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苗 刘志坤 路董萌
近日,纽扣教育退费难引起关注,报道后,不少网友对纽扣教育的专家身份以及隐形介入孩子提出了质疑。对此,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咨询了专家和律师进行进一步解读。
此前,河南家长许程(化名)为解决孩子叛逆问题,看到纽扣教育宣传后主动联系该机构,因被“隐形介入孩子”的承诺打动。服务期间,机构仅以充错话费名义与孩子短暂沟通几次,其余时间均要求许程学习推送的视频课程。许程称,课程不适用且机构未履行“直接与孩子沟通”的承诺,提出退费却被以“服务期已结束”为由拒绝。
记者从许程提供的“纽扣教育咨询服务合同”中看到,合同内容涵盖服务定义、服务模式、服务期限及合同解除、中止或终止等共计十三项,其中合同期限仅为两个多月。
针对合同期限问题,纽扣教育工作人员回应称:“常规服务合同期为两个月,80%以上问题不严重的家庭可在此期间调整至良好状态。”当记者追问“两个月服务期限是否具有科学依据”时,该工作人员仅表示“大多数问题不是很严重的家庭,两个月的时间就够了”,未提及任何具体科学参考标准。
对于服务重心,该工作人员称“我们80%的力在家长上,20%的力在孩子上”。针对家长提及的“隐形介入”,其解释会根据不同家庭情况,采用充话费、玩游戏等多种方式尝试与孩子接触。
此外,当记者以家长身份咨询“孩子患有抑郁病能否治疗成功”时,机构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当然可以”,并强调“专家老师从业经验丰富且双证在手,双证是心理咨询师加家庭教育指导师,都是国家级的心理咨询师”。
针对纽扣教育的相关回复,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一科负责人王丽娜表示,临床上不存在“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两个月为一周期”的说法和“80%精力用于家长,20%用于孩子”的服务逻辑。
“因为不同问题的解决所需时间不同。心理咨询和治疗都具有高度个体化,需根据问题类型匹配合适技术,再结合科学研究确定成熟疗程”。王丽娜说,所有治疗离开评估都无从谈起,不能泛泛地界定精力分配比例,需结合每个家庭的具体评估结果制定方案。
她还明确表示,正规医疗机构没有“隐形介入”的说法,且接受的所有心理咨询、治疗培训中,均未提及“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可隐藏身份与来访者接触”。“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需保持‘治疗师-来访者’的单一专业关系。”
针对机构提及的“双证专家”,王丽娜解释,心理治疗师需具备相关专业学习背景,且在医疗机构内从事心理治疗工作,方可报考心理治疗师证,可从治疗层面开展工作,服务对象包括正常人及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等患者。而心理咨询师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已不再发放证书,此前由劳动部组织考试发放的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也已停考多年,主要针对正常人的一般心理问题提供咨询服务,不可从事疾病治疗工作。
王丽娜强调,若心理咨询师声称“能治疗抑郁症”,则明显超出了其服务范围,即便抑郁症患者病情好转后,心理咨询师也仅能针对个性成长、人际关系等非疾病层面提供服务。
此外,还有一位来自广东的宋晨(化名)反映,自己妈妈签合同时,仅让她口头表示“知悉合同内容”,未通过线上或其他方式在合同上进行电子签名落款。
对此,有律师关于合同签署方式的法律效力做出解读,纽扣教育工作人员仅让家长口头表示“知悉合同内容”,但家长未通过线上或其他方式在合同上进行电子签名落款,应视为未签订,合同未成立。
针对如何判断是否存在虚假宣传,律师认为,关键在于核查其是否存在承诺效果、夸大自身能力及服务效果的行为。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