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号这天,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艾哈迈德一宣布“复兴大坝”正式启用,埃及那边几小时内就坐不住了。
埃及外长直接给联合国安理会主席发了信,明说这大坝是违反国际法的单边项目,还强调绝对不接受它损害埃及人的“生存利益”。
说实话,这事儿掰扯到底,就是尼罗河那点水的事儿,埃及超过90%的淡水都靠青尼罗河,这水对他们来说,真就是比油还金贵的“命根子”。
大坝一启用,埃及的“水红线”就悬了
埃及总统塞西之前就反复说过,每年从尼罗河拿555亿立方米水,这是一条不能碰的“红线”。
本来想光说这个数字可能没概念,后来发现你算笔账就懂了:埃及现在人口差不多1.2亿,比14年前刚开始跟埃塞谈大坝的时候多了2000多万。
人多了,喝水、种地、搞工业的需求都涨了,可水的份额没见加,现在埃塞把大坝开了,这555亿立方米的水能不能保住,谁心里都没底。
埃塞那边倒是挺会做场面活,大坝启用典礼还叫了好几个非洲国家的领导人,阿比总理反复说“大坝不会伤害下游兄弟”。
但这话埃及人哪还敢信?毕竟14年了,三方谈来谈去就没达成过正经协议,每次都是互相指责。
现在大坝真的用上了,埃及和苏丹最担心的事儿也来了,万一遇到长期干旱,或者埃塞把水截多了,尼罗河的水少了,下游的日子就没法过了。
非洲事务专家赫芭·贝什贝希在《新阿拉伯人报》里说,外交是埃及现在最可行的路。
我觉得这话挺在理的,毕竟埃及对尼罗河的用水权有历史依据,真要闹僵了,对谁都没好处。
贝什贝希还建议埃及找美国、欧盟这些帮忙,把对埃塞的援助和大坝的运营规则挂钩,让埃塞愿意坐下来谈。
不过说实话,埃塞也不傻,它拉着其他非洲国家站台,就是不想被埃及孤立,这外交战想打赢,怕是没那么容易。
法律军事都不好使,埃及只能自己“抠水”用
有人说埃及能不能走法律途径?比如找国际法院告埃塞。
可国际法专家艾曼·萨拉马说了,这条路基本走不通。
埃塞没签1997年的《联合国水道公约》,而且2015年三方签的《原则宣言》里写了,有争端得先协商、调解,不能直接找仲裁。
我一开始还觉得法律能帮上忙,后来发现埃塞根本不认那套,这招算是白想了。
那军事手段呢?之前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还暗示过埃及可能“炸坝”,后来又说要帮忙调解。
但埃及哪儿敢啊?那大坝的水库跟大伦敦差不多大,一旦炸了,水全泄下去,苏丹首先就被淹了,埃及还得挨联合国制裁,这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而且特朗普的调解也不是白给的,听说可能要埃及接收加沙的难民,这买卖埃及可不想做。
如此看来,埃及现在能靠的只有自己,想办法把现有的水用得更省。
埃及已经投了不少钱建海水淡化厂,比如苏伊士运河那边的厂子,一天能产50万立方米水。
还有灌溉渠道,他们给好几万公里的渠道铺了内衬,这样水就不容易漏了,还推广了滴灌、喷灌这些省水的技术。
资深水利专家努尔·阿卜杜勒·莫内姆说,不管大坝的事儿最后咋解决,节水都是埃及的长久办法。
这话我特别认同,毕竟埃及本来就缺水,每滴水都得用在刀刃上。
说到底,这14年的谈判没谈出结果,现在大坝开了,埃及算是被逼到了墙角。
一边要靠外交跟埃塞磨,争取个有约束力的运营规则;一边得自己抠着水用,减少对尼罗河的依赖。
尼罗河的水不是埃塞一家的,也不是埃及一家的,希望三方最后能找到个都能接受的办法。
不然埃及那本“水账本”要是真平衡不了,受苦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