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红星新闻报道成都多家知名餐饮品牌被四川无名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名集团)仿冒后,引发省市市场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9月16日,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成都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四川省食品生产经营安全协会,成都餐饮企业联合会、餐饮同业公会等以及法律人士专门召开专题研究会。会上确认,近期将在全市范围内针对餐饮行业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李鬼”冒充“李逵”乱象,守护成都美食之都的“金字招牌”。
▲专题研究会现场
老店被批量仿冒
省市监管部门召开专题会议
9月7日,红星新闻报道了成都餐饮市场出现的“仿冒混淆”乱象,无名集团以及相关联的四川麦田鸭食品有限公司、成都果然行餐饮有限公司、上海翔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通过抢注、擦边注册川渝知名老店餐饮商标,批量开设“山寨门店”,出现“十年老店”仅开业一个月、本地知名老店被“复制粘贴”的乱象。
▲商家去市场监管部门递交证据材料
这些仿冒门店通过使用相似店招、装修风格、菜品乃至菜单设计,误导消费者,令正宗老店维权举步维艰。
报道推出后,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成都市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并快速响应。在16日召开的专题研究会上,法律人士、行业协会代表、市场监管部门人员共同分析当前餐饮行业仿冒混淆行为的特点,并就执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当前,餐饮仿冒行为呈现出专业化、规模化的特点。侵权方通常采用“抢注商标”加“批量开店”的模式,先抢注与老店品牌相似的商标,获得合法外衣,再通过统一设计、统一装修快速复制门店,通过线上宣传引流,使新店蹭着老店的热度快速变现。
侵权方深谙法律漏洞,他们注册的商标可能与知名老店存在一字之差,却直接打上同老店雷同或一样的招牌,消费者不仔细辨别很难发现。
涉事集团一主要人员
曾是团购平台从业者,深谙运营规则
记者了解到,无名集团及相关公司中的主要人员颜文伟曾就职于国内某大型餐饮团购平台。从该平台离职后,他开了互联网营销公司,后来到成都做餐饮。他深谙平台运营规则,并且了解在网络时代如何快速打造网红餐饮。
有餐饮门店合伙人告诉记者,在开一家仿冒新店时,线上营销宣传费用占据门店支出的大头,就是为了在网络时代能快速将线上流量进行线下转化。
记者看到,无名集团所“碰瓷”开的店铺包括回味冒烤鸭、无名冒菜、伍妹冒烤鸭、雨田饭店(报道后现已更名为“雨田饭馆”)、永乐饭店(仿冒店现已摘牌)、梅记兔头、罗姐竹笋芋儿鸡、卢家冒菜、鲜知味钵钵鸡等。这些仿冒店,在小红书、抖音平台等均有大量宣传推广,部分大众点评用户甚至还持续宣传无名集团旗下门店的广告,使消费者难分真假。业内人士提到,他们这种集团化运作,导致势单力薄的老店在遭遇被侵权时维权艰难。
▲雨田饭店(宽窄巷子店)更名为雨田饭馆
被侵权的雨田饭店负责人表示,走法律程序维权,他们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即便最终胜诉,“侵权门店可能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并转向下一个目标”,而老店品牌则成为对方快速变现的牺牲品。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针对上述困境,成都市市场监管局正在制定专项执法行动方案,将于近期在全市开展专项行动。
目前,各个被仿冒、碰瓷的餐饮老店已陆续向市场监管部门提交证据材料,也欢迎餐饮界人士提供侵权案件线索,共同维护成都餐饮业的健康发展。
红星新闻也将持续关注此事。
红星新闻记者 章玲
(来源:红星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