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绍三种治疗入睡困难的中成药。分别是补中益气丸,六味地黄丸和乌梅丸,具体分析如下
一,补中益气丸
核心原理,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导致中气不足如乏力食欲差。可能引发心神失养而失眠,该药通过升举阳气,健脾益气,恢复脾胃功能使清阳上升以濡养脑窍从而间接安定神智睡眠,现在研究也表明其可调节自主神经紊乱,缓解因疲劳引起的睡眠障碍。
适用于入睡困难伴白天困降,腹胀便溏说话无力易出汗,尤其是活动后加重。
多见于长期劳累过度,饮食不规律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后的气虚型失眠者。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表现为口干舌燥,手足心热。湿热症表现为便秘,尿黄者禁用,高血压患者慎用。
建议早餐后半小时服用,避免睡前使用,以免兴奋中枢神经。
二,六味地黄丸
本品是基于肾藏精,精生髓,脑为髓海的理论,针对肾阴亏虚导致的虚火上扰心神性失眠。方中熟地黄滋肾填精,山茱萸补益肝肾,山药健脾固本。泽泻,丹皮和茯苓防滋腻之品,共同滋阴降火,交通心肾的功效,使水火既济而安眠。
适用于夜间潮热盗汗耳鸣健忘,腰膝酸软。舌红少苔常伴多梦易醒且梦境纷纭。
特别适合更年期女性长期熬夜耗伤肾阴者,或老年性阴性失眠。
注意事项
脾虚便溏,感冒发热期间暂停使用,避免与感冒药同服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燥热之后煮辣椒和羊肉,可搭配百合粥滋阴润燥。
需要连续服用两周以上,短期效果不明显时不要擅自加量!
三,乌梅丸
出自伤寒论,原本是治疗蛔厥证的,线扩展用于寒热错杂型失眠,其组方寒温并用。黄连清心火,附子温肾阳,酸甘化阴,乌梅敛浮阳,辛开苦降,调和阴阳,尤其擅长处理,上热下寒,虚实夹杂的复杂病机,如焦虑性失眠合并胃肠敏感者。
适用于入睡困难和反酸烧心,腹痛腹泻交替出现,情绪烦躁与胃寒并存,舌象可见舌尖。红苔白腻者。
对合并肠易激综合症的失眠患者有双向调节作用。
注意事项
仅适用于寒热错杂证型。单纯阴虚或实火者禁用,孕妇慎用。
建议午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若出现口干加重,可减半量并观察。
临床常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焦虑抑郁状态相关的睡眠障碍
四,综合对比
补中益气丸,主要是针对中气下陷和清阳不升,表现为疲劳和腹胀便溏,对于阴虚和高血压患者慎用
六味地黄丸,主要针对肾阴不足和虚火扰心,主要表现为潮热盗汗和腰膝酸软,脾虚泄泻和外感症慎用。
乌梅丸,主要针对寒热错杂,阴阳失衡,主要表现为上热下寒和胃肠敏感,单纯实火和孕妇慎用。
五,重要提醒
1,中成药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套用导致偏差。如将乌梅丸用于单纯阴虚者可能加重燥热。
2,所有类型失眠均应配合睡眠卫生管理,包括固定作息,减少蓝光暴露无后,现用咖啡因。
3,若连续服用四周无效,需要重新评估诊断或调整方案
4,老年人因代谢减缓易蓄积药物毒性,建议从最小剂量开始试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