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你的高中时代吗?是阳光下飞扬的校服衣角,还是永远做不完的模拟试卷?
对于很多人来说,青春并非总是明媚灿烂的。
最近Steam上架了一款名为《纸房子》的国产视觉小说游戏,没有大肆宣传,没有流量加持,却意外收获了96%的超高好评率。
玩家们在评论区写下各种长篇感悟,有人直言“玩得心口发闷”,有人说“这游戏偷看了我的青春”。
▌不卖情怀,只讲真实
《纸房子》的背景设定在2018年西南某小城的高中校园,你要扮演的女主赵颖,生活在一个重组家庭里,每天周旋于学业压力、家庭矛盾和人际关系的夹缝中。
重组家庭
游戏的开场就是寒假前的最后一天,主角那句“真讨厌过年”的低语,也瞬间就戳中了许多人的痛点——对于那些家庭关系复杂的孩子来说,阖家团圆的节日反而会是一种负担。
游戏里有条支线让人印象深刻:赵颖偷偷喂养小区里的流浪狗,却不敢带回家,因为她知道继父会反对。
而就是这种微小而真切的无力感,构成了整个游戏的情感基调。
▌多线叙事,每个选择都沉重
《纸房子》采用了多线分支的叙事,你的每个选择都会影响故事走向。不过,跟平常的视觉小说不一样,这里的选项通常不是单纯的“善”与“恶”的区别,而是充满了青少年所特有的那种犹犹豫豫以及矛盾的感觉。
比如看到朋友被别人欺负了,你是站出来帮忙,还是选择保护自己?遇到考试作弊的情况,你是揭发出去还是装作没看见?
这些问题没有统一的正确答案,但却真实地反映了青春期所遭遇的道德困境。
游戏内有3条主要角色的支线和1条隐藏线,总共12个结局,20w+字文本,以及40张手绘场景和50张CG。不同的选择都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所以,重复可玩性还是挺高的。
我认为《纸房子》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它触动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青春记忆,不是那种浪漫化的青春怀旧,而是真实到令人不适的成长痛。
游戏里有一个场景:赵颖被父亲责骂后躲在房间里,窗外是邻居家团圆饭的喧闹声,屋内只有台灯昏黄的光线,而这种被世界孤立的疏离感,或许会让许多玩家瞬间破防。
主角的内心独白
Steam评论区里,一条高赞评论写道:“这游戏让我想起了高三那年,父母在客厅吵架,我躲在房间里假装做题,其实一个字都看不进去。”
▌不完美的勇气
当然,《纸房子》也并非完美无缺,有玩家指出,游戏的部分剧情转给人感觉比较生硬,某些前期支线的铺垫也不够到位。
也有评论认为游戏对“百合”与“LGBTQ”主题的描绘是否过于表面化了,成为了营销的噱头?
这点在我看来,恰恰是这种不完美,反而让游戏更具有真实感。
因为青春本就是由碎片化的、未完成的故事组成的,无法完全脱离家庭、校园,就意味着矛盾注定是具有持续性的。
开发团队开心茶房显然很用心,在游戏的发售后也在持续的更新,加入了配音系统、选择历史记录等功能,还承诺会推出DLC扩展内容。
▌中式青春的本质
其实,我觉得《纸房子》也折射出了我们国内玩家对本土化叙事的渴望。
我们不需要又一个模仿日式校园的恋爱模拟器,而是这种能够反映中国青少年真实处境的故事。
游戏里的很多细节只有中国玩家才能心领神会:墙上贴的考试成绩排名,书包里藏着的智能手机,周末的补习班...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可信的叙事空间。
《纸房子》不是那种让人轻松愉快的游戏,却值得你花一个下午的时间,沉浸其中,感受另一种青春的可能。
如果你已经告别了青春期多年,那这款游戏或许能帮你理解当下的年轻人;如果你正值青春,或许你也能从中找到共鸣,知道自己并非独行。
因为,每个人的青春都住在一间纸房子里——看似脆弱,却承载了我们最真实的情感与记忆。
*每天推送游戏资讯、新游推荐、游戏杂谈等,带你了解不一样的游戏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