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癌症,许多人脑子里马上浮现的是肺癌、肝癌、胃癌,甚至是乳腺癌。但在不少中老年人群中,直肠癌的发病率正在悄悄爬升,它不像有些癌症来得猛烈,反而“披着羊皮”,一开始不声不响,等到症状明显时,往往已经晚了。
它的早期表现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老毛病”——痔疮、肠胃炎、消化不良……这就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最近总觉得肚子鼓胀、饭后不消化,以为是年纪大了肠胃变差,结果检查出来竟是早期直肠癌。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些年头上厕所不规律、总觉得“拉不干净”,居然是身体早就发出的求救信号。
直肠癌的早期症状真的不明显吗?其实并不是。只是大多数人没往那方面想。
医生提醒,如果你或者家人近期出现了以下几种腹部的不适,千万别掉以轻心——尤其是那些看似“老朋友”的不舒服,可能正是身体在悄悄报警。
有些人会觉得拉肚子和便秘来回交替是饮食不规律造成的,殊不知这很可能是肠道受到病变影响,蠕动功能紊乱的表现。正常来说,肠道的节律是相对稳定的,突然变化就要引起警觉。
还有一种情况也很常见,就是排便习惯改变。本来每天一次变成两三天一次,或者反过来频繁排便,但每次量又不多,总感觉没排干净。这种“排不干净”的感觉,其实是因为直肠内有病变占位,影响了排便通畅。
有些人开始出现大便变细的情况,像铅笔一样细,还伴随黏液状分泌物,甚至带一点血。这时候不少人以为是痔疮犯了,可早期直肠癌也会有便血、黏液便的表现,而且血色往往是暗红或咖啡色,不像痔疮那样鲜红。
腹部隐隐作痛,也是常被忽视的一个信号。特别是左下腹或者肚脐周围的钝痛,经常在饭后或者排便前后加重。有人以为是吃坏了肚子,吃点止痛药就好了。可医生说,这种慢性、固定部位的腹痛,尤其是反复出现,一定要重视。
再来说说腹胀、嗳气、食欲下降这些常见的“老毛病”。很多人觉得这是年纪大了,肠胃功能退化了。可如果这些症状持续一个月以上,还伴随体重悄悄下降,那就得留个心眼了。早期直肠肿瘤可能会影响肠道吸收功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有些患者会出现贫血,特别是隐匿性慢性失血引起的贫血,没有明显出血,但总觉得累、气短、没劲。查血发现血红蛋白低,这种情况也不能只想着补铁。医生提醒,长期慢性便血是直肠癌的早期信号之一。
还有一个细节常常被忽略——排便时的紧迫感。本来没有便意,却总觉得“有点想上厕所”,结果去了又排不出东西。这种直肠刺激症状,常常是因为病变压迫或刺激直肠壁,导致虚假便意。
在临床中,也见过一些患者突然对某些食物“吃不下”了,尤其是高脂类、油腻食物,一吃就恶心。这种变化,不是口味变了,而很可能是因为身体在“拒绝”不易消化的食物,发出预警。
有不少人曾在体检时查出粪便潜血阳性,但因为没有症状,便没放在心上。这项检查虽然简单,却是发现早期肠道病变的重要线索。医生建议,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一次粪便潜血检查非常必要。
有家属反映,老人最近“脾气见长”,动不动就烦躁、没耐心,晚上还老醒。这也可能与身体持续低度炎症状态有关,长期的不适感影响了睡眠和情绪。肠道健康和心理状态之间,本来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时候,直肠癌的早期症状不在肠道,而在全身。有人突然手脚冰凉、脸色苍白、容易出汗,甚至有轻微发热,这些都可能是肿瘤代谢异常引起的全身反应。如果这些症状合并有消化系统问题,更要引起重视。
医生也提醒,有肠息肉史、家族中有肠癌患者的人群,属于高风险群体,哪怕没有症状,也应该定期进行肠镜检查。许多早期直肠癌,都是通过筛查时“无意发现”的。
说到肠镜,很多人一听就打退堂鼓,觉得难受。但无痛肠镜技术已经很成熟,整个过程比想象中轻松得多。而早发现、早处理远比事后治疗要简单得多。
治疗方面,早期直肠癌的手段相对明确,手术切除结合放化疗或者靶向治疗,效果普遍较好。关键就在于能不能早点发现,早点干预。
在药物选择上,医生通常会根据病理类型、分期和病人身体状况,选择氟尿嘧啶类、奥沙利铂等化疗药物。但这些药物不是人人都适用,只有在明确诊断、评估风险后才会使用,千万不要听信偏方或自行服药。
防患于未然,最靠谱的办法还是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多吃蔬菜瓜果、粗粮,少吃腌制、油炸、红肉为主的重口味食品,多喝水、勤运动,才能让肠道“轻松”一点。
生活中,如果出现了持续性腹泻、便秘交替、大便颜色异常、排便习惯改变、腹部胀痛等症状,一定不要只当是“小毛病”,尤其是中老年人,身体的“点滴变化”,都是在传递信号。
直肠癌不是一下子就来的,它往往是“滴水穿石”式地慢慢发展。早发现,早治疗,是打赢这场仗的关键。就像医生常说的那句话——“你对身体上点心,它回报你的是平安”。
所以啊,别光顾着照顾儿女、操心家务,自己身体的“风吹草动”也要放在心上。哪怕是偶尔的不舒服,也别怕麻烦,去医院看看,求个安心,比什么都重要。
人上了年纪,有些事就得“较真”一点。健康不是花出去的钱,而是值回来的命。
参考文献: 1. 王立东,李建军.直肠癌早期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22,49(3):145-150. 2. 刘晓红,魏明.直肠癌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4):122-125. 3. 张静,赵力.早期直肠癌诊断方法研究综述[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0,19(6):345-349.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