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贵州省铜仁市沿河自治县客田镇的大地上仿佛打翻了大自然的调色盘,高粱和辣椒激荡出赤浪滚滚的“红”、烤烟与稻谷渲染出金光熠熠的“黄”、饲草同青蒿泼洒出生机勃勃的“绿”,“红黄绿”三色交融,不仅点缀了乡村的田野,更交织出农户们脸上藏不住的喜悦。
红辣椒。
红高粱红辣椒映红“好日子”
走进该镇隘头村高粱种植基地,一片片红彤彤的高粱,穗子低垂、颗粒饱满,随风摇曳,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丰收的喜悦。农户们正抢抓晴好天气收割高粱,忙碌中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政府引导、订单种植、保价收购,今年高粱预计亩产能达到350斤,收购价每斤3.7元,根本不愁卖!”种植户田军高兴地说。
今年,客田镇推行“党支部+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的发展模式,与修文县粮食储备管理有限公司签订订单协议,由党支部牵头建设示范基地,党员带头试种优良品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提供全方位指导服务,积极落实惠农政策。今年,全镇共种植高粱8000亩,预计总产量超1400吨,总产值将突破1000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务工超3000人次。
另一边,四坪村的辣椒种植基地同样“辣”得火热。火红的辣椒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农户们穿梭其中加紧采摘。在辣椒收购点,收购商正忙着筛检、称重、搬运、装车,欢声笑语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的辣椒长势喜人,我这20亩地预计能采收4万余斤,收购价格也有保障,这两天正是采收高峰期,每天都要请20名工人才忙得过来。”种植户徐多林说。
今年,客田镇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落实“保底价+浮动溢价”订单收购机制,争取财政衔接资金45万元为农户提供优质辣椒苗,并组织农技人员全程提供技术指导,群众种植积极性高涨。今年,全镇共计发展辣椒1800余亩,总产量约1800吨,总产值650余万元,吸纳本地劳动力务工超5000人次,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务工增收。
红高粱。
黄烟叶黄稻谷镀金“致富路”
眼下,正是烤烟采烤的关键时期。在该镇冯家村编烟棚内,一排排金灿灿的烟叶刚刚出炉,旁边10余名农户忙着对刚采摘回来的烟叶进行分拣、编竿,编扎好的烟叶整整齐齐、色泽明亮、油分充足,随后被有序送往烤烟房上杆烘烤。
同样在该村烟叶收购点,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叶清香,一捆捆经过初检的“黄金叶”整齐码放,堆成了一垛垛“小金山”。
“今年这烟叶长势好,产量和上等烟比例较去年有所提升,按照这样计算,120万斤的收购任务很快就能完成了。”客田镇烟叶收购站站长宋登金信心满满地说。
今年,客田镇烤烟种植面积约5000亩,总产值有望突破2100万元。这组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村集体经济的有力支撑和群众“家门口”就业增收的切实保障。烤烟产业从移栽、管护到采收、烘烤、分级,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吸纳着本地劳动力。据统计,今年客田镇依托烤烟产业,已带动周边群众务工达2万人次。
黄稻谷。
九月,稻谷也迎来了丰收。风吹稻浪、遍野鎏金,金黄的稻穗低垂,随风摇曳,大片大片的金色稻浪向着远处山岗绵延而去,宛如一片片金色的海洋,美不胜收。
稻田里随处可见农户忙碌的身影,大家手持镰刀,弯腰割稻,利落的动作间,一束束稻穗被整齐放倒;打谷机在田埂旁嗒嗒作响,农户们轮流将稻穗送入机器,金黄的稻谷簌簌落下,装满一个个编织袋。
“我家今年种了6亩稻谷,镇政府免费发放的种子,产量非常高,预计能收获6000斤水稻。”丰产社区居民冉雄笑着说。
近年来,客田镇始终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积极推广优质稻种、机械化耕作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现代农业技术,组织农技人员下沉指导服务,帮助农户解决生产难题,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今年全镇4000亩水稻预计总产稻谷1800余吨,切实将“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
黄烟叶。
绿饲草绿青蒿沁绿“新希望”
即便是秋季,客田镇的田野间也从不缺少绿色。饲草与青蒿绿意盎然,仿佛为大地披上了一层翠绿的衣裳。饲草不仅为养殖业提供了丰富的饲料来源,还有效促进了当地生态农业的发展。青蒿作为一种中药材,其种植不仅增加了土地的利用价值,更为群众开辟了一条增收的新路径。
走进该镇客田社区饲草种植基地,一片片绿油油的甜象草随风起伏,宛如绿色的波浪。
基地负责人田继洪介绍:“我今年共种植甜象草400亩,每年能收割3茬,今年6月份已收割第一茬了,现在准备收割第二茬,再到11月的时候可以收割第三茬,每亩年产饲草8吨左右。”
饲草产业从种植、管护、施肥到收割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周边的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仅田继洪的饲草基地和加工厂每年就可提供超2000人次的务工需求,兑现脱贫群众利益联结分红7万元。
近年来,客田镇高度重视饲草产业发展,以“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的模式,统筹村集体经济和财政衔接专项资金120万元,建成1200㎡饲草加工厂1座,推动“种养循环”的生态发展模式不断成熟。2025年,全镇共计种植4000余亩,预估总产值将突破1200万元,产出饲草的销售范围覆盖重庆彭水、酉阳以及遵义、务川等地。
绿青蒿。
秋风拂过青蒿绿,蒿农收获满地金。在丰产社区的青蒿种植区,一株株翠绿欲滴的青蒿已长至一人多高,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农户们穿梭在青蒿丛中,收割、捆扎、搬运……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我种了100亩青蒿,现在已经收了2万斤,公司保底收购,今年市场价预计能到5元每斤,总产量大概3.5万斤,收益非常可观!”丰产社区种植大户邓守芳高兴地说。
今年,客田镇结合本地自然资源优势,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广种植青蒿1200亩,不仅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更让农户获得了全程技术指导和稳定市场保障,预计总产量210吨,总产值约200万元,带动群众务工超过2000人次。
红的热烈、黄的富足、绿的希望,不仅绘就了多彩丰收景、丰富了产业结构,更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目前,客田镇正紧紧围绕“强村富民”三年行动目标和全县“一主两辅”+“短平快”产业布局,以“三色”产业为笔,饱蘸辛勤汗水,奋力描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壮美新画卷!(图/文 张银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