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千万”的网红老板,竟连4000多元的培训退款都赖着不还?
近日,东湖高新区法院的的执行干警,顺着被执行人社交平台“炫富”的线索,便装潜入某会议现场,带回被执行人,最终戳破其精心打造的“成功人设”,帮助申请人拿回了含迟延利息在内的全额退款。
荆楚雷霆2025武汉行动
案件陷入困境
培训机构关门,负责人失联
事情要从2021年3月说起。8岁的李某在一家舞蹈培训机构学跳舞,父亲为其缴纳了6180元课程费。可没过多久,机构便频繁更换教学场地和老师,课程质量大打折扣。几番沟通后,双方最终达成退款协议,约定退还4000余元。
本以为退款只是时间问题,没想到协议签完后,这家舞蹈培训机构突然“人间蒸发”——门店关门,负责人失联。多次联系无果,李某家长只好向法院起诉舞蹈机构的经营者郑某。
案件胜诉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立即对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展开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郑某名下无存款、无车辆、无房产,还涉及多起未履行执行案件,可供执行的财产一片空白。
面对现实,法院只能依法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同时,明确告知申请人:如发现新的财产线索,可随时向法院提供,法院将继续启动调查,直到被执行人履行完毕。
峰回路转
被执行人社交平台高调炫富露出踪迹
案件终本后不久,申请人送来一条关键线索:被执行人在社交平台高调宣传自己“年入千万”,还在公众号上发布其商业成功经历。
执行法官立刻顺着这条线索展开调查,发现郑某不仅在社交媒体高调打造“成功企业家”人设,还在个人公众号上发布多篇“商业传奇”文章,字里行间都在彰显自己的财富实力。
更重要的是,公众号文章中明确提到,郑某近期将在武汉某大厦参加一场商业会议。
这一发现让案件迎来转机。执行法官判断,这是找到郑某的最佳机会。为避免打草惊蛇,执行团队制定了周密的“便衣执行方案”——不穿制服、以与会人员的身份潜入会场,伺机控制被执行人。
机智蹲守
法官乔装参会成功控制被执行人
会议当天,执行干警提前抵达会场。现场人头攒动,执行法官通过排查,最终确认了被执行人的具体位置。
“当天还是比较紧张的。”参与执行的干警回忆道,“我们分散在会场不同位置,有的装作参会嘉宾,了解整个活动流程;有的扮作摄影工作者,拍摄现场参会人员,以锁定被执行人位置;有的化作安保守在门口,防止被执行人逃跑。”执行干警之间全程保持紧密沟通,确保能够第一时间控制住被执行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执行团队在默契配合下,终于成功锁定被执行人并将其带回法院调查。
面对执行法官的询问,郑某辩称社交平台宣称的“年入千万”只是为打造网红人设而虚构的内容,并非真实情况。都是为了吸引客户合作,其实根本没钱。
但执行法官并未轻信这番说辞。在对郑某的随身物品和手机进行细致搜查时发现:郑某长期借用其父亲的微信账号,用这个“隐藏账号”谈生意、收款项,企图以此逃避法院调查执行。
真相大白
"网红人设"难逃法眼,司法拘留促履行
账户存款虽经核查确未达千万,但是全年流水已有近百万。面对确凿证据,郑某仍试图狡辩。执行法官当场告知郑某,鉴于其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将依法对其采取司法拘留措施。
听到“拘留”二字,郑某终于慌了神,此前的“淡定”荡然无存。他连忙承认错误,一边向执行法官求情,一边立刻联系亲友筹集资金。
没过多久,被执行人就将李某的课程费以及在本院另外三个案件的案款全额交到了法院账户。同时,郑某还写下了悔过书,承诺今后一定会遵纪守法,诚信经营,绝不再做逃避执行的事。
失信者寸步难行,守法才能行稳致远。
法院提醒
所有被执行人都应自觉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切勿抱有侥幸心理。无论是打造虚假“人设”,还是更换社交账号、转移财产,这些逃避执行的“小聪明”,终究逃不过法律的“火眼金睛”。任何企图逃避执行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只有诚信守法,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实现长远发展。
申请执行人在执行过程中积极配合法院,主动提供财产线索,也是本案能够取得突破的关键。法院鼓励更多申请执行人主动向法院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共同维护法律尊严和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
荆楚雷霆2025
武汉行动
来源丨执行局
编辑丨政治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