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一定将是写进中国养猪史的一天——25家头部猪企被要求减产100万头能繁母猪、2026年出栏量同比缩减10%以上。这不仅意味着猪周期即将加速反转,更意味着猪业发展方向发生重大改变。但为什么说,在新政策、新形势下,动保和饲料企业的重大机会,是帮助中小散户养好猪呢?
猪业大减产带来的影响
众所周知,这两年在养猪业“内卷竞争”的大背景下,作为上游产业的饲料和动保产业也受到深刻影响。尤其是动保产业的利润率直线下降,不少企业在价格战下艰苦求生,被迫裁撤项目、裁员降薪等等,还有一些企业的高管问责辞职......
那么,随着养猪业“减产运动”拉开帷幕,对这两大上游产业将有何影响呢?
我们先来看,养猪业本身可能发生的改变——
首先,各大猪企能繁母猪将总计减少百万头,而出栏量被要求减少约10%,这两项减产任务一定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但更多是为了确保大猪企实实在在减少了“生猪上市量”。
具体,25家猪企2026年将减少生猪出栏量多少头呢?
据不完全统计,牧原、温氏、双胞胎、新希望等25家参会猪企中,有18家猪企公布2025年出栏计划约为21472万头,还有力源、上海光明、金陵农牧等7家企业数据未公开,粗略估计25家猪企的年出栏量有望达到2.5亿头。
那么,2026年要同比减少10%出栏量的任务下,最终减产幅度或在2500万头以上!
注意!上述数据和测算大多是包含了仔猪的,除了有的企业没公布仔猪销售预期以外。为何要将仔猪加进来呢?因为如果销售仔猪不算年度出栏量的话,那岂不是给了大猪企们“钻空子”的空间。
其次,猪价回暖加速,长期利润有保障。
生猪产业最大的矛盾是“供需矛盾”,而供需矛盾中最容易变动的就是“供应”。因此,随着全国生猪产能的下降,猪价有望在2026年迎来快速上升。
客观来看,各大猪企要在2026年1月底之前减产百万头母猪,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因此大概率9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就会开始加速减产,对应着从2026年下半年开始供应量减少,猪价加速回暖。
并且,这次会议明确强调,母猪产能调控机制将长期运行,这意味着国家是要稳定养猪业有着正常合理的利润。这除了是为了CPI以外,还有可能是为了“乡村振兴”和掐断垄断发展的苗头。
第三,中小养殖户可能迎来“复苏”。
都说中小养殖户是“船小好调头”,但这几年下来小散户光调头跑路了,很少有能够成功回到养猪赛道的。除了非瘟影响以外,猪周期就是最大的挑战,甚至可以说,很多小散户不是倒在非瘟之下,而是面对来自大猪企的“碾压式优势”,已经失去了想要与之竞争的心力。
历史证明,随着猪企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中小养殖户的处境一定是越来越难。
第一难是盈利难,大猪企们逆势扩张,猪价真的盼不到好。
第二难是竞争难,大猪企在饲料上可以自己研发配方,在动保上可以将价格压到极低;中小养殖户则还要担心被坑、被骗。
第三难是资源难,大猪企有着最好的人才资源、种猪资源、金融资源和补贴,中小养殖户呢?
每一次讨论大猪企和小散户,总有人说小散户的成本也能很低,能够用各种粮食来饲喂,更有责任心,生产效率会更好......实际上这是和稀泥,或者说是故意弱化小散户的困境!这些小优势,摆在大猪企面前根本难以抗衡。
咱不否认确实有中小猪场养得很好,但那只是个例,是精英中的精英,普遍情况就是中小养殖户被挤压了生存空间。
而未来,随着猪价逐步回暖,中小养殖户也能看到可观的盈利空间,有很有可能会迎来一波复苏。之所以说是“可能”,主要是因为中小养殖户想要成功复养,或者多养一些(适度规模),还面临着环保和防非的挑战。
饲料、动保产业的冲击!
毫无疑问,饲料、动保产业首先将会受到一轮冲击!
结合以上信息可知,上游产业将面临如下影响:
1、母仔猪减产(母仔猪产品需求下降);
2、仔猪外销大幅减少(大猪企会更倾向于自己养大,从而赚取更多利润,因为明年猪价一定是下半年显著高于上半年);
3、大猪企总体需求进一步下降,大客户竞争更加激烈;
4、猪价回升,饲料、动保的利润率可能会进一步回升;
5、帮助中小散户养好猪!将是最大的机会。
先来看不利的影响:
首先,大猪企在减产的情况下,对饲料、动保产品的需求将随之减少,这意味着上游产业之间的“大客户竞争”将更为激烈!
其次,大猪企如何在减产的情况下实现利润增长,这一定是他们现在及未来最关注的问题!最直接的方案就是降低成本,降低成本最直接就是缩减支出,在招标中对价格的要求仍旧很低!
简而言之,大猪企的生意恐怕更不好做了。那么如何破局呢?最大的机会在中小散户这边!
再来看有利因素:
首先,随着猪价回升,广大猪场的盈利情况将会好转,那么动保和饲料销售经理在外谈业务的时候,很可能会更加顺畅。毕竟有的时候,许多猪场老板想买好产品,但资金和利润真的不允许,尤其是对后市行情预期很低的情况下,真的不太敢“加大资金投入”来养猪。
其次,高端产品销量将会上升!无论是大猪企还是小猪场,随着产能收缩、猪价回升,对于“养好猪”的追求将会更高,那么就会更倾向于使用更好的产品。原本许多只有大客户才会大量购买的产品,中小散户也会逐渐尝试和接受。
最后,最重要的就是帮助中小散户养好猪!
前文提到,中小散户有复苏的机会,但需要面对环保和防非的两重挑战!那么,谁能够帮助更多中小散户养好猪、赚到钱,谁就能获得更多养殖户的信赖。
要知道,中小散户并不是不热爱养猪业,而是因为一方面猪价太低,一方面环保和生物安全的门槛越来越高。那么在未来环保要求收紧、防疫长期高压的情况下,如何帮助中小散户解决这两大难题,成为了最重要的机会!
此外,笔者一直坚信,现在的智能化养猪还有广阔发展空间,智能化设备绝不应该只存在于大猪场中,随着智能化养殖技术的进步,使用成本应该越来越低,中小养殖户也应该能够逐步享受到智能化带来的生产力提升。
有趣的是,也有一种说法——任何政策的实施,在打压一个群体、一种现象的时候,也等于在无声的扶持另一个群体!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跳出行业减产本身,看到“乡村振兴”是被高度重视的国家战略,可是如何振兴、怎么让农民富裕起来,完成这个目标确实还任重道远!但是归根结底,农民要以农民的身份富裕起来,还是离不开种植和养殖......
当然,笔者个人认知有限,对于新政策、新形势,您有更多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