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金秋时节,贵州省习水县的山间田垄间一派丰收盛景:二里镇井坝村4000亩高粱穗粒饱满、深红似火;三岔河镇顺江村100余亩高粱迎风摇曳;土城镇黔沿村140亩高粱迎来交售旺季;习酒镇石林村晒坝上的高粱色泽红润、装仓待售…… 从二里镇到三岔河镇,从土城镇到习酒镇,全县各驻村工作队扎根田间地头,以实干担当护航高粱丰收,用贴心服务助力农户增收,在丰收画卷中写下生动的帮扶答卷,他们是丰收背后的“护航人”。
习酒镇石林村红粱种植地与村落相映成景。
抢收保粮,风雨同舟显担当
“抢在雨前把高粱收回来。”二里镇井坝村驻村第一书记钟鸣的话音刚落,队员们便与村民一同挥舞镰刀、归拢穗子、搬运粮草,4000亩高粱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抢收景象。正当众人干得汗流浃背时,乌云骤聚、狂风骤起,豆大的雨点转瞬砸落。钟鸣迅速带领队员将刚割下的高粱穗堆成“小山堡”,用去除穗子的高粱秆厚厚覆盖,在暴雨来临前抢护了大部分收成。
雨过天晴,帮扶战场从田间延伸至院坝。队员们马不停蹄赶到农户家中,将湿漉漉的高粱穗均匀铺在晒席上反复翻动,夕阳下又合力将晒干的高粱归仓装袋。“从地里抢收到家里晾晒,全靠干部们帮忙,心里踏实得很!”村民周青祥看着码放整齐的高粱袋,激动地连声道谢。
三岔河镇顺江村村民与队员合力收红粱。
在三岔河镇顺江村,100余亩高粱进入收割季,省医保局派驻第一书记胥舒霆带领工作队员投身田间,与村民一同穿梭在高粱地中搬运粮袋。汗水浸湿衣衫,干劲却丝毫未减,“书记和我们一起干,心里更踏实,干活也更有劲!”村民的话语道出了心声。经过合力奋战,全村收获高粱48000斤,实现产值26.8万元,有效保障了农户的辛勤劳动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精细服务,全程护航促交售
丰收的高粱既要颗粒归仓,更要顺利变现。在交售环节,驻村工作队的精细服务同样让村民感到暖心。“按这个时间来交售,不用排队还安全!”在土城镇黔沿村,村民按照“错峰交售时间表”有序来到交售点。为破解高粱交售中的扎堆排队、流程繁琐等难题,该村驻村工作队提前逐户统计产量,按片区制定交售时段,在交售点设置安全标识并安排专人维持秩序,全程守护村民交售安全与权益。
在品质把控现场,队员们化身“质检员”,协助专业人员查看高粱颗粒饱满度与色泽,耐心讲解品质标准;针对杂质清理问题,他们守在除杂设备旁指导村民规范送料,及时处理小故障,确保每一批高粱都达标。到了称重登记环节,队员们又帮着搬运粮袋、核对数据、登记信息,让村民交得放心、算得明白。最终,140亩红缨子高粱全部足额达标交售完成,为全村增收30多万元,丰收的笑容洋溢在每一位村民脸上。
土城镇黔沿村驻村队协助村民用设备处理红粱,保障品质。
精准施策,全链帮扶稳增收
“既要收好粮,更要保收益。”习酒镇石林村驻村工作队始终将防灾减损、产销衔接等记在心上。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队员们爬坡上坎排查沟渠堵塞情况,组织农户开沟通渠,严防积水内涝,为高粱生产筑牢“安全网”。立秋后因连续风雨导致部分高粱倒伏减产,工作队与村干部组成核查组,逐地块核实受灾情况、统计上报信息,主动对接相关部门为农户争取农作物保险理赔,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二里镇井坝村村民在田间收割搬运红粱。
进入收获期,工作队更是当好了“宣传员”与“指导员”,结合海拔差异指导农户分时分区收割,紧盯天气变化抢抓晾晒黄金期,将镇党委、政府的收购政策与计划安排精准传达到每一户,确保高粱“收得回、晒得好、卖得出”。而在井坝村,队员们在抢收之余,主动对接红景公司打通销售渠道,切实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
对驻村干部而言,帮扶从来不是“置身事外”的指导,而是秉持“为人民服务”初心的深度融入——是“一起干、一块苦”的真心相待,是把信念刻进骨子里,用俯下身子的真诚,将“为民解忧”落到实处。他们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让优良作风成为乡村振兴的“常青树”。未来,他们将继续铆足劲,以实干实绩为习水乡村振兴添砖加瓦、不负嘱托!(文/图 习水县融媒体中心)
习酒镇石林村晒坝上,红粱色泽红润待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