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大学老师卖房 40 万,贷款 8 万,只为保住一份工作

0
分享至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凤凰网 ID:ifeng-news 作者:王雯清

要么走账要么走人

期末考试刚结束,唐文生就被学校解聘了。「请于三个工作日内来人事处办理手续。」学校通知他。

唐文生在西安一家民办二本高校任教。今年 5 月,学校突然下发《科研教研工作量认定及考核管理办法》,要求各职称教师完成一项名曰「横向经费」的到账任务,金额为4.5 万到 10 万不等。横向经费是高校科研经费的一种,主要来自于企业和社会机构付款,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立项资助的「纵向经费」相对。

唐文生是助教,需要认领 4.5 万横向经费到账,在 7 月前完成。对他所在的文学院的教师们来说,为企业或社会机构提供技术服务来获取这笔科研到账,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年轻教师都在观望。一个月过去,汉语言文学系 43 位教师,只有 16 位在横向协议上签字,完成率仅 37.2%,文学院院长不得不开了一场动员大会。

那天,唐文生在线上参会,听到院长如是「提点」老师们:如果你能拉来横向科研项目,那是你的本事,如果你拉不来,你就去找一个公司做假合同


院长在会上说,横向经费是硬性要求,学校给文学院下达了 702 万到账的指标。为了能在 2029 年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申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必须保证,接下来 5 年,每年师均科研经费不低于 4 万元。这也就意味着,唐文生需要连续5 年完成横向经费到账。

「这是支持学科建设,支持申硕,也是要永久保住我们自己的工作岗位的一个长远之计,希望大家能够理解。」院长说。

对文学系教师们低迷的完成率,院长似乎感到痛心,「我不知道我在文学院做院长,做得如此失败。」她一遍遍强调,当她必须在某位教师的考核表上写下「不合格」三个字时,她会有多么难受。她觉得同志们没看清形势:「要么走账,要么走人……经济这么低迷的情况下,我们不严格要求,让老师失去饭碗,出去再找工作,这是我不想看到的。」

会上,一位教师提出困惑,「一个是途径不太清楚,另一个就是有资金压力」。

院长开始暗示老师们自掏腰包「设置成分期付款的形式,压力就不大了」

她现身说法,以自己为例。今年暑假,院长正准备装修已经住了 24 年的房子,她找了个装修公司,和对方说好,一块一个横向课题。她拟题目——「人居环境文化主题策划」,然后用 DeepSeek 做了一个 10 万元的装修方案。合同约定,装修公司(实则是她本人)向乙方(学校)分批次支付调研费、设计费、实施费用。这笔横向经费到账后,她再拿装修期间产生的发票,去学校财务处,想办法把这 10 万元报出来。

「这就是真题真做,」院长说,「你还有什么疑问?」


「我这脑子反应太慢,我再琢磨,我好像有点眉目。」这位老师磕磕绊绊地回复。

另一位教师问:「现在每个老师都是用自己的资金去报这个账,不管是贷款也好,还是掏自己的资金也好,学校是否能保证我们的报销下得来?」

「这个我估计学校不会不给的,因为我去年弄了 9 万,学校真给了,我当时也有这个担忧,今年我又弄了 7 万,我没有这个信心的话,我不会再给的。」教研室主任说。听上去他没有院长那么笃定。

在会议的最后,汉语言专业负责人总结分享了她的个人经验,给大家传递信心:「我自己也是贷的款,贷了一年,中间付了几百块利息,一年以后全款付清,报账下来是没问题的。」

贷款充值,掏钱保工作


尽管学院再三担保交上去走账的横向经费会「完璧归赵」,唐文生 最终还是没有在假合同上签字。

他算了一笔账。横向经费到账后,学校交 6.7% 的增值税,再收取 10% 的管理费,他再花 4% 购买假发票,一圈下来,即使余钱能全部报销,他也损失掉了不少「本金」。他每个月基本工资 5000 元,课时费 40 多一节,连续交 5 年横向,等于得进去一年收入

钱还是小事,他更担心学术造假会给他的职业发展留下污点。唐文生是 95 后,本硕都在澳洲就读,学的是文化产业,疫情期间回了国。他先是去陕西一家国企工作,领导要他吃回扣,他胆小不敢做。辞职后,他来到高校,「觉得象牙塔可能相对来说会远离尘埃」。工作之余,他仍在寻找国外的发展机会:「我的职业生涯可能是面对国外的,学术造假会是非常严重的指控。」

文学院近 100 位教师,和唐文生一样,拒绝签字的有 6 人,均被学校辞退。更多人还是愿意花钱,保住这份只能勉强糊口、但至少体面的工作。


失去工作后,唐文生也有些后悔,「收入没了以后会感到恐怖,自己没有正事干,每天就给家人打扫卫生做饭」。他是西安本地人,已婚,有房有车,家庭富裕,和那些来自外地农村的老师相比,4 万块钱对他来说数目不大,他也有过闪念,「还不如给了算了」。

事后,唐文生最不能理解的是: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他和不在高校的人交流,对方说掏点钱保住工作很合理,现在找工作都得花钱呢

如今在小红书上搜索「横向课题」,会出现许多帖子在交流「花钱自保」经验。一位天津的大学教师,考虑到孩子要上学校的附属幼儿园,卖掉房子,拿出 40 万「充值」横向;一位 IP 安徽教师,惭愧地「是我太没用了,没有钱,没有能力完成预期目标……不知道这样工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同时晒出已向银行贷款8 万元的截图

活跃在评论区里的,不乏专业中介,他们帮助教师匹配企业资源,并给教师做报账计划。一位名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在朋友圈里亮出一份汇款记录,表示今年 2 月他曾帮助一位经管老师完成 100 万横向,配文是:「24 年 8 月加的好友,今天突然成交,若非学校政策逼得太紧,谁愿意这么折腾?」

石云在苏北一家公办本科任教,也是一名文科讲师。她告诉凤凰网,今年,她所在的学校改革了考核要求,明确把横向课题写进了职称评定及岗位聘期考核里,如果完不成指标,绩效和职称评定都会受到影响。摊派到她身上的任务略高于唐文生:接下来三年,每年完成 5 万到 7 万横向到账。

「我还没有听到过哪一个文科老师能很正规地拉到横向。」石云说。和应用性强的理工科不同,文科很难直接产生社会经济效益。没办法,石云只能自己掏钱,再托做生意的亲戚朋友,通过他们的公司账户,把钱打到学校。

横向课题正在慢慢成为考核教师们的硬性指标,这一变化,石云说,她的学校大概始于 2022 年。2021 年 9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了 2020 年度新增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名单。学位授予每 3 年评定一次,明确把该教学资质和经费挂钩,对科研到账经费和学校收入都提出了相应要求。石云觉得,高校「通过上一轮冲硕士点的操作尝到了甜头」,横向到账经费既能向上展示「科研实力」,参与考核比拼,又能为学校创收,「哪怕管理费只收 1%,对学校办学来说都是一笔收入」。

这也是刘一均这两年观察到的变化。他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博士,2023 年毕业后,在中科院当了一年博士后。他观察已在高校工作的师兄师姐的状态,得出结论:「现在高校的逻辑是,你要么给我名,要么给我钱,名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钱就是横向。


多位二本院校教师表示,以二本院校的平台去申请国家级课题,基本不可能。从唐文生所在的二本学院发布的文件来看,横向科研项目,每到账 1 万元,算 10 个工作量,与之对比的是,国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立项结题,算 2500 个工作量。

石云最担心的是法律风险。合同与报销的流程经不起严格的法律审查,「等于你留着一个把柄在学校手上」。她认为,尽管校方暗示老师去造假,但校方并没有下达红头文件明文要求,出了事,学校不必承担风险。

眼下,她正发愁,财务处对横向经费开支的报销要求如此狭窄,今年她得买多少东西,才能凑够 5 到 7 万的发票?

学术圈子,富二代,阶层固化

二本院校铆足了劲凑横向,为的是保本申硕,而一本院校凑钱的目标则是:向「双一流」看齐。

吴建军在北方一所理工类院校任讲师,他说:「从学校各类文件通知来看,我感觉在冲双一流,从上到下卷得很。」

2021 年 8 月,吴建军从一所 985 高校博士毕业,靠投简历,入职了这所一本高校。学校实行预聘制,首聘期 4 年,通过聘期考核后,才能转为长聘。他和学院签订了任务书,首聘期内,他需要完成累计 100 万元的科研到账经费。他努力完成了指标。但等他去交材料,人事处的老师告诉他,今年得按副高的要求来,得累计 150 万。

「我今年咬着牙,还得再弄 50 万。」吴建军说,文件解释权在学校手里。


无论是因为领导要政绩,还是学校要名气,这两年,吴建军面临的业绩考核一直在加码。他举了个例子:假设学校有 100 个任务,10 个二级学院,一个学院肯定不能只分 10 个,至少得分 12 个;学院分给老师,又会再加系数。

这突然增加的 50 万,吴建军虽然无奈但也有信心,这是因为,他也早早给自己加了系数,「为了完成 100 万的任务,我给自己定了 300 万的任务,这样我才有把握完成 100 的任务量」。

交流起来,吴建军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工作前三年,他特别恐慌,整日里状态都很紧绷。虽然和文科相比,工科在和企业合作上有优势,但即便项目谈成,经费到账也是有周期的,往往活干完了,手续还没走完,焦虑的时候,吴建军也曾去银行研究过能否贷款,「但没有走到那一步,我的业绩从去年开始慢慢上来了」。

为了拉横向,吴建军还去北京读了个博士后,「去想办法,拓展合作」。如果能拿到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那就是「碾压式地」「毋庸置疑地」能通过考核,但数据显示,2024 年度国家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率为 15.54%,对师门不够强大、人脉资源匮乏的普通教师来说,难度太大。学院内部也有派系,吴建军说,以市科技局的纵向项目为例,对院长派系的教师们来说,申报容易,他自己连报名资格都没有。他所上交的 150 万,都是实打实向企业争取来的横向经费,纵向他「根本拿不下来」。


在吴建军看来,阶级固化在高校也很明显。如果他是富二代,家里不缺钱,200 万大笔一挥,他就能过得很舒服,或者如果他是长江学者的门生,发论文、出成果,也会方便。

如果能顺利通过首聘期,接下来,吴建军下一步的规划是「研究人」,研究如何和人打交道,他觉得,所谓的学历脑力劳动在权力和资源面前是很微弱的」。努力搞「横向」的这两年,他对科研的认可度逐渐降低,「其实人生要有机会当领导干部,何必要搞技术」。

教学是最不重要的事吗

和吴建军一样,王森也对科研感到失望。

王森今年 43 岁,博士毕业后,在山东一所公办二本院校工作了七年多。她是文科讲师。今年年初,学院向她摊派了 70 万的横向到账经费任务——她的年收入不过 10 万元。

她拿不出这个钱来。学院领导找她谈话,建议她把房子抵了,再自己注册个公司。「有些老师的确那么干了,但是我干不了,一旦中间有什么闪失,房子没有了,我的父母住哪里呢?我也不可能拿父母的养老钱去做这种有风险的事。」王森说。

现在来看,王森觉得,领导就是在 PUA 她。他对王森说,别看你是博士,现在博士也很卷的,30 岁的博士,我们都嫌年龄大

王森在 2017 年开始找教职,那是博士进高校最好的时候。那两年,国家启动「双一流」建设战略,合并「三本」院校,许多地方学院升级成为大学。但短短几年后,高校教师就快速「超编」了,博士进高校也变得越来越困难。王森觉得,现在的高校教师和公司里的员工是一样的,拉横向课题,就像在拉赞助卖保险


过完年,王森选择了辞职。除了无法完成的横向任务,王森决定离开的另一个原因是,她放弃做科研了。本该专心做科研的时候,她总是患得患失,陷入灾难化想象:这个立项书要是投不中怎么办?情绪和状态都非常差。

读博的时候,她相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读完博士,她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儿:适合做科研的人,除了要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还要有很强的公关能力、和其他人打交道的能力。她不擅长。但是,付出了那么多,她又没法放下。

即便是她最喜欢的教学部分,也几乎成了高校里最不重要的事。在王森的感受里,疫情之后,教学就变味了,出现了许多条条框框的束缚。

首先是写材料。入职七年,王森每年都要花大量时间修改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但实际上,日常教学很难按这个大纲去安排。去年,为了应对为期半个月的学科评估,王森来来回回地写材料,忙活了一年的时间。吴建军也有同感,「各种材料,无数次不定期地随时抽查,随时推倒重来。」这些材料包括基础的学生作业、期末表现,还包括教学分析报告。

然后是全流程监管。吴建军感到,所谓的信息化办公系统,就是用来不间断地对老师和学生进行监控。一个新概念是「无感听课」。教室里装上几个摄像头,360 度全天候监控,领导不定期查看监控画面,教师必须时刻站在能拍到的范围里,前三排学生得坐满。另一个概念是「抬头率」,学生抬头听课的比率,只有保持抬头状态的学生,才算是在认真听课。

这些监管让吴建军身心疲惫,他的身体出现了应激反应,「它(学校)一检查,我就生病。」吴建军说,「马上感冒,嗓子不舒服,浑身不舒服。」

江苏的石云觉得,教学已经变成表演,「最重要的是拿数据,让各个环节都看起来很努力,有事情在做」。她所在的学院从不给教师批假或调课,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是去开学术会议,还是病得严重,只要人还活着,就得去上课。因为病假调休关乎到另一项数据,影响学院之间年底的排名。

传统印象里的高校教师,工作稳定,自由,有寒暑假。但这两年,「青椒叙事」早已不是这样了。石云说,所谓的自由,就是自由地加班。她如今身兼数职,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早上睁开眼就要工作,晚上 12 点还在给同事发消息。对有科研志向的青年教师来说,寒假更是不可能休息。每年 3 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接受送审,从 12 月开始,教师就得为自己 30 页的立项书精雕细琢


高校教师的性价比逐年降低。石云说,如果让她给博士毕业生建议,她会讲清楚所有弊端,但如果对方对科研有热情、有理想,她还是会鼓励他们进高校

她自己就是这样。虽然不能成为所谓的学术大佬,但石云说,她对学术仍然有理想,如果离开高校去做公务员,或者去教培机构,谋生当然可以,但精神层面的滋养,就会弱很多。

再三思虑后,王森决定告别科研。她感觉自己从读博到工作,一直走在世俗层面「正确」的道路上,但她越来越感到,这种生活方式不是她想要的,她没有找到科研的真正的意义。辞职前不久,她在三个星期里感染了两次甲流,也是因为生病,她突然意识到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什么是可以放手的。在辞职报告上盖完公章,她感到释怀,「它(辞职)就在我的计划里头的,博士毕业时我就想休息一年,无奈父母像催婚一样催我尽快工作,这一等就晚了七年」。

之后,王森打算去做独立老师,给学生提供学业规划咨询。教书育人仍是她的热情所在,她希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帮助他们找到擅长之处。这是在如今的大学里,她难以实现的。

*应对方要求,文中唐文生、石云、刘一均、吴建军、王森为化名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凤凰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我们长期为科研用户提供前沿资讯、实验方法、选品推荐等服务,并且组建了 70 多个不同领域的专业交流群,覆盖PCR、细胞实验、蛋白研究、神经科学、肿瘤免疫、基因编辑、外泌体、类器官等领域,定期分享实验干货、文献解读等活动。

添加实验菌企微,回复【】中的序号,即可领取对应的资料包哦~

【2401】论文写作干货资料(100 页)

【2402】国内重点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汇总(60 页)

【2403】2024 最新最全影响因子(20000+ 期刊目录)

【2404】免疫学信号通路手册

【2405】PCR 实验 protocol 汇总

【2406】免疫荧光实验 protocol 合集

【2407】细胞培养手册

【2408】蛋白纯化实验手册

【2501】染色体分析方法汇总

【2502】国自然中标标书模板

【2503】WB 实验详解及常见问题解答

【2504】DeepSeek 论文写作常用口令

【2505】中国科学院期刊分区表(2025 年最新版)

【2506】期刊影响因子(2025 年最新版)

【2507】130 种实验室常用试剂配制方法(附全套资料)

【2508】常见信号通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夜之间,成千上万的小餐饮老板,仿佛约好了一样,集体“醒”了

一夜之间,成千上万的小餐饮老板,仿佛约好了一样,集体“醒”了

阿伧说事
2025-09-15 15:25:30
创历史!亚裔女武神主帅执教首季当选WNBA最佳教练 曾是快船助教

创历史!亚裔女武神主帅执教首季当选WNBA最佳教练 曾是快船助教

醉卧浮生
2025-09-18 09:28:18
海量!刘强东“请客”菜单曝光,连续敬酒15桌,一人喝大半斤茅台

海量!刘强东“请客”菜单曝光,连续敬酒15桌,一人喝大半斤茅台

前沿天地
2025-09-17 14:14:12
羽球冷门不断!安赛龙翻车,世界冠军陪跑,国羽男双夺冠后次轮游

羽球冷门不断!安赛龙翻车,世界冠军陪跑,国羽男双夺冠后次轮游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09-18 18:39:32
红军时期,毛主席认为有两个人的才能远胜自己和朱德,曾主动让贤

红军时期,毛主席认为有两个人的才能远胜自己和朱德,曾主动让贤

覃仕勇说史
2025-09-17 07:14:25
重新签约!你好,24号崔永熙!拒绝NBA球队无理要求

重新签约!你好,24号崔永熙!拒绝NBA球队无理要求

篮球实战宝典
2025-09-17 20:46:20
黄仁勋称对有关中国企业被要求不得购买该公司芯片失望,中方回应

黄仁勋称对有关中国企业被要求不得购买该公司芯片失望,中方回应

澎湃新闻
2025-09-18 15:28:27
中国股市:最好的休息,不是空仓,而是一生专注“只做一只股票”

中国股市:最好的休息,不是空仓,而是一生专注“只做一只股票”

一方聊市
2025-09-16 13:43:11
仅2棵,1960年在荒废的别墅中找到,嫁接后年产值81亿元

仅2棵,1960年在荒废的别墅中找到,嫁接后年产值81亿元

万象硬核本尊
2025-09-16 20:47:51
公司精简结构开除我,临走时人事问我有多少股权,我淡定说:58%

公司精简结构开除我,临走时人事问我有多少股权,我淡定说:58%

今天说故事
2025-08-28 18:12:15
汪小菲直播间拒谈s家话题,直言不说别人,两孩子与徐家已无往来

汪小菲直播间拒谈s家话题,直言不说别人,两孩子与徐家已无往来

娱圈小愚
2025-09-18 14:25:03
请到这种律师,开几次庭当事人可能就发现不对劲了!

请到这种律师,开几次庭当事人可能就发现不对劲了!

杨文战律师
2025-09-17 11:30:52
北京电影家协会公示失联名单,宋春丽、邓超、郭晓冬被点名

北京电影家协会公示失联名单,宋春丽、邓超、郭晓冬被点名

扬子晚报
2025-09-18 11:17:38
用1年退货!西媒:德科决定不留下拉什福德!认为3500万买断不值

用1年退货!西媒:德科决定不留下拉什福德!认为3500万买断不值

直播吧
2025-09-17 23:21:03
上海学生餐吃出臭虾仁!供应商垄断500所学校,孩子腹泻只给饼干

上海学生餐吃出臭虾仁!供应商垄断500所学校,孩子腹泻只给饼干

朗威谈星座
2025-09-17 14:21:50
刚刚!“爷叔”解套了,上海建工一度涨停,股价飙升至3.88元

刚刚!“爷叔”解套了,上海建工一度涨停,股价飙升至3.88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11:32:23
吃他汀不能碰鸭肉?医生提醒:不只是鸭肉,这6物或也要忌嘴

吃他汀不能碰鸭肉?医生提醒:不只是鸭肉,这6物或也要忌嘴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09-17 10:30:33
女生宿舍分娩后续:系与男友寒假温存结缘,事发后男友无踪影

女生宿舍分娩后续:系与男友寒假温存结缘,事发后男友无踪影

观察鉴娱
2025-09-18 09:34:43
美军慢了半拍!山东夜空这一幕,证明我国成功预判了美军的动作!

美军慢了半拍!山东夜空这一幕,证明我国成功预判了美军的动作!

辉辉历史记
2025-09-16 21:58:22
傅崇碧回忆铁原阻击战,曾多次提到187师,师长88年晋升上将军衔

傅崇碧回忆铁原阻击战,曾多次提到187师,师长88年晋升上将军衔

蜉蝣说
2025-09-18 11:09:16
2025-09-18 21:12:49
生物学霸 incentive-icons
生物学霸
科研资讯平台
9877文章数 3116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进国家电网神校:长春工程学院,就业真相调查!

头条要闻

"张云龙"被指认:已诱骗至少4人到柬埔寨同一电诈园区

头条要闻

"张云龙"被指认:已诱骗至少4人到柬埔寨同一电诈园区

体育要闻

身高170的他,让196的博尔特坐不住了

娱乐要闻

最美央视才女,甩掉孙红雷嫁给张嘉益

财经要闻

起底多校“发臭午餐”供应商绿捷

科技要闻

英伟达50亿美元投资英特尔,但代工免谈

汽车要闻

女神代言/新增配色/智能升级 26款腾势N9售38.98万起

态度原创

健康
时尚
艺术
手机
公开课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上年纪的女人,别总穿运动鞋和恨天高,这样穿鞋子得体又优雅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手机要闻

红米K90系列突然入网:100W快充+2K直屏,影像也有大升级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