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现代化产业体系”系列报道之二
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全媒体记者 王志强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市委八届九次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持续抓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我市始终聚焦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培育壮大现代产业链群,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材料新城和高端制造之城,加快“资源小城”到“创新之城”的华丽蝶变。
做好建强创新平台,激发产业创新活力。积极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超纯矿物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宝武铝基新材料研发中心等高端创新平台运行,以高端创新平台为引领,推动省、市级创新平台“提档进位”,争取更多重大创新平台纳入国家级、省级序列。深入开展协同创新、融合创新,助力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打造完整创新链条。
完善科技培育体系,强化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完善“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构建省、市、县科技创新协同服务上下联动网络,形成全面系统有效的科技服务体系,推进规上工业企业“四有”全覆盖,持续推行“科技副总”,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共性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围绕全市“8+6”产业集群,12条重点产业链,依托创新龙头企业和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超纯矿物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支持重点企业、重点平台共同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推动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同时,加强同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完善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融通机制,推动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
聚焦人才战略支撑,满足产业升级需求。以中原学者工作站建设、省级科技领军人才培育为重点,开展专项对接交流活动、引进外国专家为抓手,持续引进一批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创新人才,吸引高层次人才团队来三门峡创新创业,优化“近悦远来”的创新人才发展环境,为我市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声明:本公号原创文章谢绝媒体转载。如经授权转载,请于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三门峡日报微信公众号(ID:smxrbweixin)”。
责编:蔡仲鸣
微信推广:0398—2981057
法律顾问:河南宇萃(三门峡)律师事务所
赵双良 胡 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