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上写的是穿青人,系统里却只认汉族,贵州纳雍的王大姐每次给孩子办入学都要花半小时解释,这么多人,七十几万,就这么卡在民族识别的缝里。
![]()
1955年那场民族调查,改了他们的命,专家们翻山越岭,记下他们的五显神信仰,青布裹头的衣裳,可因为一句方言里头,汉族词汇占了九成多,就把他们划进汉族里头,六十年过去,年轻人去填婚姻登记,想写“穿青人”,系统却弹出没这民族,跟当年那本记满结论却没写族名的报告,一模一样。
![]()
2014年,矛盾最突出,纳雍县街头的意愿调查摊前,三千多人把笔划向“维持现状”,有人举着祖传的五显龙王像说,就算进不了民族名录,这香火也不能断,县民政办的电脑里,穿青人的民族栏一直空着,工作人员只能用铅笔在档案袋上手写标注,这种地下通行的办法,让他们的高考加分申请总在省教育厅的系统里卡住。
![]()
更吊诡的是,待遇这事儿,虚虚实实,贵阳某中学的民族班招生简章写得清清楚楚,只收五十六个法定民族,可当穿青人学生掏出身份证,族名清清楚楚印在上面,校长却悄悄在加分表上盖了章,他们能拿加分,却不能大声说自己的族名,一说,就没了名分,可不盖章,又过不去,于是大家都装没看见,心照不宣,反倒更显荒唐。
![]()
2025年雨季,安顺市民族博物馆开了个新展,叫未识别民族特展,穿青人的青布头巾和祭祀古歌摆在那里,策展人指着展签说,这里写的是汉族分支,但每个标签都是我们和族人一块儿商量出来的,玻璃柜子透出的光斑晃来晃去,那些过去被当成地方风俗的禁忌和歌谣,现在静静躺着,一个群体的存在,到底要多少种办法才能让人看见。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