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郭沫若发表了《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以实物证据推翻《兰亭序》是行书这一说法,他认为《兰亭序》完全摆脱隶法,呈现成熟的楷书笔法,与时代特征不符;文本内容疑点,序文中“死生亦大矣”的感慨与王羲之的简净风格差异显著。
同时,郭沫若还指出:“我乐于肯定《兰亭序》的文章和墨迹就是智永所依托。智永是陈代永欣寺僧,系王氏后裔,能文善书。不仅《兰亭序》语句很合乎‘禅师’的口吻,就其时代来说也正相适应。”
故宫所藏的智永《草书兰亭序》,才是这件作品的真实面目,用笔圆劲自然,笔画有“锥画沙”质感,结字俯仰有致、顾盼生姿,每一笔都是纯正的“王氏家法”。
此作为挖镶裱蝴蝶装,四开,每半开纵23厘米、横9厘米,先后归宋濂、黄掌纶、程瑶田、张伯英、容庚所有,张伯英极为珍视此作,在卷后跋文中写道“愿得此者,念昔人采集之艰,加以护惜,勿贪拆售之利而致星散如理宗之百十七卷徒存目录已也”。容庚于1962年将此作捐赠给北京故宫。
我们将此作进行了超高清1:1复制,并添加释文一一对应,非常便于您临摹和欣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