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最近东莞教育圈这事儿闹得也太大了!直属东莞市教育局的公办中职名校——东莞理工学校,愣是因为个食堂问题把家长们逼得建了专属投诉群,最后连市教育局都直接派员进驻处理,这到底是捅了多大的篓子?
咱先说说这事儿的来龙去脉。新学期刚开学没几天,东莞理工学校的家长群就炸了锅,不是因为孩子学习跟不上,而是因为孩子们连口热乎饱饭都吃不上。有家长在群里吐槽,自家孩子打电话哭诉说,食堂的饭菜价格比上学期贵了不少,可分量却肉眼可见地变少,有时候打一份饭根本吃不饱,青春期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饿肚子哪能行?更让人揪心的是,有学生反映饭菜里的食材带着异味,明显不新鲜,谁敢让孩子吃这种可能有问题的东西?
没办法,孩子们只能另想办法。学校小卖部就成了"救命稻草",方便面、茶叶蛋成了热销品,不少学生干脆在宿舍里囤起了泡面,正餐全靠这些速食对付 。有位学生妈妈说得特别实在:"钱不是问题,重点是得让孩子吃好啊!"这话简直说出了所有家长的心声。要知道,这所学校可是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在校生足足有8000多人,这么多孩子的吃饭问题,怎么就没人管呢?
除了饭菜质量差,排队问题也快把学生逼疯了。下课后食堂窗口前全是长队,排个十几二十分钟是常事儿,有时候排到了菜也凉了,甚至还有学生干脆排不上队,只能饿着肚子去上课。更气人的是,小卖部的东西还比外面贵,等于孩子吃不饱饭就算了,想吃口泡面还得多花钱,这换谁能接受?
其实早在9月5号,就有家长收到了学校发的说明信,虽然没盖公章,但也算给了个说法。信里说因为原来的食堂运营者合同到期,暑假重新招标了新运营商,来了一大批新员工,对设备和师生口味不熟悉,需要磨合时间 。当时校方工作人员也回应说正在整改,可家长们等了几天,情况压根没好转,反而越来越糟,这才彻底忍不了了。
更有意思的是,有细心的家长去查了招标信息,发现今年6月学校确实委托招标公司对食堂服务项目进行了公开招标,7月中旬公布中标方是宁波鸿邦劳务发展有限公司。可让人纳闷的是,这公司公示的联系电话居然是空号,这靠谱吗?后来学校解释说,这家公司不是食堂承包商,只是劳务派遣公司,负责给食堂派工作人员,资质是合格的,电话空号是因为公司没及时更新网络信息 。但这说法还是没打消家长的疑虑,有懂行的家长分析,学校把食堂从承包改成自营,又通过劳务派遣找员工,这种模式按理说成本该更低,怎么反而出现加价减量的情况?
直到9月8号,学校终于正式致歉了,承认在食堂从承包转自营的过程中管理跟不上,服务不到位,还成立了专门的处置工作组。这次的整改措施说得倒挺具体:增加供餐窗口和服务人员,提高配餐效率;组织学校行政、党员教师还有家长代表一起验收食材,把好质量关;按照非营利原则重新核定价钱,公示后再执行;还得培训厨工,丰富菜品,畅通沟通渠道,建反馈机制 。当天食堂门口就设了监督协调点,看来是真的想解决问题了。
更关键的是,东莞市教育局这回是动真格了,直接派工作人员进驻学校处理这事,还协调了外校的食堂负责人来指导整改。要知道,校园食品安全从来都是底线问题,之前云南就有小学食堂查出37公斤发绿发臭的猪肉,最后被市场监管局罚款1万元,这种教训还不够深刻吗?东莞理工学校作为公办名校,更应该守住这份责任,怎么能在孩子的吃饭问题上犯迷糊?
现在家长们最关心的是,这些整改措施到底能不能落到实处。之前说的新员工不熟练,难道就能成为加价减量、食材不新鲜的借口?有家长调侃说,难道是打菜阿姨手抖得太熟练,收钱时按错数字更熟练?这话虽然是玩笑,但也戳中了问题的关键——管理漏洞才是根本原因。
其实处理这类问题有成熟的流程可循,就像有些地方规定的,收到投诉后要24小时内启动调查,区分一般问题和重要问题分类处理,涉及食品安全的交给市场监管部门,涉及腐败的交给纪检监察机关 。这次东莞教育局介入,也该按这个标准来,不光要整改食堂,还得查查招标过程有没有问题,管理上到底出了哪些疏漏。
说到底,家长们的诉求特别简单:让孩子吃得安全、吃得饱、吃得实惠。8000多名学生的就餐问题,可不是小事,这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状态。现在虽然学校表态了,教育局也介入了,但后续效果还得靠时间检验。家长们可得盯紧了,毕竟孩子在学校的每一顿饭,都牵动着家里的心。
校园食堂从来都不是小事,它藏着教育的温度。希望东莞理工学校这次能真正吸取教训,别再让"泡面充饥"的闹剧重演,也希望其他学校能引以为戒,把孩子的吃饭问题当成头等大事来抓。毕竟,能让学生安心吃饭,才是办学的基础啊!
#东莞教育局介入学校食堂整改 #8千学子食堂就餐难引关注 #校园食品安全不能掉以轻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