而在中国市场声名鹊起,“路虎就是男人的腿,每一个男人都希望拥有一款路虎。”
短短几年内,路虎在中国的销量成倍狂翻,不仅成了国内市场中最受欢迎的豪车品牌,还是捷豹路虎最大海外市场。
当时很多有钱人为了能够购买到一台路虎,不惜加价二十多万。但即便如此,还是一车难求!
也是因为这种现象级的狂热追捧,让其迅速积累有了冲击BBA等一线豪车的底气。
2021年1月,捷豹路虎高调宣布进入中国市场10年,销量突破100万辆。
事实上,路虎在中国之所以大火有几大原因:刚好赶上SUV在中国的消费热潮、路虎对自身高贵血统的宣传、高大的设计在中国很讨巧。
实际上,路虎2014年在华销量高光时刻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2018年,路虎年报显示净亏损236亿元,当年全球销量为60万辆,同比下跌4.6%。其中,中国市场销量为11.4万辆,同比下跌22%。
2019年,公司全年收入230亿英镑,税前亏损达4.22亿英镑(约37.69亿元)。当年全球销量为50.86万辆,同比下降12.1%。其中,中国市场销量为9.9万辆,同比下跌13.5%。
短暂的火爆后,为何路虎在中国市场“不灵”了呢?
原因也很简单,品牌定位跑偏了,品牌形象的坍塌,质量和口碑的双重暴击。
路虎在品牌上并没有打中真正的社会精英和高知层面这群高端人士,反而被误解为是“土豪车”,对销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路虎宣传多次与英国王室“绑定”,但路虎彼时在欧美还算不上是一流豪车品牌,卖身印度塔塔集团后,品牌价值进一步衰减,随着消费者认知逐步提升,这种品牌形象的坍塌最终无疑都体现在了销量上;
彼时,路虎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其故障投诉率远超行业均值,遥遥领先其他豪车。
一个流传已久的梗——“开不坏的陆巡,修不好的路虎”,可见当时路虎的口碑确实不太好。
虽然现在的捷豹路虎好多了,但几经倒卖下来,捷豹路虎的品牌价值已大不如前,业绩也是有点跟不上了。
03
近年来,捷豹路虎每年全球销量约40万辆,其中近四分之一出口至美国,结果年初的关税风波直接让捷豹路虎损失惨重。
2026财年第一季度,捷豹路虎交出了一份“复杂”的成绩单:营收66亿英镑,同比下滑9.2%;税前利润几乎腰斩至3.51亿英镑;息税前利润率从8.9%骤降到4.0%。批发量降至8.73万辆,同比减少10.7%,零售量则降至9.44万辆,同比下降15.1%。
而这次捷豹路虎网络事件的后续发展仍存在三大关键点:
若9月24日无法复产而再度推迟,供应链已实施的轮休与缩产措施将进一步延长,中小供应商面临的现金流压力将持续加剧;
数据泄露的实际范围与性质尚未明确,挽回客户与合作伙伴的信心存疑;
供应链企业何时能从跟停转向复产也将影响整体恢复效率;
总而言之,受控重启的节奏与数据披露的清晰度,将决定捷豹路虎从被动应对转向常态运营的速度。
毫无疑问,在全球高端车市场的暗流中,捷豹路虎正经历一次不小的考验。
实际上,捷豹路虎的遭遇并非孤例。
早在2022年2月,丰田曾因供应商小岛工业遭疑似网络攻击,一度停产日本国内全部14座工厂,翌日才逐步重启;2020年,本田在全球多地工厂与业务系统受网络事件影响,生产短暂停摆;2023年3月,法拉利披露遭勒索团伙索要赎金,客户联系信息被访问,但生产未停……哪怕是“美国电动车之光”特斯拉也曾遭遇严重网络攻击。
数字智能化时代,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越快,网络安全漏洞带来的风险就越大。这次事件也许会成为整个行业加强网络安全的转折点,车企在注重用户人身安全的同时,网络安全也要引起十分地重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