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现在有些学生不爱学习,总能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最近有个说法挺有意思,说是因为教材里的人物画得不够好看,导致上课容易走神。
那要是把教材里的人物全都换成帅哥美女,是不是就能让大家专心学习了呢?这事儿还真有人试了。
有个美术生在上思政课的时候觉得教材里的插图太普通,就拿起笔给书里的人物来了个“大变身”,经过她一番改造,书里那些原本平平无奇的人物形象一下子变身了。
美术生简单两笔,教材变身“花美男”,这样很难不爱上学习!
书里原本的人物,变成了韩系风格的花美男,留着时髦的发型,带着精致的妆容,看起来特别养眼。
班上的女同学们看到这些改造后的教材插图,一个个眼睛都亮了,甚至有人说突然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感觉自己已然爱上学习了呢。
不过这事儿仔细想想也挺有意思的。学生们上课觉得无聊的时候,总会想方设法找点乐子,教材里的插图往往就成了他们发挥创意的画布。
不少同学都喜欢在教材上涂涂画画,但通常都是随便画着玩,效果嘛也就那样。但美术生出手就不一样了,专业的就是专业的,经过他们改造的人物形象确实好看很多。
比如教材里原本有一幅宣传诚实守信的插图,画的是一个很普通的场景,虽然出自专业画家之手,但确实不太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
经过美术生加上刘海和流行发型后,立马就有了偶像剧男主角的感觉,难怪女同学们会眼前一亮。
这看起来是件好事,但也要看代价是什么
如果学生要是上课不听讲,光顾着给教材人物“整容”,那岂不是本末倒置?为了一张插图花费大量时间,就为了提升所谓的学习兴趣,这个代价是不是有点大?
其实到了高年级,学习更应该是由理性驱动的事情,不能像幼儿园小朋友那样需要靠花花绿绿的图片来吸引注意力。
大学生和中学生应该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明白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当然也不是说教材插图好看就完全是坏事。
如果能适当提升教材的美观度,让学习过程变得更愉悦,那也无可厚非。但关键是要把握好度,不能只顾着看帅哥美女而忘了学习本身。
就像有些同学说的,教材里的人物变好看了,确实会让翻书的频率变高,但这到底是在学习还是在欣赏美术作品,就不好说了。
笔者寄语:
有些美术生开玩笑说自己是“被文化课耽误的艺术家”,但其实文化课和专业课是相辅相成的。就拿中央美术学院这样的顶尖艺术院校来说,录取分数线都快接近一本线了,这对专业课要求本来就高的美术生来说确实是个挑战。
毕竟美术生通常要花大量时间参加专业集训,真正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可能只有两年半左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到很高的文化课成绩确实不容易。
但反过来想,如果一个学生真的特别优秀,各方面都很出色,那考上理想院校自然不在话下。所以说到底,还是要全面发展,不能偏科。
成年人的道路确实不容易,想要考上好学校,实现人生理想,就需要付出相应的努力。这个过程可能有些枯燥,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长。如果仅仅依靠外在的刺激来维持学习兴趣,恐怕难以走得太远。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