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
9月1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4.00%至4.25%之间。这是美联储2025年第一次降息,也是继2024年三次降息后再次降息。
美联储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会后发表声明说,近期指标显示,美国上半年经济活动增长放缓,就业增长放缓,通胀率有所上升。鉴于风险平衡变化,委员会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
美国总统特朗普自今年1月上任以来持续施压美联储降息。
02
新西兰第二季度经济萎缩幅度超过预期
由于失业率上升和全球不确定性抑制了需求,新西兰第二季度经济萎缩幅度远远超过经济学家的预期。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第一季度GDP经修正后增长0.9%,但在截至6月份的三个月里下降0.9%,此前经济学家预计为收缩0.3%。
去年经历了严重衰退的新西兰经济,对央行大幅降息的反应迟缓。需求降温预计将减轻通胀压力,使新西兰联储有可能在今年年底前进一步下调利率。
03
欲砸50亿美元 特朗普政府计划成立关键矿产投资基金
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一项规模高达50亿美元的矿产投资基金。
据悉,该拟议基金将由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DFC)和纽约投资公司Orion Resource Partners组建一家合资企业而成,双方将各自等额出资,最终达到50亿美元的总额。目前关键条款仍在谈判中,双方尚未保证协议的达成。若基金最终顺利成立,这将是美国政府首次直接参与大型矿产交易。
数据显示,如果DFC此次全额投入25亿美元,与Orion的合作可能成为该机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合作项目。
纽约投资公司Orion是采矿业的主要融资方,目前管理着约80亿美元的资产,业务涵盖私募股权、私人信贷、风险投资和大宗商品交易。
知情人士表示,Orion与DFC的合作架构将类似于Orion今年早些时候与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ADQ)宣布的12亿美元合资项目。
Orion首席执行官卢诺沃斯基(Oskar Lewnowski)此前表示,各国政府应该建立关键矿产的战略储备,类似于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建立的战略石油储备,这可以缓冲供应中断和价格波动。
在上个月,美国国防部宣布对美国稀土生产企业MP Materials投资4亿美元。同月,国防部宣布加码提供1.5亿美元贷款,承诺收购MP Materials生产的所有稀土磁铁,并制定了钕、镨的10年价格下限。
MP Materials目前正在得克萨斯州沃斯堡(Fort Worth)建立稀土磁铁工厂。在距此约220公里的圣马科斯(San Marcos),另一家矿产企业Noveon Magnetics则在当地经营全美唯一一家稀土磁铁工厂,年计划产量达2000吨。另一家美国矿业公司NioCorp也获得国防部高达1000万美元的投资支持,这笔款项被用于勘探钻探。
在上个月,特朗普政府在与美国企业高管会面时概述了推动美国稀土产业发展的举措,并提出了几项具体措施。
根据与会者事后反馈,会上的一个明显讯息就是,美国政府对缺乏稀土来源的脆弱性“感到担忧”。
当时,白宫还出台了同稀土有关的策略声明,强调特朗普政府致力于“创造一个商业上可行的环境来孵化该行业,包括保护性关税和价格下限”。
04
日本股市突破在即:现在就是配置日本资产的时机
日本日经225指数今年已八次创收盘新高——其中四次就在上周——并于周二首次突破45,000点关口。该指数年内涨幅已超14%。
这一步走得很久。日经225直到去年才收复1990年的高点,随后卖盘又将其压回。到了今夏,它终于强势上破历史区间。
技术性“突破”往往预示后续还有上涨空间:它意味着市场发生了某些变化,吸引了更多买方在过去屡屡被卖方压制的价位大胆进场。
正如Evercore策略师朱利安·伊曼纽尔所言,日经的涨势“暗示一轮更持久的上行”。按一致预期,日本经济正在增长,且未来两年实际GDP年增将略低于1%(FactSet)。
即便特朗普关税也未改变这一预期。日本经济偏向出口,但对美出口仅占GDP的不到4%。
更重要的是,日本如今几乎拥有“完美”的通胀水平。经历多年近零通胀后,过去两年CPI回升,且预计未来两年将以低于2%的温和水平增长——这表明企业具备一定提价能力、营收得到支撑,也反映出消费需求总体稳定。
这也是为什么日本央行政策利率为0.5%,并预计明年升至1%。利率终于回到正值——经济向好的健康信号——但依旧够低,不至于冲击消费者与金融市场。
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6%左右。只要投资者相信股市回报会高于这一水平,增配股票就“持绿灯”。
这个“门槛”不高,而且日本很容易跨过。按FactSet,覆盖日经225成分股的分析师预计,未来两年合计营收将年增3.5%。只要成本不失控,利润率有望小幅走高。
再加上日本政府推动公司治理改革,最显著的是督促企业提高分红与回购。回购能抬升每股收益,因而分析师预计未来两年EPS年增将达10.5%。
在税制方面,日本已上调股票投资的免税额度,释放出更多可流入股市的资金,为股价提供支撑。
目前,日本约有9万亿美元的现金及类现金资产,相当于其股市总市值的逾75%。这是一大笔“闲钱”,若转向股票,潜在回报更高。
在多数国家,投资者持有的现金相对股权资产的比例很低。在美国,现金仅占股票持仓的一位数百分比。结论很直白:日本市场仍有大量“子弹”可入场。
更何况估值并不昂贵。日经225未来12个月预期市盈率约19.9倍,较标普500近23倍依旧有折价。
从收益/风险角度看:投入19.90美元买入指数,可对应获得未来12个月1美元的预期盈利——这相当于约5%的“盈利收益率”,比10年期日债收益率高出3个百分点以上,足以补偿持股风险。又一重理由,让场外资金更愿意推高市场。
从日本的经济增长、通胀与利率环境,到海量闲置现金与并不昂贵的股市估值——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扎实而有力的投资逻辑。
若你的资产配置需要在标普500之外进一步多元化,增配日本(如跟踪日经的产品)是合理之选。
05
甲骨文AI大单质疑声再起 穆迪提示多重潜在风险
美国老牌科技公司甲骨文上周披露,其在今年第一季度签署了价值超300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AI)合同。这一消息不仅令甲骨文自身股价出现了史诗级的飙升,美股市场上AI概念股也集体沸腾。
然而待狂热褪去,市场开始关注甲骨文巨额订单背后的风险。实际上,巨额订单消息传出后不久,就有多位分析师在报告中提出了多重风险,包括公司未来大部分增长将来自单一客户:OpenAI。
最新的警告来自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穆迪。该机构指出,甲骨文近期签署的3000亿美元AI合同存在多重潜在风险,并维持对这家软件巨头的评级不变。
上周二美股盘后,甲骨文公布了第一财季业绩。在财报电话会上,甲骨文披露其剩余履约义务(RPO)已飙升至4550亿美元,同比增长359%,其中仅第一财季就新增了3170亿美元。甲骨文首席执行官Safra Catz表示,上一季度公司与三家不同的客户签署了四份大型合同,并预期未来数月还将有更多类似交易,使积压订单规模突破5000亿美元。
随后有报道称,OpenAI已与甲骨文签署了一份合同,将在约五年内向后者购买价值3000亿美元的算力服务,该合同将于2027年开始实施,年均支出约600亿美元。这意味着,OpenAI的这笔交易占甲骨文第一财季所增加的未来合同收入的近95%。
穆迪分析师周三指出,这些合同凸显出甲骨文AI基础设施业务的“巨大潜力”。但他们也提请人们注意穆迪在7月份的评级行动中提出的若干风险,当时该机构将甲骨文的信用评级前景从稳定下调至负面。
穆迪指出的主要风险之一是“交易对手风险”,即甲骨文依靠少数几家AI公司的巨额承诺来为其商业模式提供资金所面临的风险。
“在任何类型的项目融资中,交易对手风险始终是一个关键考量因素,尤其是在高度依赖单一交易对手收入的情况下。” 穆迪分析师周三写道。
“在我们看来,甲骨文的数据中心建设即便算不上是全球最大的项目融资,也是最大的项目融资之一。”他们补充道。
分析师们进一步指出,甲骨文债务的增长速度将快于其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的增长速度,这可能导致其杠杆率在EBITDA开始超过债务之前达到4倍的高位。
分析师写道:“在达到盈亏平衡之前,(甲骨文)自由现金流很可能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为负。”
穆迪对甲骨文的发行人评级为Baa2,处于投资级信用评级的低端。
*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18
09-2025
17
09-2025
16
09-202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