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遇到5种“重金属”鱼要避开,都是“高汞”鱼类,多亏老渔民提醒!
说到鱼类,尤其是深海鱼类,大家想到最多的就是“安全”两字。虽然很多人感觉吃鱼不安全,但又不可能彻底拒绝,因为鱼肉和牛羊肉相比较,鱼类算是一座营养宝库,它提供:优质的蛋白质、Omega-3脂肪酸、维生素D、以及支持代谢的碘和硒、滋养神经的维生素B12。专家建议,将鱼类纳入日常膳食,是追求健康、均衡饮食的明智之举。
而我们选择食用鱼类时,首先需要考虑鱼类的生态可持续性、重金属污染(汞)。说到“汞”这个元素,它是一种强大的神经毒素,尤其对胎儿和儿童的大脑发育影响较大,因此大型、长寿、掠食性的鱼类体内汞含量通常都会很高。今天就来给大家推荐这5种重金属污染较多的鱼类,建议完全避开,多亏老渔民告诫,涨知识了。
以下是通常建议限制食用或避免食用的5类鱼类,并附上原因和更健康的选择。
1、鲨鱼
鲨鱼位于食物链顶端,鲨鱼寿命很长,且汞含量也非常高,现目前有许多鲨鱼物种也正在濒临灭绝。
2、旗鱼
旗鱼体型较大,寿命也较长,同时也是公认的高汞鱼类,体内积累了大量的汞含量。
3、大眼金枪鱼
常用于高级生鱼片和寿司(如“大卜口”),其体型较大,汞含量明显高于轻金枪鱼和长鳍金枪鱼。
4、方头鱼
尤其是来自墨西哥海湾的方头鱼,美国FDA建议特定人群(孕妇)完全避免食用。它们生活在海底,寿命也是较长。
5、大马胶鱼
这是一种特定种类的马鲛鱼,并非是所有的马鲛鱼,美国FDA等机构明显警告,大马鲛鱼其汞含量较高。
建议选购更安全的选择(低汞鱼类)
大型肉食性鱼类处于食物链顶端,体内汞等重金属含量可达到海水的数万倍。在美国,有一份涉及49.1万人,长达15年的研究发现,每日摄入14.2克“高汞”鱼类,恶性黑色素瘤风险就会增加高达20%!汞进入人体后,会攻击DNA,破坏细胞修复机制,最终可能诱发各种癌症。而小型鱼类如:三文鱼、沙丁鱼、鳀鱼、鲱鱼、鳕鱼、鲶鱼、罗非鱼、蛤蜊、牡蛎、虾,这些鱼类通常体型较小,寿命较短,位于食物链底层,建议食用。
综上所述,大型肉食性鱼类、食物链顶端鱼类、寿命较长的鱼类尽量少吃,可以放心食用体型小、寿命较短,食物链底层的鱼类,这样解释,大家都了解了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