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篇文章开始前,请你先想象一个地震来临的场景。
餐厅里的冰箱晃悠悠往前倾,抵在旁边柜子上,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半扇门耷拉着,平常想不起来把这个大件固定上墙,总觉得也许不久就要给冰箱换个位置,现在这个100多斤的大家伙很危险。头上传来吱嘎的声音,抬头一看吊灯在余震中摆动,头上这件“凶器”显而易见,看它的水晶柱撞向天花板,碎玻璃洒一地,这个时候哪怕不能躲桌子底下,也要捞个垫子来保护一下自己的头部。
厨房里,原本板正的橱柜门,这时没骨头似的晃荡,里面的餐具叮叮当当往下跳,噼里啪啦,摔在瓷砖地上,和着旁边油盐酱醋的罐子一块掉到地上,好一阵锣点。灶台上的铁锅也没闲着,蹦起来撞在微波炉上,玻璃门成了大花脸,里头原本要做泥的土豆滚了出来,刀架上的菜刀晃了两下,“哐当”掉了下来,刀尖堪堪抵住滚落的土豆。旁边打翻的辣椒面正劈头盖脸遇上了铁锅里滚烫的热油,我要在那里应当捏一把冷汗,这时候得亏没在灶台跟前,遇到这热油,肯定是烫伤。果然发生地震,正在做饭的厨房是家里面最危险的地方。
再转个头,瞧见客厅窗户玻璃破了几处,碎玻璃碴子镶在窗帘布里,一声砰的巨响又再挑动你几乎要崩断的神经,是家里的电视终于承受不住压力“缴械投降”,把原本就倒得七零八落的置物架彻底报废。
旁边卧室是什么样?大衣橱半歪着斜倚着墙,柜门大敞着,衣服裤子躺了一地,原本衣橱上方推着的闲置的哑铃早把地上砸了个大坑。五斗柜仰面躺倒,抽屉大敞着,把肚子里的东西都吐了出来。碎玻璃碴子铺了半窗台,窗帘杆子叫扯下一半,床头墙上装饰的画框正中枕头,要是有人当时睡在哪里,那可能是另外一段故事了。
以上,就是为了让你了解家中可能存在的地震安全隐患,特地编写的一个场景。看似超级不走运,所有糟糕的情况都一起发生了,但可别松一口气,因为身边的危险确实真有这么多!如果上面这段故事里面的主角成了你,你该如何逃出生天呢?
下面就是遇到地震的家庭避险秘诀!(是不是跟上一节的“伏地遮挡手抓牢”有点重复?嘿嘿,不同场景下避险方式的核心是一样的,在后文还会重复提及。别嫌烦,多次“刷屏”,能让你更快速的对号入座,毕竟应急避险的时候脑袋很容易空白。)
当感知到地面晃动时,应优先转移到满足以下条件的区域:避开高处坠物、远离易倾倒家具,并选择结构稳固的掩体(物体“不会掉落”、“不会倒下”和“不会移动”的地方)。即使正在做饭也需立即执行,因为灶台附近的刀具、热油等物品在震动中极易转化为致命威胁。待震动完全停止后,再关闭燃气阀门或电磁炉电源,防止次生火灾。
举一些例子:远离吊灯、悬挂架、高层储物柜、挂画、窗户等易坠物区域;避开冰箱、书架、电视柜、衣柜等非固定大型家具;优先选择承重墙墙角、结构柱或加固桌板下方等刚性支撑点
可要是不巧你人刚好在卧室,感觉找不到可以藏身下方的坚固家具,要以头部防护优先,规避高危区域。具体讲起来,就是使用枕头、被子、衣物保护头部和脖子,防止被吊灯窗玻璃伤害。落地灯、梳妆台、没上墙的橱子、架子也都可能成为砸伤你的“凶器”,要远离可能被这些大件倒下波及到的地方。
小 结
震动时躲到物体“不会掉落”、“不会倒下”和“不会移动”的地方;
先避险,后关火;
注意掩护,用垫子、被子、书包等先护住聪明的脑瓜。
注:文中部分配图使用AIGC技术辅助生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