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想干倒一个餐饮品牌,不用竞品下毒,不用食安曝光,只要老板自己往枪口上撞——比如贾国龙。
最近西贝怎么了?饭点高峰期,服务员比客人多;曾经排队两小时的网红店,如今冷得能拍鬼片;老粉集体退卡,家长怒退充值卡,理由是:“本以为贵就是安全,结果贵得像个笑话。”
而导火索,竟是一顿饭后罗永浩的几句牢骚。
老罗说:“西贝现在全是预制菜,现炒锅气没了。”轻描淡写,像在吐槽天气。
结果贾国龙一听,血压瞬间拉满,抄起键盘就冲进战场,连发数条动态自证清白,又是“中央厨房≠预制菜”,又是“我们有锅气”,还非要拉老罗“对质”。
好家伙,这不是辩论,是自导自演《贾老板の悲情独白》。
更魔幻的是,连贾国龙的“友商”们都看不下去了,纷纷跑来劝架:“老罗,算了算了,别打了。”老罗一脸懵:“我打啥了?我就吃了顿饭,说了句实话,你们老板自己追出来要‘切腹谢罪’,怪我?”
确实,老罗啥也没干。
采访是你们开的,报道是你们放的,网友探店是你们默许的——结果真相一出,锅全甩给“罗永浩造谣”?
这就像你主动上台说“我心脏健康”,结果医生一查说“你心肌梗塞”,你立马指着医生喊:“你造谣!”
荒唐不?可贾国龙就这么干了。
更荒唐的是,为了平息这场由他自己点燃的战火,老罗反倒成了“求和派”。他特意发公告,说“我们休战吧”,姿态低到尘埃里。
结果贾老板不依不饶,继续在镜头前“自捅刀”——你说你有锅气,那就拿炒锅出来炒一个啊?
可网友实地探访发现:晚上六点,江苏西贝一桌客人,服务员站成一排像迎宾天团;上海商场店,厨师在厨房发呆,锅铲都生锈了;长沙门店,七点整,空无一人,灯光昏暗,宛如停业悼念。
曾经“闭眼点不踩雷”的西贝,如今成了“路过都不想看一眼”的反面教材。
最伤的是老粉心。有家长说,孩子从两岁吃到五岁,以为贵就是品质,结果一场风波后,吓得连夜退卡。
还有人直言:“我不怕预制菜,我怕的是你骗我。”
你要是明码标价“本店使用预制菜”,大不了我换家店吃。
可你一边收着“现炒”的溢价,一边端出“复热”的菜,这不是做生意,是玩“情感诈骗”。
好在,西贝在退卡这事上还算体面。
顾客一提退,立马全款到账,不拖不拦。菜可以不香,但态度不能太差。这点,给西贝留了最后一点体面。
可体面留得住,生意留不住。
问题来了:贾国龙接下来咋办?继续嘴硬?那只会把“自证”变成“自毁”;还是低头认错,真诚整改?
可这位老板,向来是“傲娇型企业家”代表——你夸他,他能飞上天;你批他,他能跟你拼了命。
可他忘了,时代变了。
14年前,罗永浩砸西门子冰箱,靠的是线下维权、媒体曝光、铁锤怒砸,整整两个月才逼出一句道歉。
如今,老罗只是动动嘴皮子,贾国龙就把自己作成了全网笑柄。不是老罗太强,是贾国龙太不懂互联网。
要是这事搁俞敏洪、雷军、李斌身上,会怎样?
大概率是:第一时间发视频,厨师现场炒菜,供应链透明直播,再来句“我们做得不够好,向老粉道歉”。三句话,两分钟,危机化解。
可贾国龙偏不。
他非要开直播、写长文、拉老罗“对质”,活生生把一场“品牌信任危机”,演成“个人情绪失控现场”。网友调侃:“罗永浩都没想打你,是你自己跳进擂台,然后一拳把自己KO了。”
说到底,这场风波根本不是“罗永浩大战西贝”,而是“贾国龙大战贾国龙”。预制菜本身不是原罪,麦当劳、肯德基,哪个不是标准化出品?
问题是,你得诚实。你不能一边标榜“妈妈的味道”,一边端出“工厂的味道”。
罗永浩没想当“打假斗士”,他只是个吃了顿饭不开心的普通顾客。可贾国龙非要当“悲情英雄”,结果英雄没当上,倒成了“互联网反面教材”。
如今的西贝,像极了那个考试作弊被抓的学生。
不承认错误,反而指责监考老师太严格。可台下同学早看穿了一切,纷纷退场,只剩他一人站在讲台上,嘴还在硬,心已凉透。
最后送贾老板一句:企业家玩互联网,不是比谁嗓门大,而是比谁脸皮薄。
放得下身段,才能扛得起品牌。否则,下一顿“预制菜”,可能就是你的“告别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