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新中轴,今年以来我们也说过很多次了,也发布过一些核心资料和效果图。
其中,主要是是由这三个官方的资料组成的:东风,三滘,红卫,涵盖康鹭,大塘等片区组成。
![]()
![]()
![]()
1)新中轴跨江,从珠城北岸到南岸的连片开发
这是亚运会之后,广州市中心,最大的一次连片开发,投入金额超过1000亿。
如果说2010年借亚运会东风,天河北-珠江新城,也就是新中轴天河CBD段,包括东塔,西塔,广州图书馆,省博等一系列地标落地,让广州成为面向亚太的一线城市。
![]()
不过,就算是亚运会,也过去了15年,城镇化也从无到有,从大到更好。
城市化格局也从曾经的摊大饼,建新城,重新回到聚焦主城的基调。
在高质量高端要素主导发展的背景之下,需要一个怎么样的新城建?
新时代,新背景,这次新中轴从珠城跨江到海珠的连片开发,还是有很多的想象空间。
最关键的是,这次新中轴建设从珠城跨江到南岸,将补齐新中轴海珠段黄金6公里的短板。
这意味着,与珠江新城黄金前航道与新中轴海珠段,将构成一个超级十字路口,含金量不言而喻。
![]()
2)怎么规划?
直接说重点。
中央新城市工作会议之后,城市更新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抓手,25年了,我们也走过了珠城高密度的城市开发。
虽然新中轴控规还没敲定,但大方向不会是第二个珠江新城,也不是金融城的高楼大厦。
而是生态人文,产业科技,高端居住等高质量发展要素,都可以重新捏合在一起的超级生态绿洲。
从以前的投资城市,基建,更偏向投资于人。
举个例子,环海珠湖一线建筑高度控制在24米以内,环湖西北侧近新滘中路地块因 特色风貌协调可适当突破至40米。
新滘中路以北一线建筑高度不超 过100米,其他二线区域建筑高度不超过150米,大塘站区域因TOD地标商圈塑造及风貌协调适当突破至250米。
![]()
关键一:以环海珠湿地公园+中轴绿轴公园为核心,配置高能级配套。
海珠湿地,全世界唯二的国际大都市中心湿地公园,另一个(美国纽约中央公园),海珠湿地公园比纽约中央公园大3倍。
![]()
珠江前航道是有30公里,后航道有70公里,但是海珠湖和湿地公园,只有一个。
现在包括已经落地的广州文化馆地标,在建的豪宅酒店悦榕庄。
在政府的规划方案中,现在环绕海珠湖的同创汇,未来是要打造国际街区,引用的案例,都是太古里,万象城。
![]()
关键二:交通上,未来也会规划大塘TOD,这里是新中轴的地标,与广州塔形成互动的天际线。
片区地铁规划上,则规划19,24,26号线地铁。
![]()
3)是不是画大饼?
这半年多以来,新中轴的拆迁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城中村改造确实难点很多,尤其是寸土寸金,集体分红又很多的海珠中心,但是新中轴真的拆了很多。
几个关键原因,一个是改造政策的转变,由开发商主导,变成政府下场。
钱怎么来?
国家资金,专项借款,专项债。不担心烂尾和开发商跑路。
地,怎么收?
依法征收,净地出让。
人,怎么安置?
原地安置和产业升级,集体利益分红保障。
由原先开发商主导,变成政府主导,依法征收,净地出让。
政府下场,申请国家资金,无论是政策,规划流程以及标准化补偿,效率更高,博弈周期更短。
所以,我们看到新改造模式之下,新中轴变化,真的很大。
当然,这里面也有广州对于固定投资的焦虑,也就是GDP增量的焦虑。
今年广州的目标,是要完成1800亿目标,光是城中村改造就有800亿固定资产的投资任务。
![]()
在花钱这一块,确实有指标的,原则上今年三季度末,全市各区专项借款使用率不得低于70%。
所以,广州新中轴海珠段,一年一变,三年大变,这个饼也不是不能吃,
明天,广州也会开一个新中轴大会,到时候我们再来分析。
最后,关于广州新中轴,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扫码私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