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快速寻求突破口,成了车企们的当务之急。面对智电时代大家对智能、安全、品质的新要求,大家各有各的解法,其中,东风风行的做法更是可以成为行业“范本”的存在。就在最近,央视财经探访东风柳汽,亲眼见证了东风风行旗下星海V9(参数丨图片)在试验场上的出色表现。既有亮眼的智能表现,又有“可靠、安全、耐用”的特点,东风风行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试验场上“亮剑”,对“可靠”足够较真
在造车这件事上,眼见远比耳闻更有说服力。央视财经主持人陈蓓蓓深入东风柳汽,走进生产线,了解试验场,为大家揭秘了何为“可靠制造”、何为“中国智造”。而东风柳汽也借此机会,将其71年的积累与最新的变革,坦诚地展示给大家。在此次探访中,央视财经陈蓓蓓亲眼见证了星海V9的智能化测试。试验场上,星海V9进行了主动刹车演示。配备了AEBS功能的星海V9在遇到行人突然横穿马路的场景时,做到了自动识别行人,并在可能发生碰撞之前主动刹车,保障了行人的安全,也避免了驾驶者的安全风险。
极窄车位自动泊车的测试中,星海V9能通过自动调整停进停车位,并保障两边的间距比较一致。对于星海V9这种“大块头”车型来说,能在极端的停车位中来去自如,这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可以说是非常优秀了。
而之所以能在智能化方面有如此出色的表现,与柳汽扎实的技术与严谨的验证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研发实验室到极限试验场,为了让车辆足够可靠,东风柳汽以较真的态度,一次次严苛的测试,最终让星海V9有了在试验场上“亮剑”的底气,而其也因此获得了被用户信任的“资本”。
持续技术攻关,将“耐用”揉进骨子里
党的二十大以来,东风柳汽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汽车央企当先锋的指示精神,锚定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东风柳汽先后推出雷霆、星海V9、星海S7等重磅产品,为东风汽车“三个跃迁”奋斗目标提供支撑。作为行业先锋,东风柳汽持续与集团协同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快核心技术掌控。在造车方面,其延续的除了“可靠”,还有企业长久以来积累的“耐用”基因。
多年以来,为了满足甚至超越用户的期待,柳汽在质量可靠性、动力链的匹配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而这些过往经验,也为柳汽的乘用车发展做了身后积淀。结合过往经验,以及对乘用车开发的理解,柳汽以更适宜乘用车的标准,为东风风行旗下乘用车带来了更高品质保障。
科学验证+匠心调校,把“安全”变成硬承诺
智电时代,“安全焦虑”逐渐显现,乘用车用户对此更是感触颇深。基于对当下用户“痛点”的理解,东风柳汽高度重视车辆安全,并将这一思路注入东风风行的发展中。东风风行旗下车型风行T5 EVO 在 C-NCAP 碰撞测试中获得五星评价,正是柳汽强大技术与安全实力支撑的结果。
不仅是技术层面,柳汽自建的研发试验场,是国内极少数由车企自建的能同时满足全系列乘用车的综合型专业试验场,整车各类道路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环保噪声及主观评价等试验它都能应对。而东风风行旗下的乘用车,都会在这个试验场进行一次次的科学验证以及匠心调校,从而保障车辆的安全性。
另外,柳汽还在全国还布局了高温、高寒、高原的三高测试及场景化测试基地,自主开发多条覆盖客户实际用车场景的典型场景化验证试验路线,真实还原客户实际使用场景,提升各类测试结果与客户使用的符合度,确保车辆在任何极端环境下都可靠安全。同样的,这意味着,东风风行将有足够好的条件来验证车辆的安全性,其出厂的每一款新车,都将会带着足够硬核的“安全基因”。
东风风行的安全,也是有口皆碑。有用户表示,其曾经开着星海V9去出差,返程时突然遇上暴雨,高速上能见度非常低。在过一个弯道时,前面一辆小车突然打滑失控,眼看就要撞上护栏。幸好车辆的ESP系统瞬间介入,稳稳控制住了车身轨迹,轮胎一点都没打滑。可见,东风风行是真的把“安全”变成了对用户的硬承诺。
结语
作为东风柳汽旗下的乘用车品牌,东风风行将“可靠、安全、耐用”基因融入乘用车的技术实践,这一做法可以说是“四两拨千斤”。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东风柳汽延续过往的经验,对乘用车进行“反哺”,于用户而言也是非常负责任的表现。毕竟,没人想成为车企成长路上的“小白鼠”,一步到位的技术加持,无疑更让人安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