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投稿指南(ID:TOUGAO777)
↻ 指南作者:夕四
2021年,马家辉在跟梁文道的一次访谈中声称:“59岁我就会开枪自杀。”
那年他58岁,立下这个自杀计划,是因为他觉得一个作家,当别人翻开他的书,见作者简介赫然写着“59岁,开枪自杀”,太酷了。
如果简介冗长,说都说不完,最后还来一句:“86岁寿终正寝”,无聊透顶。
身为马家辉的好朋友,梁文道听完说:“好的,到时候我会提醒你。”
2022年,马家辉迎来了自己59岁生日,他收到了一条很特别的祝福,梁文道发的,“辉哥,该死了吧?”
马家辉特别感动,此生有这么惦记着自己的朋友。
至于死?他没有死,他好好地活到了现在。今年他62岁,他的自杀计划已经过期3年了。
马家辉
他爽约是为了赴另一个约,他觉得自己还没资格死,他的人生三部曲,第三部《双天至尊》,还在未完待续,文学的使命还在对他呼唤。
要是他一死了之,多少读者因为看不到他的小说而难过得生不如死,于是他决定,牺牲小我成全大我,暂时不死了,赖活着。
他没死,但让粉丝“死”了,《双天至尊》以一个“阴间读者的催更”开头,讲的是“我”在澳门隔离时遇见一个鬼,鬼说有人把“我”的第一二部小说烧给了他,他太喜欢了。
“我”问为什么那么喜欢,鬼言简意赅,“我是gay”,“我”又问此次前来,是来要签名的吗?
鬼表明自己是真粉丝,不整那些虚的,他是来催更,希望能在投胎之前看完第三部。
《苏屋邨的阿凤》为《双天至尊》里的第一部分
马家辉如实交代,第三部小说他还没有思绪,鬼说那你写我的故事吧,然后鬼就把自己一生的故事告诉了他,包括他是怎么当了道士,又如何做了龙虎武师拍电影,后来怎么混的黑社会……
但目前看来,“鬼”是赔了故事又折了阴寿,这部小说从动笔开始,到现在已经5年了,马家辉还没写完,“鬼”估计都投胎转世了。
如果一定要以出版小说为准,才能被定义为作家,马家辉算是半路出来的作家。
他很晚才开始写小说,写得也很慢。
有一天,他去徐克家,其夫人施南生开他玩笑说:“你不是作家,作家要创造出一个想象的世界。”
马家辉给作品《大叔》写的手写信
人们在现实生活吞咽了太多意义,作家就是个优秀的水手,他要把自己的灵魂抵押给码头的人,然后载着船上的所有人,去世外桃源呼吸。
马家辉从19岁在报纸上写专栏开始,写了30多年报纸小方块,早已超过2000万字,其中仅有两千字是小说。
他喂给了读者太多意义,却只给他们留了一个小小的氧气瓶。
于是,在他51岁这一年,他郑重地把自己的灵魂交付出去,坐在桌前写下了第一部小说《龙头凤尾》的开头:
“十五六岁那年,一个晚上,我外公把一个碟子从厨房端到客厅,碟里盛着一根长条状的粗黑物,像塑胶不是塑胶,似木头并非木头,大约有八九吋长,像烤焦了的香蕉,微微冒烟,发出吱吱细声,仿佛仍有生命,随时会突然跳到半空敲打我外公的头。”
马家辉《龙头凤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外公在吃阳具,如同脱离了身体的阳具无法再装回去,马家辉的写作之旅,他视死如归,没给自己留退路。
他将写小说的这个决定形容为跳湖:“开始写作,像在严寒的冬天里,站在湖边,深吸一口气,准备好朝湖里跳下去的决心。”
跳下湖要么被冻死,要么被溺死,没有第三种可能了。
《龙头凤尾》马家辉写得很痛苦,写到第17稿已有11万字,他不满意,推翻了重写,到17万字了,U盘坏了,又重新开始。
写不下去了,就拿出珍藏多年的女神张爱玲手稿,摸一摸她上面的痕迹,鼓励自己。
马家辉珍藏的张爱玲手稿
中间太太张家瑜生了一场大病,在生死边缘游走,马家辉不得不暂停小说,全身心照顾妻子。
但在绝对的死亡面前,他什么也做不了。
上天要抢走他最爱的人,他只能拿出最爱的食物与之交换,戒掉了自己最喜欢吃的牛肉,企图忽悠上天做这笔亏本的买卖。
马家辉与太太张家瑜
他的第二部小说《鸳鸯六七四》,哨牙炳为救阿冰掉入海,阿冰紧随着跳入——
“你答应过陪我落地狱,我现在仲未想死,所以,你不可以先走。”
我现在好好的,所以,你不可以先走,马家辉是否也在重病的妻子耳边日夜呢喃着这句?
但即便对妻子如此不舍,马家辉还是在写完《鸳鸯六七四》后,立下那个59岁自杀计划。
甚至59岁当年接受采访,马家辉也半是自嘲半认真:“看今年能不能把书写完,做个自我了断。”
这种先写完再死的偏执,像极了当年日军轰炸香港,女神张爱玲被困废墟,仍不甘地想:“让我看完这本书再死!”
死亡与自杀,早已是马家辉一生的命题。
马家辉
马家辉生于中国香港湾仔区,当时的湾仔区新旧交替,鱼龙混杂,疯子、妓女、黑社会横行。
他家对面的修顿球场,是湾仔的中心,也是混混、妓女打闹、吸食白粉的聚集地。
小时候的马家辉,见惯了打打杀杀,有一次他在大排档吃早餐,一男子被一群人持刀追杀,身中数刀,当场毙命,他喷出来的血溅了马家辉一身。
大环境如此,小家又如何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总的来说一句话:
奔波的爸,好赌的妈,吸毒的舅,破碎的他。
60年代的湾仔修顿球场
报社主编的父亲,靠着一份微薄的工资要养活妻子、小孩、小舅子、岳父母。
母亲则喜欢打麻将,每天家里要摆两桌麻将,来来往往都是妈妈桑、小姐、舞女。
搓麻将声、女人的高跟鞋声以及姐姐们挂在他房间的内衣裤,构成了他的童年。
母亲打麻将打到天昏地暗,马家辉3个月大时,跌倒在地人快断气了,母亲才发现,将他送到医院。
听说儿子情况紧急,母亲觉得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当即决定把儿子扔在医院,回去继续打麻将。
马家辉的家庭影像(部分)
在马家辉的童年里,舅舅像幽灵,他在时,就坐在旁边,吸毒给马家辉看;不在时,马家辉知道,人要么进牢了,要么进戒毒所了。
最后一次,他进的是殓房,舅舅自杀了,他们一起去给舅舅收的尸。
这是第一次,第一次全家人的目光停留在一个家庭成员身上,在他们哀戚的眼神中,马家辉第一次感受到了死亡的强大,他爱上了死亡。
在卫生间里,他尝试将卫生巾悬在杆子上,准备上吊,当然死不了,最后还因浪费纸巾,被父亲毒打了一顿。
这是他初次尝到死亡的味道,是疼的。
20岁时的马家辉
后来,他感谢少不更事,没有自杀经验,幸好没有用粗绳子,否则他怎么遇得到人生导师李敖。
在有限的阅读中,马家辉感受到了李敖笔下文字的魅力,为了离偶像更近一步,马家辉放弃了香港浸会学院,转而考去了台湾辅仁大学。
然而在得知辅仁大学没有美女后,他又跳去台大读心理学。
阴差阳错之下,他终于接触到自己的偶像李敖,带着瓶威士忌前去拜师学艺。
李敖与马家辉
后来李敖在回忆录里,将他列入自己的好朋友名单,马家辉开心得几天都睡不着。
但在马家辉的人生中,开心是不常有的,更多的是迷茫、彷徨。
他和妻子曾觉得,一个人活到30岁太老了,于是两人决定在30岁这年殉情,为此连自杀烧的炭都买好了。
可到了30岁生日这年,命运突然变得好玩起来,他的妻子怀孕了。
马家辉以前看过王家卫的电影《阿飞正传》,旭仔说的一段话,他记得很清楚:“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可以一直飞呀飞,飞得累了便在风中睡觉,这种鸟儿一辈子只可以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时候。”
当妻子从诊室出来,对着自己笑,马家辉知道他这只飞了30年“没有脚的小鸟”不用死了,地上有羁绊牵引着他平稳落地。
马家辉在家中给女儿做饭
他从张国荣真正做回了马家辉。
地上欢迎“父亲马家辉”的归来,也欢迎“马家辉”的重生。
30岁生日这天,马家辉生平第一次收到了生日祝福,大雪纷飞的夜晚,朋友捧着一个蛋糕敲响了他的门。
幸福的门接连被敲了两下,死亡那边的门他就暂时不开了。
在马家辉51岁、开始写小说时,李敖给他赠言:“不要知天命,好不好?”
李敖写给马家辉的赠言
马家辉没有知天命,他想逆天改命,要在59岁这年给“马家辉”的人生留下一个惊天动地的句号。
但跨过了59岁这道坎,他发现自己还有太多话,要跟这个世界好好说道说道。
他说:
“越老一年,想活下来的感觉越强烈。活下来做什么?写作。”
他不想再做个酷的人了,他想做个凡人,能用文字把这个世界捣碎的人。
59岁自杀计划完全作废后,当年那个天天把死挂在嘴边的人,如今也开始害怕不远处的那扇门真的响起。
马家辉的爷爷55岁因心脏病去世,爷爷的爷爷也活不到60岁,马家辉长得很像爷爷,他很怕命运的诅咒落在他身上。
步入50的关卡,他能清晰感觉到,身体是个坏掉的冰箱,各个器官正在不可控地逐渐衰老,他对抗不了,只能通过锻炼运动去延缓。
马家辉
他还时不时去旺角中心看病,去多了,对几张面孔也有了印象。
有时,电梯门打开,却不见熟悉的面孔,马家辉心里总会咯噔一下:那人是死了吗?
他想象着一个陌生人的死亡,全身战栗得如同看见棺材里躺着的是自己。
他开始担心,突发的意外选中自己,写着写着突然猝死了怎么办?
所以眼下正在写的小说,他每写完一部分,存了档,还要电邮给朋友,嘱托他们,如有万一,尽快出版,还可以蹭一蹭自己去世的热度。
马家辉(左一)与朋友聚会
甚至过马路,马家辉也要瞻前顾后,左看右看,生怕哪个赶着去投胎的司机,一个油门把他送上西天。
没有死于肿瘤,也没有死于老婆手上,更没有死在小三床上,却横死街头,对他来说太丢脸了。
有一次,他在香港过马路,飞驰而来的车几乎贴着他的身体过去,他差点以为自己要死了。
太太张家瑜说:“幸好你没死,不然香港明天报纸标题就是,‘半百老翁在路上被车撞毙’。”
马家辉与太太张家瑜
很不体面的离世方式。
比起不体面地死去,马家辉更害怕死后的不体面。
走得太仓促,电脑很多见不得光的档案,像是什么裸照之类的,来不及处理,那他一世英名算没了。
然而,马家辉无法想象自己以哪种方式离开,其实是他不忍想象,独自站在两座墓碑前哭泣的女儿。
马家辉、张家瑜《你不必着急成为一个大人》
女儿也写小说,她写的第一篇小说发表后,不肯给马家辉看,他就自己找刊物看。
第一段便写她几岁的时候,父亲突然失踪了,马家辉立马退出了界面,不敢再往下看,他不敢想象没有了他和妻子,女儿一个人如何生活。
未来科技非常发达,若干年后,立体投影技术出来了,他的女儿按下那个按钮,她看见去世多年的父母,瞬间出现在自己前面,这是何等的沉重。
女儿的出生,曾给他们带来生的希望,他不希望最后他们走了,把这点光也带走了。
如今,马家辉已经62岁,年过六旬,对死亡有了更新的看法。
他说,人生最重要的两个词:快乐、原谅。无论在什么时候,你都能让自己快乐,原谅自己做过的错事、不好的事,赦免自己,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活下去。
“‘衰’往往是一个漩涡,是一种力量,会把你卷进去的。你一定要Do something。”
香港和台湾有一套约定俗成的“麻将精神”,天塌下来了,打圈麻将再说。
比如白先勇的《一把青》,周太太嫁一个死一个,嫁了四次,但她照样天天笑嘻嘻搓麻将,朱青不解,伟成的夫人说,“不笑不打麻将还能做什么?”
《一把青》剧照
黄子华都说,香港葬礼结束后大家都去打麻将的。
一切来自土地的都将回归土地,死人难再活,活着的人还要活下去,哭着是活,笑着也是活。
这与马家辉及他的家庭氛围不谋而合。
嗜赌的母亲,会在儿子病危之际,决定回家打麻将缓缓。
马家辉在美国威斯康星读博,读到很迷茫,他选择到赌桌上去寻找出路,隔两天就开一两个小时的车,去原住民的赌场赌,到最后输光了两栋房子。
马家辉(右)与姐妹
他不觉可惜,这已经是当时的他,为了拯救自己能想到的最优解了。
马家辉的小说书名也与牌九有关,《龙头凤尾》是一种拿牌的方式,《鸳鸯六七四》是一副大烂牌,拿到这副牌,必输无疑,而《双天至尊》是一副最好的牌。
他想告诉读者,拿到好坏牌是天意,但如何应对才是最重要的,恰似当死亡已成定局,如何面对死亡才是最重要的。
马家辉的母亲打麻将常说的一句话“输不死”,钱输光了,人还在,人还活着,就不怕。
马家辉家里的书房,有一角书架放着余华的小说,《活着》赫然在列,他不怎么看,偶尔郁闷,走到书房看见《活着》,心情就会豁然开朗不少。
马家辉(右)与余华
每个人只能活一次,只要活着,就要饶恕自己,要不计代价地去追寻快乐,活着不是为了正确,是为了快乐。
在一期《圆桌派》里,62岁的马家辉传授快乐之道:“你要快乐,不一定每天要有爱情,也不一定每天要有钱,可是你必须每天有一点点的大便。”
不管怎么样,大便通畅就好,不管发生什么事,心情通畅最重要。
参考资料:
1.马家辉《大叔——淡定离场》
2.马家辉《我不敢阅读她的小说》
3.马家辉《衰仔日记》
4.马家辉《快乐的勇气》
5.看理想·八分《马家辉x梁文道:生命总是这样,悲喜纠缠》
6.中国新闻周刊《马家辉:大叔、浪子、作家和10秒的感伤》
7.智族Life《GQ Talk | 对话梁文道&马家辉:好的职场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
8.人物《马家辉 更好,是在行动中收获多一点点快乐》
9.一条《马家辉:越老一岁,想活下来的感受越强烈》
10.睇望香港《馬家輝談寫作生涯、香港的文化狀態及60歲的人生體悟》
内容策划:夏夜飞行 翟晨旭
排版设计: 蕾蕾 洛溪
版权声明: 【文艺所使用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