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闺蜜情深,竟成了拔刀相向!
重庆一个女孩,被自己相识三年、亲密无间的“闺蜜”用菜刀砍向头部,伤口长达5厘米,缝了十余针。
事后行凶者只给了2万块钱和解费,还不断的内涵、诬陷女子。
随着事情发酵当事人出来回应,曝光原因,更多内幕也流出!
说起受害博主与闺蜜关系的起点,就充满了不对等的气息。
它不是自然而然的相互吸引,而是加害者单方面的、带有强烈目的性的“狩猎”。
三年前,这个后来挥刀的女人,主动通过社交平台,闯入了博主的世界。
她嘴巴极甜,毫不吝啬地赞美受害者的外貌,在日常相处中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迅速营造出一种“你是我最重要的人”的氛围。
博主很快就被这种温暖的假象所融化,对她产生了深深的好感与依赖。
她开始深度介入受害者的生活决策。她怂恿受害者卖掉自己原有的房产,然后在她自己居住的小区里重新买一套。
为了让这个决策看起来更加“为你好”,她甚至主动借钱给受害者,帮她提前还清了房贷。
当受害者因为工作变动搬到重庆时,这位“闺蜜”也毫不犹豫地跟了过来,完成了最后的环境合围。
至此,一张无形的控制之网已经悄然织成。
可笑的是,这位出手阔绰、仿佛人生赢家的“闺蜜”,真实的生活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她向朋友炫耀的爱马仕、卡地亚,不过是高仿货。她的经济状况并不宽裕,多个投资项目都曾亏得一塌糊涂。
她所展示的一切,目的就是为了让受害者,对她的剧本深信不疑。
当信任关系牢固之后,真正的“收割”开始了。
这场收割是全方位的,既有经济上的蚕食,也有精神上的操控,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在不知不觉中进行。
经济上的剥削,是从最不起眼的饭局开始的。
两人吃饭实行AA制,本是现代社交的常态。但这位闺蜜却总能在结账时动点手脚,一顿明明只花了50元的外卖,她会轻描淡写地报出60元,从受害者那里多拿走10块。
金额虽小,却是一种持续的试探。她要测试的,是受害者的底线到底有多低。
小钱上的成功,让她变得更加大胆。
在买房这件事上,她推荐的销售,在正常房价外,硬是多收了受害者一万元,收据上的名目写得冠冕堂皇——“中介服务费”。
之后推荐的装修师傅,更是收走一万元定金后直接人间蒸发。这些数额不小的损失,都在“都是为了你好”的包装下,被受害者默默承受了。
比金钱掠夺更可怕的,是精神上的PUA。
这位闺蜜曾毫不避讳地对共同的朋友说,受害者“年纪小、好说话、好控制、可利用”。她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她酒品极差,一旦喝多就会“发疯”,在社交平台上用最恶毒的语言辱骂受害人。
可第二天酒醒,她又会立刻换上一副无比诚恳的面孔,声泪俱下地道歉。
当长期的控制和剥削成为常态,任何一丝“失控”的迹象,都可能成为引爆火药桶的导火索。
而点燃这根导火索的,正是人性中最阴暗的情绪——嫉妒。
事发当天,6月10日,受害者还像往常一样,请闺蜜和她老公吃火锅、喝酒。
饭后,闺蜜提议去唱歌,还教唆受害者叫别人来买单。
唱歌结束后,她毫无征兆地与自己老公大吵一架,开始了惯常的“发酒疯”模式。
这一次,她将所有的怒火都倾泻到了受害者身上。她先是在社交平台用恶毒言语疯狂辱骂,接着,利用自己知道的密码,私自闯入了受害者家中。
她冲进衣帽间,疯狂打砸。事后她老公给出的解释荒唐至极:闺蜜那条高仿的爱马仕项链丢了,她怀疑是受害者偷的。
这显然只是一个借口。她真正的目的,是破坏。
她甚至把受害者的男友也叫到了现场,当着他的面谎称,受害者第二天就要跟别的男人去深圳了。
当受害者赶回家,看到一片狼藉和男友被挑拨的场面,终于忍无可忍。她对闺蜜说,自己手上有她出轨的视频,但看在朋友一场,不会给她老公看。
这句话,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出轨视频”这几个字,瞬间击穿了加害者所有的伪装。
她一直扮演着关系中的掌控者,无法容忍自己被别人拿捏住把柄。那一刻,她彻底“破防”了。
她冲进厨房,拿起一把菜刀,没有任何犹豫地砍向了受害者的头部。
“死了更好”、“大不了一起死”,砍人时她嘴里喊出的这些话,已经不是简单的争执,而是带着同归于尽的恶毒。
事发第二天,闺蜜的老公跑到医院,对着病床上的受害者双膝下跪,声泪俱下地请求原谅,恳求她不要让自己的妻子坐牢。
当伤情鉴定结果出来后,一切都变了。
那道5厘米长、缝了十余针的伤口,最终被鉴定为“轻微伤”。这意味着,从法律层面,加害者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闺蜜拿出了两万元钱,声称这是她最后的积蓄,希望能够就此私了。这两万元,与其说是赔偿,不如说是一种羞辱。
受害者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她要的不是钱,是公道。
法律给出的惩罚是行政拘留10天,这短短的10天,对于一个持刀伤人、意图毁灭他人生活的人来说,显然是不成比例的。
而更让人愤怒的,是加害者出狱后的表现。
她在共同的群里、在自己的朋友圈,疯狂内涵、嘲讽受害者,庆祝自己重获自由,甚至笑话对方“你连钱都拿不到”。
面对这一切,受害者没有选择沉默。她聘请了律师,坚决提起民事诉讼,并通过短视频平台,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公之于众。
“防火防盗防闺蜜”,这句曾经的网络戏言,在这起事件中显得如此沉重而真实。
它提醒我们,在付出真心之前,或许真的需要多一些审视和警惕,看清楚对方接近你的真实目的,究竟是寻求温暖的拥抱,还是在寻找一个易于控制的猎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