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她曾是国民心中的“水花消失术”神话,奥运赛场上的无敌精灵,当十八岁的奥运冠军全红婵在9月15日那天,以新生的身份踏入暨南大学的校门时,她或许以为自己开启的是人生的新篇章。
但她没想到,迎接她的除了一片崭新的天地,还有一场早已酝酿成型的舆论风暴,铺天盖地而来的网络风暴持续攻击着她,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被推上神坛
当奥运冠军全红婵踏入暨南大学的校园,一场无形的风暴也随之而来,9月15日的开学典礼上,她作为新生代表受邀上台,将一件珍贵的国家队队服赠予母校。
那一刻她与被誉为“亚洲飞人”的体育学院院长苏炳添并肩而立,镜头定格下了“跳水天才”与“短跑传奇”的历史性同框。
然而网络上的氛围却远没有这般融洽,迎接她的并非全然是祝福与期待,而是夹杂着尖酸刻薄的审视与质疑。
这场风暴的种子其实早已埋下,一切都源于那个被公众亲手塑造,近乎完美的神一般的“全红婵”。
人们忘不了东京奥运会上那个年仅14岁的女孩,以三跳满分的惊世表现,上演了一出“水花消失术”的奇迹,她就像一个降临凡间的精灵,纯粹而强大。
更让她形象深入人心的,是那句“想赚钱给妈妈治病”的朴素心愿,这为她的天才光环,又镀上了一层孝顺与纯良的道德金边,她不再仅仅是一个运动员,而是一个承载着国民期待与主流价值观的完美榜样。
当她与队友陈芋汐组成女子双人跳台的“双保险”,为国家斩获一枚又一枚沉甸甸的金牌时,她的形象便与国家荣誉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
她不能失误不容瑕疵,因为她代表的是那个我们心中最完美的体育神话,所以当这个“神话”开始展现出凡人的痕跡时,信仰的裂痕便出现了。
她入学暨南大学体育专业,在一些人眼中不再是学习深造,而是为成绩下滑或退役“镀金铺路”的自私之举。
充斥着的刻薄攻击
最刻薄的攻击对准了她身体的变化,网络上关于她体重增加、身材发胖的嘲讽不绝于耳,甚至有人将其粗暴地归咎于“不自律”。
那些声音断言,与队友陈芋汐相比她的职业生涯注定不会长久,退役的猜测甚嚣尘上,这些评论恶心又令人心寒。
可这些背后是一个正在与自己身体进行艰苦战斗的血肉之躯,全红婵才刚满18岁,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猛烈时期。
这个阶段,身体的代谢和吸收效率极高,即便是饮食上稍有松动,体重也可能迅速攀升。
更何况她的家人,比如母亲和哥哥体型都偏胖,这或许暗示了她天生就属于易胖体质。
为了对抗发育带来的挑战,她付出的努力超乎想象,在从东京到巴黎的这个周期里,她几乎一直在与自己的身体进行着一场艰难的“战争”。
日常训练中,除了跳水还有大量的健身与减重项目,强度极大,身体的变化直接给她的技术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那个曾经的拿手好戏207C动作,一度因为身体控制力的变化而频频失误,她也曾因伤病问题,无奈退出了重要的选拔赛。
她自己也曾为此深深困扰,甚至说出过“再也找不到年轻时期的感觉了”这样沉重的话,当她独自承受着生理变化带来的技术困境与心理焦虑时,外界看到的却只是一个“不自律”的标签。
与此同时那种认为她是“不识字的农村丫头”的刻板印象依然存在,有人甚至用极尽刻薄的语气嘲讽,她可能连“暨南大学”的“暨”字都不会写。
他们全然忽视了,在繁重的训练之余全红婵一直在坚持学习文化知识,从东京奥运会后到近期的采访,她的言谈和表达能力进步有目共睹。
请允许英雄回归人间
对于她入学资格的质疑更是显得荒谬,事实上功勋运动员保送大学,是一项早已成熟的国家政策。
这并非为全红婵开设的特例,她的入学程序完全合法合规,更没有挤占任何普通学生的升学名额。
在她之前,跳水界的传奇前辈郭晶晶、伏明霞都曾被保送至名校,就在去年她的搭档陈芋汐也已被保送进入同济大学。
而乒乓球领域的孙颖莎、王曼昱等人更是走进了清华大学的校门,国家为这些在赛场上为国争光的运动员,本就设计了专门的培养模式。
面对愈演愈烈的网络风暴,9月17日官媒《解放日报》终于发声,一篇题为《全红婵需要的是时间而不是指指点点》的文章,如同一记重锤精准地敲在了问题的核心。
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全红婵的未来,无论是选择继续跳水、转型还是学习,都应该由她自己和她的团队来决定。
这篇报道的核心观点,被精炼成一句23字的鲜明表态,被认为是平息这场网络闹剧的关键一步,媒体强调,外界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对她的个人选择指手画脚。
官方的发声无疑是对全红婵个人权利的一次强力捍卫,它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运动员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然后才是一个“冠军”。
尊重热爱运动员从来不是将她高高地囚禁在“完美”的神坛之上,用挑剔的目光审视她的一举一动。
恰恰相反,是给予她走下神坛、回归人间的自由和空间,让她既能为国争光,也能为自己生活,这或许才是对一位冠军最深沉最真挚的致敬。
结语
我们的社会需要一次深刻的“认知升级”,真正的尊重不是将她们高高挂在神坛之上,不允许一丝一毫的“不完美”,而是在她们赢得荣誉时为之欢呼,在她们面临困境时给予理解,在她们选择人生道路时报以祝福。
真正的爱护是接纳一个完整的运动员,允许我们的英雄在卸下光环后,能够回归人间,安心地在校园里读读书,拥有属于自己赛场之外的广阔天地。
大家对于全红婵这个事有什么看法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