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两洋、通航四海。跨越3个世纪的交通大学老校园,是中国高等学府船海学科的发祥地。
董浩云航运博物馆。
9月19日,上海交大联合国内十余所知名高校与重点院所,成立中国大洋洲研究联合中心,共同搭建跨学科、跨机构、跨地区的学术合作平台,并签署发出《中国大洋洲研究高质量合作发展倡议》。同时,在“世界船王”“现代郑和”——董浩云航运博物馆一旁,航运企业新生代领导力研修班开班。
船锚雕塑。
【多极化时刻,深研周边区域国家】
大洋洲地处亚洲与欧美之间,在全球地缘格局中位于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两大战略要地的核心地带,已演变为当代大国博弈的重要舞台。这一大洲既是我国推动海洋合作和蓝色经济的重要伙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自然延伸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
“大洋洲作为世界多极化中的重要一员理应受到重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导杨洁勉表示,美国及西方国家通过军事存在、经济整合与海权论、边缘地带理论等理论工具,巩固其在这一地区的主导地位,而中国的崛起在促使区域战略格局向多极化演变。“当前,我们应当且需要展望50年及以远的未来,从此认识和把握世界和大洋洲的发展方向及其规律。”
作为牵头方,上海交通大学与大洋洲地区的互动交流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10年代,目前交大也是全球U21联盟成员、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在气候治理、能源转型、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大洋洲保持密切联系。今夏新成立的上海交通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正推进实现“学术研究、咨政建言、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国际传播”五位一体的发展目标。上海交大外国语学院院长尚必武表示,学院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彭青龙教授等,共同探索区域国别学科建设的新模式、新路径,持续推动外语学科与区域国别研究的深度融合与全面转型。
在坚持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与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区域国别研究正向多维度、系统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打造以数据驱动的科技人文交叉新范式。在2025中国·大洋洲高质量合作发展论坛暨科技人文交叉融合研讨会上,大连外国语大学邓耀臣教授建言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区域国别知识库建设。以大洋洲岛国为例,在政策决策中,AI驱动的模拟模型可预测气候移民路径,支持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对小岛国家援助策略;在商业应用上,利用AI算法分析矿产资源分布,实现可持续投资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采矿业;在灾害管理中,AI集成预警系统,可提供实时台风预警,提升斐济社区韧性。
交大开展航运企业新生代领导力教育培训。
【绿色又智能,重构国际供应链】
同样立足于海洋性,“深蓝人才”不可或缺。在上海组合港管委会办公室指导下,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上海船东协会、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促进会共同举办为期一学年的“航运企业新生代领导力研修班”,担负和践行“海运强国”历史使命。
当前,国际地缘政治以及国际供应链重构等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对中国航运企业经营发展提出新挑战;同时,船舶新能源、绿色航运、智能船舶等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也对中国航运企业特别是民营航运企业转型发展提出新要求。但眼下,行业突出短板已然显现——民营企业航运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匮乏,不少企业正面临高管人才断层、接班人缺位、新生代领导力不足的困境。
据悉,首批研修学员主要包括民营航运企业接班人、航运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具有潜力的后备管理人才以及航运企业战略规划、市场分析、运营管理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其中董事长及副董事长、总经理及副总经理占比为54%。学员均来自长三角地区,其中来自上海航运企业的学员占比63%;来自浙江的占比25%;来自江苏的占比12%。平均年龄35.75岁,45岁以下占80%。
根据安排,课程模块设计包括航运与船舶基础理论、航运业务知识与企业战略管理、航运热点专题讲座、航运企业家重点访谈、现场教学考察等,由国内外知名学者、高校教授、行业资深专家和企业高管授课。当天,上海海事大学原校长黄有方为全班讲授第一课,解析航港企业基于供应链转型的发展战略。此外,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首席专家徐祖远为全体学员致信,与新一代航运人共勉。
【新闻链接】中国大洋洲研究高质量合作发展倡议
一、推动全领域覆盖,既关注大洋洲在全球格局中的整体作用,也深入考察区域内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拓展大洋洲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与知识体系。
二、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大洋洲研究中的实践经验,主动回应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深化多学科交叉研究,构建中国特色大洋洲知识体系,提升学术论文、科研项目、咨政建言等成果转化水平。
三、推动高质量的团队合作,以平等、互信、包容、互利的心态,推动国内各研究中心协同发展和共同进步,深化与大洋洲地区高校、机构和智库的合作关系,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网络。
四、注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立长效交流与培养机制,鼓励研究者提升跨学科、跨区域、跨领域的研究能力,支持青年学者的发展,打造高水平、重交叉、有梯度的大洋洲研究人才队伍。
五、立足中国视角,为国家战略、社会发展与国际合作提供智力支持,同时着眼大洋洲地区的发展诉求,促进区域现代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国与大洋洲互利共赢。
原标题:《连接两洋、通航四海,中国大洋洲研究联合中心在沪成立,学科发祥地培养新生代》
题图来源:赖鑫琳 摄 图片来源:徐瑞哲、赖鑫琳 摄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徐瑞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