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金秋时节,松桃26.5万亩水稻已进入采收关键期。田间地头稻浪翻涌,收割机轰鸣穿梭,运输车往来奔忙,“机器换人”提效率、现代农业促丰收的场景,正伴着稻穗的清香在松桃大地铺展。
9月16日,农机手操作农机在松桃苗族自治县乌罗镇岑司大坝收割水稻。谢慧芳摄
走进乌罗镇岑司大坝1800亩连片稻田里,4台联合收割机沿着平整田垄匀速作业,切割、脱粒、秸秆粉碎一气呵成,3台运输车紧随其后,将新鲜稻谷直运粮仓。机械化采收的热闹场景,已然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鲜活注脚。
9月16日,农机手操作农机在松桃苗族自治县乌罗镇岑司大坝收割水稻。谢慧芳摄
“坝区未改造前,地块零散、田块多,现在我们宜机化改造后田块连成片、机耕道路通到田间,坝区配套特别完善,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沟相连。从育苗、移栽、田间管理到现在的收割,整个流程的机械化作业更顺畅了,全程机械化效率大幅提升。就目前的采收情况来说,单机日采收量能达到40多亩,效率比人工提升40多倍。”松桃扶贫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工程部副部长龙鹏军说。
9月16日,农机手操作农机在松桃苗族自治县乌罗镇岑司大坝收割水稻。谢慧芳摄
正是田块整合、农机道修建等宜机化改造,让农机真正“大展拳脚”,4台机器一天就能完成200亩水稻采收,曾经“靠天吃饭、靠手收割”的传统农耕模式,如今已升级为“农机轰鸣、高效作业”的现代化秋收场景。除了机械化助力,优良品种也是丰收关键。在岑司大坝的测产现场,农技人员正忙着测量、记录。
9月16日,农机手操作农机在松桃苗族自治县乌罗镇岑司大坝收割水稻。谢慧芳摄
“今天我们做了这15个水稻的品种比较试验,从现场的穗形来看,不同品种的差异化很大,表现得最好的是中浙优8号,它的线子比较长,谷粒均匀饱满。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实验室数据的检测,进一步明确推广品种。”铜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陈玮说。
9月16日,农机手操作农机在松桃苗族自治县乌罗镇岑司大坝收割水稻。谢慧芳摄
据了解,目前松桃秋收工作已进入关键期,累计完成水稻收割面积23.32万亩,占总面积的88%。全县投入收割机械1.52万台(含联合收割机480台、机动脱粒机1.472万台),机械化收割22.38万亩,机械化收割率达96%;另有13台烘干设备,日烘干能力160吨,可保障稻谷及时烘干储存,避免霉变损失。
9月16日,农机手操作农机在松桃苗族自治县乌罗镇岑司大坝收割水稻。谢慧芳摄
按照当前进度,预计在10月初可完成全部水稻收割工作。后续将持续调配农机与烘干设备,紧盯天气变化,确保秋收进度与粮食安全“两手抓”,让26.5万亩稻田的丰收成果稳稳落袋。(杜娟、谢慧芳、贺卫明)
9月16日,农机手操作农机在松桃苗族自治县乌罗镇岑司大坝收割水稻。谢慧芳摄
9月16日,农机手操作农机在松桃苗族自治县乌罗镇岑司大坝收割水稻。谢慧芳摄
9月16日,农机手操作农机在松桃苗族自治县乌罗镇岑司大坝收割水稻。谢慧芳摄
9月16日,农机手操作农机在松桃苗族自治县乌罗镇岑司大坝收割水稻。谢慧芳摄
9月16日,拍摄的在松桃苗族自治县乌罗镇岑司大坝的水稻。谢慧芳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