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再次以军装亮相,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当地时间9月16日,普京现身诺夫哥罗德州的一个靶场,视察俄白联合军演“西方-2025”。
这场军演规模空前,动员了10万名军人、1万套武器装备、333架飞机和250艘军舰。
作为近年来俄白军事合作的巅峰之作,此次军演不仅展示了两国的军事实力,也在地缘政治博弈中释放了强烈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军演吸引了多个国家的参与和关注。伊朗、孟加拉国、布基纳法索等国派出军事人员参与,印度更是首次派出65名现役军人。
而美国则在俄乌冲突以来首次接受邀请,派出军事观察员观摩军演。这一系列动态显示出,尽管俄乌局势紧张,但俄罗斯在国际军事领域的影响力依然不容小觑。
然而,与印度和美国的“给面子”相比,中国的缺席却引发了外界的高度关注和猜测。
欧洲媒体对此表现得尤为“纳闷”,甚至有人猜测中俄关系是否出现裂痕。但事实并非如此。普京政府的这一安排背后,更多是战略考量。
首先,此次军演的主要目标是北约,而非其他国家。近年来,北约在东欧的军事部署不断升级,波兰和罗马尼亚等国与俄白的关系持续紧张。
就在军演前不久,波兰指责俄罗斯无人机入侵其领空,尽管俄方否认,但波兰已经向白俄罗斯边境增派数万兵力,局势一触即发。在这种情况下,普京显然不希望中国卷入俄白与北约的对抗。
其次,中国目前正专注于中美贸易博弈,无暇分心其他国际事务。当前,中美贸易战进入关键期,第四轮关税谈判虽已结束,但双方尚未达成一致。
特朗普政府试图联合G7、北约和欧盟对中国加税,但这些国家并未积极响应。在此背景下,中国将精力集中于中美博弈是更明智的选择。而普京显然对此心知肚明,他的这一安排实际上是在为中国“减负”,避免让中国在多个国际博弈中分散精力。
相较于中国的缺席,印度和美国的参与则释放出复杂的信号。印度近年来在中俄之间保持微妙平衡,既与俄罗斯保持传统军事合作,又在印太地区与美国展开战略互动。
这次派兵参与俄白军演,既是对俄方传统友谊的延续,也可能是对北约和美国的一种试探。而美国的参与则更具象征意义。尽管只派出观察员,但这是俄乌冲突以来,俄美在军事领域的一次罕见互动。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的缺席并不意味着中俄关系的疏远。近年来,中俄在军事、经济和外交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例如“东方-2018”军演和上合组织框架下的联合反恐行动都证明了两国的战略互信。这次军演的缺席更多是基于当前国际局势的考量,而非两国关系的冷却。
总的来看,“西方-2025”军演不仅是俄白对北约的一次强硬表态,也是当前复杂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一次重要较量。普京的战略安排体现了对盟友的理解与维护,而中国的缺席则展现了中俄关系在大局上的默契合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