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豫西,薄雾把群山涂成淡墨,第一缕秋风掠过,带着金桂和烟叶混合的甜香。在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五亩乡窑坡村的烤房群,一派火热景象。
“哟!老张,这烟烤得真不赖!”一大早,五亩乡窑坡村的老李路过烤房群,正好撞见同村烟农张峰推开烤房门。阳光洒落,整齐悬挂的金黄烟叶仿佛镀了一层蜜,老李忍不住连连称赞。
老张抹了把汗,“你是不知道,今年移栽期旱得地都裂嘴,眼看要采收了又涝得鞋长毛。我烤了十几年烟,这样的年景头一回见!今年这烟叶旺长期不长个,成熟期又返青,不好烤得很,要不是有智能电烤房和烟站送来的‘专家曲线’,我早抓瞎了!现在看着这金灿灿的烟叶,心里真踏实啊!”
老李多年不种烟,听得一愣:“电烤房我晓得,这‘专家曲线’又是啥法宝?”“这你就不懂啦!”张峰语气里带着自豪,“今年天气反常,烟站技术员和网格员天天往地里跑,根据每一炕烟的成熟度、含水量,制定专属烘烤方案,什么时候升温、什么时候排湿,全是精准施策!过去凭经验‘盲人摸象’,一不小心就烤青、烤杂,烤坏……”
他边说边利落地取下烟叶,叶片相碰发出清脆的响声。“你看这颜色、这油分,均匀一致!我在合作社预约了庄里村的专业化分级服务,收拾完得趁早送过去。”
从“炕房”到“案台”,烟叶旅程的下一站,是一座“双栖”冷库。
近年来,三门峡市烟草公司灵宝市分公司积极整合村部、旧校舍、闲置库房等集体资产,将其改造成一个个标准化、专业化的烟叶分级服务站。庄里村专分服务站便是由移民苹果冷库改造而来,也是灵宝市烟草部门推动资源集约利用、助力降本增效的生动缩影。
专分服务站内,20张标准化分级台依次排开,40名“持证”分级员指尖翻飞,像给烟叶做“CT”,颜色、油分、破损、杂色,一秒定格。
“四月苹果出库,八月烟叶进场,一场两用,冷库变金库。”服务站质管员亢照军笑道,“2800亩烟田、150户烟农,全托管!等级纯度从75%飙到90%,烟农一担少花104元,还省出‘4人2天’的工。”
服务站工作人员开展专业化分级作业。张艺童摄
在此基础上,灵宝市分公司还推出两项广受好评的创新:“烟叶暂存服务”和“烟农代表交售模式”。
“烟叶分好级,不随车回家,直接装进灰色可循环周转箱,贴上二维码,存入‘共享仓库’”。手机远程视频查看,老张的箱子在C区第3排,镜头里“张峰”两个字清晰可辨。“以前拉回家怕潮、怕偷、怕老鼠,现在一键监控,比保险柜还踏实。”
更让他省心的是“烟农代表交售”。“以前卖烟叶,一家人得起早贪黑,排队等一天是常事,吃饭、路费都是额外开销。现在好了,烟站开磅后,合作社派车统一运送,由烟农代表集中交售,一个人就能办妥五家的事,大家都能腾出手忙别的!”刚卸完烟叶的老张得意的说道。
五亩烟站站长高臣把这一服务模式概括为“两减两增”:烟农减工、减本,产业增质、增效。“链条一拉通,小农户被‘镶嵌’进大体系,传统烟叶生产从此有了‘新生机’。”
秋风拂过,金叶飘香。灵宝田野里的这场静悄悄的变革,正翻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崭新篇章……(来源:河南省烟草公司三门峡市公司 作者:王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