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不起眼的习惯正让血脂飙升
不吃早餐
2025年8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高翔、开滦总医院吴寿岭等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刊发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我国人群中,经常不吃早餐与血脂异常风险显著相关,尤其会升高“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同时导致“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下降。
爱吃夜宵
上述研究还发现,吃宵夜也会导致“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升高,“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下降。
与规律吃早餐且不吃夜宵的人相比,有1个不良习惯(不吃早餐or吃夜宵)的人坏胆固醇水平每年增加0.016毫摩尔/升,有这2个不良习惯的人坏胆固醇水平每年增加0.023毫摩尔/升。
我们的身体有一个“生物钟”,除了帮助我们调节一天中的各种生理活动,还会影响我们的代谢,这就包括血脂的调节。“不吃早餐”“吃夜宵”打破了这个生物钟的规律,影响身体正常的代谢。
油腻大餐
2025年7月《营养生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敲响了警钟:偶尔吃一顿油腻大餐,4小时后血脂会飙升、血管会变“硬”。
研究发现,吃完油腻大餐短短4个小时后,不仅血脂飙升,损害全身血管功能让血管变“硬”,还会让大脑供血系统“罢工”。
研究对比了20多岁和60多岁两组男性吃油腻大餐前后血脂的变化:20多岁年轻人组甘油三酯含量从0.88飙升到2.26;老年人组从1.39暴涨到2.92(正常值应<1.7),相当于往血管里直接“灌油”。
太多主食
四川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王文艳表示,很多人血脂悄悄升高主要和主食吃太多、摄入过量碳水化合物有关。如果摄入过量的碳水化合物在体内也会转变为脂肪,沉积在皮下或者是内脏、血液当中。
一般来说,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是占到全天总能量的50%左右。
爱喝饮料
2022年《营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与含糖饮料喝得少的人(一个月不到1份,1份约360 毫升)相比,饮用含糖饮料较多的人(每日多于1份)其平均“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甘油三酯、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更高,而“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则更低。
科学降血脂,记住这5点
1.多吃好脂肪、少吃坏脂肪
减少“坏脂肪”:严格限制饱和脂肪(红肉、全脂奶制品、黄油、棕榈油)和反式脂肪(油炸食品、糕点、人造黄油、包装零食)。
增加“好脂肪”:适量增加不饱和脂肪的摄入,如橄榄油、牛油果、坚果(核桃、杏仁),以及深海鱼(三文鱼、金枪鱼,富含Omega-3)。
此外,日常还要增加摄入可溶性膳食纤维,它能有效降低胆固醇。
2.选择优质的蛋白质和碳水
用白肉替代部分红肉:优先选择鸡胸肉、鱼肉等白肉,以及植物蛋白如豆制品(豆腐、豆浆)。
主食尽量搭配全谷物:多选用全谷物(糙米、全麦面包)、杂豆、薯类替代一部分精米白面,避免血糖骤升,有利于血脂控制。
3.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
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增加力量训练:每周2次力量训练,增加肌肉量能提升基础代谢,更有效地利用血脂。
4.控制好体重、减小腰围
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3.9之间。建议男性腰围控制在90厘米以下,女性控制在85厘米以下。
5. 马上戒烟、尽量不饮酒
戒烟:吸烟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加剧“坏胆固醇”的沉积,使血脂问题雪上加霜。
限酒:酒精会促进脂肪合成,升高甘油三酯。
来源:健康时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