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6作为兔子家最强大,或许是全球最强大的多用途战斗机,它的产量超过简氏防务周刊等西方媒估计:目前,它的产能应该按照完全取代歼轰-7“飞豹”战斗轰炸机和歼-11系的目标前进!
截止2025年,按照西方权威媒体和官媒统计,估计飞豹系现存数量约200-240架,包括早期型歼轰-7和大幅改进歼轰-7A。该机主要装备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承担对地、对海精确打击任务;预计它们在2030年左右开始快速退役,2035年后可能仅剩少量特种改型服役;
“飞豹”参考了德国“狂风”战斗机的理念,它是一款特定历史时期的优秀装备,但其设计理念(专注于高速突防、凌空轰炸)在现代高强度战场上面临巨大挑战。缺乏隐身能力、空战自卫能力偏弱是其主要短板。随着更先进的歼-16大规模服役,“飞豹”的任务正在被快速取代;
中国歼-11系列是一个大家族,歼-11A (苏-27SK的国产组装版)现存数量估算约100架。它们已开始逐步退役,将是歼-11系列中最先全部退役的型号。其航电系统和武器兼容性已远远落后;歼-11B/BH/BS (深度国产化改进型)现存数量估算约300-350架(包括空军型的歼-11B/BS和海军航空兵型的歼-11BH);它们全部退役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预计2030年后仍是重要辅助力量,部分机体较新的可能会升级后服役至2035年以后。歼-11B系列性能先进,空优能力突出,虽然对地能力不如歼-16,改进以后作为制空战斗机仍有很大价值;
外国防务媒体估计,中国整个歼-11系列(包括苏-27/30/35等“侧卫”家族)的总数超过500架,是中国空海军目前规模最大的重型战斗机家族;
如此巨大的缺口,歼16可以弥补吗?中国海/空军正在循序渐进替代它们:海军航空兵岸基单位归属空军之后,海上航空单位以舰载歼15/35系为主力,除了少量部署在岛屿基地群的歼-11系,陆基歼-11B系也被大规模改进,因此,替代方向不以它们为主—歼16战斗机优先替换所有飞豹系战斗机;
歼-16被定义为“双重任务战斗机”,它既拥有媲美甚至超越歼-11B的强大制空能力,又拥有极其强大的对地、对海精确打击能力。它生来就是为了取代“飞豹”和苏-30MKK,并补充歼-11系列的对地能力短板。自2016年左右开始大规模量产以来,歼-16的产量非常可观,外界普遍估计其年产量在40-50架之间,总服役数量很可能已经超过300架,并且生产线仍在全速运转;(从央视透露情况,它的列装数量超过500架!)
对于“飞豹”的退役,歼-16可能不需要以“一对一”替代:一架歼-16的综合战斗力远超一架“飞豹”;而对于老旧歼-11A和苏-30的退役,歼-16同样是直接替补,并带来巨大的能力提升—估计一架歼16可以替代2架以上的苏-30/歼11A;此外,歼-16还与歼-20形成了“高低搭配”,歼-20负责“踹门”(穿透防空网、猎杀关键节点),歼-16则作为“炸弹卡车”在后方倾泻大量精确制导弹药;
中国空军的退役节奏是“先老后新,循序渐进”:优先退役最老旧的歼轰-7、歼-11A、苏-30MKK等,同时保留并可能升级较新的歼-11B系列;替换过程不仅仅是飞机换飞机,更是作战体系的升级。歼-16具备强大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电子战能力和数据链,能更好地融入中国空军的体系化作战网络。
估计到2035年左右,中国空军的重型战斗机主力阵容将主要由 歼-20(隐身空优)、歼-16(多用途主力) 和 升级后的歼-11B(辅助制空) 构成,而“飞豹”和歼-11A将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因此,歼16服役数量估计在700-800架以上。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