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欢 特约记者 李婷婷
9月15日,咸安区向阳湖镇祝垴村农业科技产业园内,300亩连片钢架大棚整齐排列、如浪铺展,棚内盆栽蓝莓在水肥一体机的精准呵护下,枝叶舒展、长势喜人,一幅科技赋能农业的生动图景在此铺陈。
“产业园今年1月启动建设,4月初完成这批蓝莓定植,预计明年春节前即可抢先上市。”湖北国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刘彦彬介绍,按照“薄肥勤施”原则,园区每天为蓝莓滴灌水肥12次,每次仅需3分钟,精细化管理下,预计亩产可达2000斤以上,亩产值超10万元。
走进大棚,科技感扑面而来。智能水肥一体机的细水管直接埋入盆栽土中,工作人员通过手机APP,就能远程操控设备开启阀门,自主选择不同水压、流量为蓝莓浇水施肥,同时实时监测棚内温度、湿度及土壤pH值等关键数据。相较于传统漫灌施肥模式,该技术可节水节肥70%以上,大幅降低种植成本。
不止水肥管理,蓝莓种植全流程皆有“科技加持”——
种植端:基地主打高端路线,每盆蓝莓的栽培土均采用泥炭、椰糠、蛭石搭配缓释肥混合配制,精准匹配蓝莓生长需求;公司定期开展土壤取样与测土配方,推广有机肥、配方肥替代化肥,从源头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防控端:病虫害防治以绿色手段为主,集成应用可降解粘虫板、太阳能杀虫灯等物理防控设施,同时释放天敌昆虫开展生物防治,显著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建立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通过定点回收与“三账”登记制度,形成“销售-使用-回收”闭环管理,有效阻断污染物进入田间水体。
大棚一侧,5400平方米的水果仓储冷链物流中心建设正酣,分拣中心、冷藏库、加工间等设施已初具雏形。未来投用后,通过臭氧杀菌、梯度降温工艺,既能提升蓝莓口感,又能延长保鲜期,助力“田头鲜货”升级为“高端商品”。
令人瞩目的是,产业园屋顶铺设的5700平方米光伏发电设施,年发电量可达0.65兆瓦,将为园区生产提供清洁“绿电”。“我们不只是种蓝莓,更是在探索低耗高效的现代农业新范式。”刘彦彬说。
据悉,该农业科技产业园一期工程聚焦高端水果产销基地建设,涵盖水果仓储冷链设施建设、设施大棚水果种植两大重点项目;目前正平整土地推进二期建设,计划开发民宿与休闲农业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集农业科研、生态休闲、文旅康养、亲子游乐于一体的休闲农旅示范区,预计带动周边150余户农户参与产业链,助力农户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